<p class="ql-block">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这个时期的诗作未明确记录。</p><p class="ql-block">公元717-718年:六岁时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七岁开始作诗文。此时期的具体诗作不详。</p><p class="ql-block">公元720年:开始学习大字。具体诗作未提及。</p><p class="ql-block">公元725年:十四岁时游历吴越,创作诗歌。具体诗作未提及。</p><p class="ql-block">公元730-731年:十九岁时再次游历吴越。诗作可能包括早期的一些作品,但未具体记载。</p><p class="ql-block">公元735年:自吴越归东都,参加进士考试,未中。此时期的诗作未明确记录。</p><p class="ql-block">公元737年:游历齐赵。具体诗作未提及。</p><p class="ql-block">公元741年:三十岁时在东都(洛阳)。此时期的诗作未明确记录。</p><p class="ql-block">公元746年:返回长安。诗作可能包括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作品,但未具体记载。</p><p class="ql-block">公元751年:在长安,创作《三大礼赋》。这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公元755年:被授予河西尉,后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此时期的诗作可能包括一些反映个人遭遇和时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杜甫经历逃难和被俘。这一时期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可能包括《春望》等反映战乱和苦难的作品。</p><p class="ql-block">757年:杜甫四十六岁。在这一年,他继续被叛军困在长安,四月从长安逃出来,跑到肃宗所在的地方陕西凤翔,授左拾遗。大约当了四个月,九月回鄜州省亲。可能是在十一月回到长安,这时候长安已经被官军收复了。这一年的诗中,有的是写他自己的心情的;有的是写经过的地方的;有的是与官场上的朋友的应酬而作的;当然也有确实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有的是怀念亲人的作品。每一类中都有一些杰作。例如,《春望》描写的是国破家亡的内心痛苦,虽然是春天,家国破碎但山河依旧,见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哀江头》写在曲江回忆昔日繁华,叹息如今的物是人非,反思这些变化的背后原因。《雨过苏端》中描写的与苏端的友情应该是困在长安时最好的安慰了。《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的三首诗中,描写了这种心情。此外,还有《述怀》、《彭衙行》、《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阕为面别情见于诗》等作品。</p><p class="ql-block">758年:杜甫四十七岁。在这一年,杜甫继续在凤翔或返回鄜州,创作了《北征》等诗作。</p><p class="ql-block">759年:杜甫四十八岁。在这一年,杜甫继续在凤翔或返回鄜州,创作了《羌村三首(其一)》等诗作。</p><p class="ql-block">760年:杜甫四十九岁。在成都的草堂,他度过了相对安定的一年,创作了许多诗篇,如《江畔独步寻花》等。</p><p class="ql-block">761年:杜甫五十岁。这一年,他继续在成都草堂居住,创作了《春夜喜雨》等诗篇。</p><p class="ql-block">762年:杜甫五十一岁。由于战乱,他离开成都,流离失所。同年,他听闻唐代宗即位,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 class="ql-block">763年: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流离失所,最终在年底返回成都。</p><p class="ql-block">764年:杜甫五十三岁。他再次离开成都,前往梓州(今四川三台)。</p><p class="ql-block">765年:杜甫五十四岁。他离开梓州,乘船东下,经过嘉州(今四川乐山)、戎州(今四川宜宾)、渝州(今重庆),最终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停留。</p><p class="ql-block">766年:杜甫五十五岁。他离开云安,继续乘船东下,最终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定居。</p><p class="ql-block">767年:杜甫五十六岁。在夔州,他创作了《秋兴八首》等著名诗篇。</p><p class="ql-block">768年:杜甫五十七岁。他离开夔州,乘船下峡,经过公安县,最终在岳州(今湖南岳阳)居住。</p><p class="ql-block">769年:杜甫五十八岁。他从岳州出发,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又从潭州出发前往衡州(今湖南衡阳)。</p><p class="ql-block">770年:杜甫五十九岁。这一年,他打算往郴州依其舅氏,但因舅氏已故,他未能前行。最终,杜甫在返回潭州的途中,病逝于湘江舟中。</p><p class="ql-block">杜甫的晚年多在流离失所中度过,但他的诗歌创作并未停止。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个人的遭遇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作品包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畔独步寻花》、《避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登高》、《秋兴八首》等名作,这些作品在杜甫的生平中不同阶段创作,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深沉表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