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告别了芒市,我们驱车来到瑞丽,瑞丽是中国的最西南的一个边陲城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瑞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滇越乘象国”古都所在地。“滇越”的“乘象国”,顾名思义就是该国居民善于骑乘大象,这反映了这一地区与象文化的深厚联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傣族传统文化的宗教信仰中,大象是傣族神灵的代表,象征着傣族人民对神明的敬畏和信仰。傣族人认为大象拥有神秘的力量和能力,可以保护傣族人的安全和幸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我们驱车驶入瑞丽市,首先映入人们眼帘就是街道两边路灯柱上的那些上扬着鼻子的大象,这不仅是傣族人们对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吉祥如意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应该是在表达这个旅游城市对八方来客的翘首期盼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地理位置上看,瑞丽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国境线长169.8公里,是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边境口岸城市 ,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也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门户 ,瑞丽口岸也是中缅边境出入境流量最大的国家级口岸。</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瑞丽口岸” ,也叫做姐告口岸,庄严宏伟、让人肃然起敬。透过姐告口岸国门,可以望到中缅边境81号界碑和缅甸木姐口岸身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这里过去就是缅北了,每天都有无数的缅甸人过来做生意,云南50%的对外经贸都是从这里走出国门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几乎所有人都听过缅北的“威名”:电信诈骗的窝点,专骗全世界的华人,拐卖人口,“噶腰子”……从缅甸抓捕的犯罪分子也是从这里押送回国的,所以只要你去瑞丽,就会有人提示你:出国需谨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但眼观姐告口岸周围,通关和周围的商业经营状况正常,缅甸战火对这里好像没什么影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众所周知,村庄与村庄、县与县、省与省之间会有界限,这样容易辨别还方便管理。同样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有界限 ,这更是关系到国家的主权的问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但在瑞丽有一种地理奇观,叫做“一寨两国”。一寨蕴两国风情, 一步跨两国疆域。一景融两国文化, 一游览两国风光,说的就是这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寨两国”的特别之处就在它一半在中国、一半在缅甸,而且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里的村民们出国就像逛菜市场那么简单,他们持有一种特殊的证件叫“边民证”,有了它就可以在两国之间来回走动。每天来来回回十几次。历经千年岁月,中缅两国已发展为“胞波”情,意为“同胞兄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里就是瑞丽的“一寨两国”景区,一个典型的边境旅游示范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寨两国”景区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的银井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国的银井寨与缅甸的芒秀寨原本是一个村寨——银井寨。1960年10月1日中缅两国勘测国界时,在银井寨中间确定了中国71号界碑的位置,界碑将村寨一分为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如今在中国境内的依然叫银井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缅甸部分叫做芒秀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银井寨距瑞丽市约11公里,但在银井寨出国比到瑞丽更方便更快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过去银井寨和芒秀寨同属于一个傣族村寨,语言相通、习俗也相同,当时中缅两国的边界线除了界桩以外,仅是以水沟、土埂、竹篱、村道为界,边界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屏障,村民们跨境收割、跨境耕作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在寨子里随便串个门就等于出国了;邻居们聊个家长里短 ,都是国际交流;一鸡鸣两国,是一种常见的景观,是村民的一种日常生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这里的村民来说,他们本就是一家,同根同源,哪里用得着边境线来分“这边”和“那边”。所以就出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说跨国婚姻、跨国房屋、跨国秋千、跨国桥梁,更有甚者,睡觉的时候床铺一半在中国、另一半在缅甸,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是常有的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只是疫情防控期间安置了铁栏杆,现在过不去了。但两国的边民办了边民证后还是可以自由出入国境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去一趟瑞丽,你就会知道曾经新冠疫情防控的瑞丽有多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因为这里的特殊性,被称之为“一寨两国”。现在游览的“一寨两国”景区,是我国银井一方开发建设的,整个景区面积近90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网红景区“一寨两国”。景区大门是用红砖砌筑的傣族风格砖塔,进入塔内四周都绘有傣族佛教故事的壁画。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进入景区,抬头看见一个蓝色的大地球仪,一面写着“中国”、一面写着“缅甸”,鲜艳夺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是如此丰富多彩,让人流连忘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景区的所有建筑都有“中国”“缅甸”的标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这个村寨里既有中国人生活,也有缅甸人在这里生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座小桥上:左边是中国国旗,人民币图案。右边是缅甸的国旗和缅币图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缅甸大象拉玉石——玉石上有一个大大的“赌”字,意味着他们喜欢“赌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实皆五塔:缅甸共有七省七邦,此五塔从实皆省万千佛塔中精选经典塔形而建造。表达了缅甸人民祈求和平,向往光明的美好愿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泼水广场:泼水广场是中国银井村和缅甸芒秀村的傣族村民于每年4月12日至15日,共同举办泼水节(又称浴佛节)的场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到来之时,两国边民都会穿上民族服装聚在一起,不分彼此。这个时候,你能分出谁是中国人,谁是缅甸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蒲甘红塔群。万塔之城蒲甘为缅甸曼德勒省最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在方圆16英里土地上,共建4486773座佛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此红塔群由缅甸工匠历十余载精心打造而成,是拍摄"水上塔倒影"的最佳拍摄地,身临其中,仿佛置身缅甸,心静神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福临三界':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佛音使者——迦叶尊者,广播佛德,遍撒福音,誉满“神”、“人”、“物”三界,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敬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此为雷神、人类和动物顶礼膜拜的场景。现在许多成功人士和珠宝商人把敬奉迦叶尊者作为“祈福求财”的重要活动,特别在玉石界,大家会在"赌石"前来此拜拜,一定会有好吉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螺丝佛塔。这个形状奇特像螺丝一样的塔,就是佛教很有名的螺丝塔。该塔又称为大金石佛塔。佛塔原型屹立于缅甸孟邦丹那沙林海滩悬崖边,传说有神力庇佑千年不倒。此佛塔在缅甸禁忌女人触碰,只允许男人攀登。景区按比例缩建,允许女士前往留影,游人也可以摸一下佛塔底部,好运将伴您一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螺丝佛塔还是当地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金饰装饰,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当地人的信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金铃的响声,感受到风吹过树梢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螺丝佛塔还是当地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金饰装饰,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当地人的信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金铃的响声,感受到风吹过树梢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塔佑两国。芒秀佛塔建于2010年,它的形状仿照缅甸仰光大金塔而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站在佛塔前,仰望金碧辉煌的塔身,在浓浓的宗教环境下,总会感到一种敬畏之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护经使者。佛国护经使者乘“凤鸟”远道而来,为边寨村民看护“佛经”,播撒中缅两国边境的和谐与安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缅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缅街”在我国境内一段称"中缅友谊街",在缅甸境内一段称"白象街"。大凡到过瑞丽的游人,无不慕名前往参观购物或浏览街景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中缅街上有一根几亿年的树化石,十分珍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中缅街口有一口井非常有特点,井一侧为中国银井,另一侧为缅甸的芒秀,边境线在水井中心穿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沿途的小路上,安放着许多的象脚鼓。</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象脚鼓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富有特色的傣族民居—布岛山庄。布岛山庄布岛族也称长颈族,是缅甸特有的少数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女孩子以长颈为美,现在全世界只有200多位了,在这个山庄有6位是从缅甸请过来的少数民族员工,他们从5、6岁就开始带铜圈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承受能力而加戴上铜圈圈,使脖子越来越长,原则上加到20岁就不再加了,但是他们也不会取下来,一直戴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桥观两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阿哥阿妹情意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龙佑佛道:雕塑讲述了一条巨大的眼睛蛇护佑佛祖,受佛祖感化而起善心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这里经常能看到这些景象: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那边结果。缅甸的家畜会跑到中国这边生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景两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国玉石国境线——世界上最昂贵的国家边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众所周知,缅甸是翡翠王国,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翡翠都是来自缅甸,由于毗邻中国,很多做玉石生意的商人频繁出现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里的边界是由5068颗翡翠路线组成,这意味着我国和缅甸在1950年6月8日建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而这里的边界线更有深刻的含义。比如黄色的砖是中国铺成,代表的广度和宽容,而在另一边,白色的砖都铺有缅甸,代表纯洁质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树两国。两棵树也那么友好 ,可以随便到别的国家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玉石国界线上左右分别耸立着一棵大榕树,两树的枝桠相互交叉着共同生长,中间悬吊着“一树两国”的牌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桥跨两国(玉石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玉石桥横跨两国界沟,由中缅两国友好人士出资共建,桥面镶嵌了7777块缅甸翡翠玉石,7是缅甸最珍贵的数字,有7个省、7个邦,连生日都是7天一过。缅甸友人重视中缅胞波友情,这座桥因为有玉石铺就堪称世上最豪华、最富贵的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屋两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茶喝两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秋荡两国”。秋千后面的栅栏门就是国界,只要轻轻一荡秋千,就出国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秋千上有人在荡,嘴上还在不停喊叫:岀国,回国。独特奇景,让人也有荡上一荡的冲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寨两国水井。在这个寨子里,一口井是由二个国家的人共同使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口水井由原有傣族寨子的居民共同修建,当这个寨子一分为二时,这口水井还是两国居民所共同饮用。井栏上用中文和缅文刻着“一寨两国水井”的字样,体现了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友好交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水井旁边有陈毅元帅写的一首诗《赠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国境线的珊栏边看到几个缅甸的孩子,和他们交谈了几句,发现他们说着很流利的汉语,原来他们是银井寨边防小学的学生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共饮一井水 、同读一本书——国门书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银井边防小学读书的孩子,有一半是缅甸的孩子。由于中国的教育相对发达,许多缅甸孩子都会越过边界在中国上学,形成了一种“上学出国、放学回国”的独特的留学模式,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短距离的留学经历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寨两国”虽然是一个开发的景区,但从景区开展旅游接待和服务的实践看,“一寨两国”景区的开发和利用确实丰富了传统旅游的内涵,增强了旅游产品涉外性和民族文化性,为开发和打造具有差异化和竞争力的地方特点旅游产品做出了有益和有效的积极探索,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注入了活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这里穿梭,脚步会变得轻盈,目之所及,无一不是风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格独特的异域风情,奇的边塞风光、胞波情深的和谐景象,总能让你一眼就记住她——一寨两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