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 class="ql-block">2017年,刚研究生毕业的朱佳宁怀着儿时的梦想踏入了大连市沙河口区第二教师幼儿园,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转眼工作近7年,她用青春书写着幼儿教育的朴实无华,见证了沙区教师二园砥砺发展的每一个动人的瞬间。</p> 用真心解读“师者”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老师被称为师者,韩愈在《师说》中曾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为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困惑的人,这既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解读,也表明了教育的本质——发现、探求与提升,因此,我学着从本质出发,思考着与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探寻着幼儿教育的正确答案。</p> 让观察思考在教育工作中沉淀 <p class="ql-block">关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是她工作中的常态。孩子们精心布置的金鱼饲养区,创意装扮的“鱼池”,是孩子们每日都会驻足观看讨论热烈的地方,直到有一天,孩子们围在“鱼池”边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吸引了她的注意,原来鱼池里有条小鱼翻了白肚皮,她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为孩子们进行一次死亡教育,带领他们给小鱼举行一个“葬礼”,让它死得有体面,她对孩子们说“小金鱼今天去世了,但它活着的时候很快乐,你们也把它照顾的很好,它一定是幸福着离开的,每个人也是一样,到了一定的年纪,也会像小金鱼一样离开,但只要我们活着的时候很幸福,珍惜我们的生命,就不会有遗憾”,孩子们听了她的话,若有所思,而后,她给孩子们观看了死亡教育的绘本故事,故事看完后,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慨,“我一定要好好爱惜我的身体”,“我一定要好好爱我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幸福”,“小鱼应该是很幸福的离开,没有遗憾吧”。</p> <p class="ql-block">听着孩子们的说法,她深深意识到,孩子们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脆弱,也不是完全无法接受死亡,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渠道,就能让孩子们很好的正视死亡,接受死亡,相反,如果一味逃避死亡,只会让孩子们对生命没有了敬畏,更不会珍惜生命了。幼儿的教育寓于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才能更好地诠释教育的意义。</p> 让不断学习在教育工作中成长 <p class="ql-block">让青春在不断学习中成长,朱佳宁经常参加省、市、区、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在锻炼展示自我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修养。她曾参与幼儿园2018年国家、省、市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于2021年获得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大连市“读百家经典 做幸福教师”演讲比赛中获得市级二等奖;在沙区组织的读书总结暨展示大会作代表演讲;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国家级、省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三等奖;组织的足球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大连市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展示活动暨幼儿足球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交流展示;</p> <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被评为2019年度“沙河口区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9月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录制主讲的《手工活动:镂空剪纸》课程被评为“大连市教育数字课堂2020年优质课程”;2021年7月申报课题——5-6岁幼儿美术活动中色彩应用特点的研究,被列为大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组织的游戏活动《小红军重走长征路》荣获2022年辽宁省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评优活动二等奖、市级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刊登在省市级杂志上;荣获2023年沙河口区师德先进个人等。</p> <p class="ql-block">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佳宁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不断给自己补充正能量,蓄势待发,自我充实。</p> <p class="ql-block">平凡的事业,不平凡的价值。朱佳宁作为青年党员教师中的一员,她能扛起肩上的责任,用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态度对待幼儿园交予的每一项任务,在每件小事上观察思考,在每一次实践中学习与成长,用智慧与汗水在平凡的幼教岗位上谱写了一首动听的奋斗与奉献之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