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建筑今年整整百岁

春风秋雨

上海邮政博物馆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和北苏州路交汇处的西北角,南面濒临苏州河,北边为天潼路,原名为上海邮政总局,1922年由协澄洋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在原集美里地块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 <p class="ql-block">  该建筑占地6400多平方米(约9亩),建筑总面积25294平方米,建筑高度51.16米,钢架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高四层,转角处塔楼实高八层,另有一层地下室。立面采用英国古典主义手法,而主立面则围以贯通三层的科林斯柱式列柱支撑的古罗马建筑风格,从两侧旋转型楼梯进入1200多平方米的二楼营业大厅,可以容纳6只篮球队同时上演篮球比赛。当时有"远东第一厅"的美称。</p> 建筑的塔楼为17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体现了典雅格调与雄伟气势。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完美,曾列为当时上海十大建筑之一。塔楼为巴洛克式。墙面为细粒水刷石粉面,临天潼路一面为红砖墙面,顶部有青铜塑像。南面正中为希腊神话的信使Hermes,戴有翼帽,手执双蛇缠绕与信鸽之杖,脚生翅。Hermes为信使与商业之神。英国奉行重商主义,除了在上海租界,在伦敦市中心的Piccadilly Circus也立有飞奔的Hermes青铜雕像一座,至今犹存。Hermes左右为女神,执笔和书信,边上有一地球;北面中为爱神,执飞机与书信盒,左塑像执火车头。<div><br></div> 1949年5月上海解放,5月28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后改称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列入1989年9月25日公布的上海市首批优秀近代建筑名单。列入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6年1月1日正式作为上海邮政博物馆对外开放。 <p class="ql-block">  上海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经历了海关邮政、大清邮政、民国邮政、人民邮电、中国邮政等历史阶段,可谓饱经沧桑。1999年我国邮(政)电(信)实行分开经营(人们常说的邮电分家),邮政独立运行。历史又过八年后,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邮政企业和邮政储蓄银行又分开运营,至今。</p> 2024年,上海邮政总局(上海邮政管理局、上海邮政博物馆)这座建筑正好百岁,他像一位历史老人,经历了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幻,如今,还靓丽的屹立在美丽的苏州河畔,并成为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