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纪念

山魂海韵

<p class="ql-block">  1972年2月,有学子58人,齐聚在莘县一中高中部十二级五班,听教习学,潜心研读,于1974年5月学业期满,依依惜别,时至今日已整整五十周年。日前有同学在微信群中发出倡议,趁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纪念之际,同学们相聚雁塔之下,徒骇河边,再叙友情,共话巴山夜雨。此倡议一出,在微信群中产生了共鸣。经在聊城、莘县的几位同学细心谋划、积极筹备,于2024年6月17日有同学26人聚集在莘县鲁豪大酒店百合厅(其中有十二级三班李英杰和虞爱真结为伉俪、十二级六班安秀海和王玉华结为伉俪,参加聚会)。大家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共庆高中毕业五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  纪念会由筹备组成员杜秀峰同学主持,她在主持词中说:“五十年前,我们怀揣同一个梦想,齐聚在莘县一中,从此情结同窗。那时我们风华正茂,同窗苦读,朝夕相处,共同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彼此了解,友谊至今。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相聚在景色雅致,风景秀丽的雁塔下、文庙旁就是为了追忆这份久违了的同学的情谊”。杜秀峰同学祝愿各位同学打开珍藏已久的记忆,敞开心扉,尽情欢娱!</p> <p class="ql-block">  李居忠代表与会同学发言,他首先向精心谋划和组织这次聚会的筹备组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热心于本次聚会并为此积极奔波劳碌的各位同学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因种种原因未能到会的同学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p><p class="ql-block"> 李居忠提请与会同学起立,向已驾鹤的田庭军、张甲申、蒋凤英等同学静默一分钟,祝愿他(她)们在天堂安好!</p><p class="ql-block"> 李居忠在发言中深情的说:相同的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使我们共同度过了人生那段最纯洁、最浪漫的时光,同窗时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今天仿佛又回到眼前。他说:当年我们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对是错,现在回忆起来依然那么亲切、美好,但这一切都已成为了故事,也同时为我们的人生积累了经验和财富,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倍加珍惜。他说:人生沉浮五十载,同学情意始最真。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考验,我们均已年逾不惑,岁月的长河冲涮去了我们零星的记忆,但浓浓的同学情,像陈年老酒。五十年的阔别,我们的情谊更深厚。</p><p class="ql-block"> 李居忠提议:</p><p class="ql-block"> 共同祝愿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p><p class="ql-block"> 共同祝愿我们的母校莘县一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子!</p><p class="ql-block"> 共同祝愿我们的家乡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共同祝愿各位老同学夕阳下的人生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张卫兵、张艳青等同学相继发言,张卫兵同学在发言中说:同学们五十年重聚,有三个展现:首先展现出的是情谊:对历史的珍惜和眷恋、对同学的思念和牵挂、对母校的深深感恩;第二展现出的是生活的幸福、事业的成就、以及心中由衷的自豪和自信;第三展现出的是身体的健康、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青春依旧,大有再活一百年的架势,值得点赞!</p><p class="ql-block"> 张卫兵同学送给同学们三个祝愿:祝愿大家平安多福、健康快乐、继续谱写人生新辉煌!祝愿大家增强联系、多沟通、勤交流、互相多加照应,让这份沉甸甸的同学情地久天长;祝愿大家“来日无限长、再会定有期”!</p> <p class="ql-block">  宴会由筹备组马卫国同学主持,他提议为同学们的情谊、为每位同学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干杯!</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学聚会活动通知在上午九点三十分集中,筹备组的同学们早早来到集中地点,恭候各位同学们的到来,张卫兵、王玉华、安秀海都是提前一两个小时从济南来到莘县雁塔下的集中地点。</p> <p class="ql-block">  纪念活动开始前,各位同学来到雁塔下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王代林同学擅长书写花鸟字,同学聚会后,提笔书写《同学情真》。</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同学们在依依不舍中话别,期待着再次相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