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华之:建于民国海口钟楼…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海口文化的象征。骑楼及中国第一巾帼冼夫人纪念馆

樱花三月🌸

<p class="ql-block">配曲:《李斯特练习曲…热情》</p><p class="ql-block">202404建于民国海口钟楼…海口最重要的标志性与象征性建筑物之一,是海口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长堤路20号海甸溪畔,用地面积110.25平方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建筑面积27.56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p><p class="ql-block">海口钟楼顶层楼高28米,6层钢盘混凝结构建筑,大钟设置在顶层,用上海555牌电子钟,四边钟面由直径2米塑料块构成,时针长0.53米,分针长1米,30分报时一次,由扩音器从4个大喇叭播出电子音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口钟楼浓厚地反映了西方古典建筑的影响,是海口的最重要的标志性与象征性建筑物之一,是海口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202404海甸溪,是海口市海甸岛与海口主城区之间的一条天然水道,为南渡江在入海口处的分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海甸溪是海口市的著名河流,南面是海口市主干道之一长堤路,北面则是海甸岛。海甸溪风光优美,周边景点有海口钟楼、世纪大桥等。</p> <p class="ql-block">202404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及冼夫人纪念馆。周恩来对冼太夫人的评价:“冼夫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处海南省海口市“海口骑楼老街”范围内,占地面积8.05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和解放路5条街区。</p><p class="ql-block">骑楼大都高两三层,最高不过五层。立面分三段,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楼层,上段为女儿墙,为了商住两用,多半是“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军坡节、琼剧文化、饮食文化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冼太夫人庙,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该庙为前后两进,是明代进士梁云龙(官至兵部左侍郎)为纪念冼太夫人(公元522-602)年,黎族(俚族)首领,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所建,后经历代维修,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庙中保存着历代名人墨客的手迹墨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代进士梁云龙为纪念冼夫人而建的海口新坡镇冼太夫人庙是海南岛50多个冼庙中规模最大的冼庙。梁云龙自叙,他在指挥作战时曾在梦中得到冼夫人指点,从而转败为胜。为了答谢冼夫人,明万历三十年(1602),梁云龙用皇帝奖赏的黄金铸成冼夫人像,在家乡海口新坡镇建庙供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冼夫人在海南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统一与安定。冼夫人成功平定了海南岛的叛乱,并建立了崖州,这一行政建制,有效地统一并安定了海南岛,结束了该地区长期的部落割据和混乱状态,为海南岛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促进文化与经济发展。冼夫人通过移民、传授农经和教化百姓等方式,促进了海南岛的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在儋州地区,她帮助当地人民告别了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逐渐过上了更加安稳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冼夫人历梁、陈、隋三朝,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的努力对于加强中央政府对海南岛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冼夫人的贡献和牺牲在海南岛广受爱戴和敬仰,她被尊称为“岭南圣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海南各地有广泛的民间信仰和文化影响。</p><p class="ql-block">冼夫人的这些贡献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她的故事和影响力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