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6.1日我从上海、娅丽从杭州乘高铁赶到此次旅游的集合点-鹰潭,与丽琴,黄文汇合后,四人做了简单分工:我负责行程策划,交通衔接,住宿安排;丽琴负责途中饮食;黄文负责费用管理,娅丽负责摄影。至于落地后的饮食嘛,我们的意见高度一致:当地美食统统不放过!</p><p class="ql-block"> 6.2号四伢、丽琴夫妇热情邀请我们去家里吃喝玩乐一天,特意准备了大雁肉,一雁三吃,别有风味。</p><p class="ql-block"> 6.3号正式开启“天下任我行”的第一天。四伢开车把我们送到高铁站,准备乘高铁到怀化南,再转车到吉首东,从吉首东包车去目的地:边城(茶峒)。</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的快乐真实而又富有感染力,个个喜形于色,仿佛空气都欢快起来。三位同伴郑重表态: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心甚慰。没想到还没到边城,半途就挑战起指挥权威了!由此迎来我们行程中的不速之客:矮寨。</p><p class="ql-block"> 吉首东下车后,联系上了接车的杨师傅,一位朴实热情的土家汉子。开车不久,娅丽突然问司机是否要经过矮寨?答曰去矮寨要从盘山公路走,考虑到时间和安全问题,我没有回话,一旁丽琴立马嚷着去矮寨,去矮寨!黄文也积极附和,那就去呗!少数服从多数,我对着她们打趣道:还说什么一切行动听指挥,没到地方就开始不听指挥了!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湘西地区,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呈弧形复背状绵亘于境,千山万壑,群峰壁立,险峻崎岖,羊肠土路,绕溪越岭,时上时下,回绝人寰,登涉艰难。 湘西行路之难,难在矮寨。明朝封苗疆,当地人在绝壁上开出一条舷梯般的路;抗战期间,在此修筑起由湘入川的“战时生命线”。但道路险峻:“矮寨坡,山连山,一十三道弯,弯弯都是鬼门关。”</p><p class="ql-block"> 车行矮寨公路,6公里多盘山公路犹如一条盘旋在崇山峻岭中的巨龙,矗立在路边的“湘川公路死难员工纪念碑”,仿佛在诉说这条巨龙背后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1935年初,为了运送抗战军用物质和军队,湘西第一条公路——湘川公路开始修建,由蒋介石亲自选线并主持这项战时重大项目。1936年9月,该路全线竣工通车。湘川公路中段横贯湘西全境,道路在崇山峻岭中盘旋俯仰,惊险无比。其中一段被称为“矮寨公路奇观”——这段路长约6公里,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达440米、坡度大小在70至90度的大山斜面上,公路最宽处不超过7米。特定的空间迫使公路左右回旋,转折13道锐角急弯,形成26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从空中俯瞰,如同一道巨大的折叠弹簧,堪称“世界公路奇观”。</p><p class="ql-block"> 特定的空间,还迫使当年的建设者们在公路上建起了中国第一座立交桥——于无法挪腾处建的一座石拱桥,车辆爬山时先从桥下经过,再扭转开上桥面继续爬山。史料记载,修筑这段6公里的盘山公路,当年2000多位民工栉风沐雨奋战了整整7个月,其中20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公里就有41位英雄牺牲,其中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有各地的民工,伤残的更不计其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条公路作为衔接粤汉、湘桂铁路通向西南大后方的唯一通道,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2012年之前的76年间,从长沙开车到重庆、成都,都必须经过这段盘山公路。改革开放以来,这段路上的车流量日益增加,加之路烂、弯急、坡陡,经常堵车。即便不堵车,驶过这6公里至少也需要30分钟。 为减少堵车和交通事故发生,1992年,矮寨交警中队在矮寨盘山公路诞生,他们默默无闻地用青春和汗水护航这条生命线。“最牛交警”“最牛交警执勤台”等称呼迅速传遍全国。之前的执勤台,位于一段“8字路”靠近悬崖的一侧,一棵孤零零的树与公路防护栏之间,由几根木棍撑起两块木板搭建而成。为了不与车辆争地盘,交警和协管员24小时坚守在简易的执勤台,几十年没有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实为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为加强与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省市的联系,改变湘西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决定修建长渝高速公路。矮寨大峡谷是长渝高速公路必经之地,如何跨越高差达好几百米的悬崖峭壁,成为当时的焦点与难点。</p><p class="ql-block"> 历经4年的踏勘、设计、比选,最终定下在矮寨建设特大悬索桥飞跨大峡谷的方案。</p><p class="ql-block"> 2007年10月28日,矮寨大桥破土动工。作为长渝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矮寨大峡谷上将建一座特大型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悬索桥主跨1176米。</p><p class="ql-block"> 在矮寨的悬崖峭壁间横跨建一座桥梁,设计难,施工难度更是在国际建桥史上极其罕见。</p><p class="ql-block"> 面对艰难险阻,大桥建设者用“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与不服输的血性,勇敢地挑战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世界桥梁建筑史新的“地标”。</p><p class="ql-block"> 2012年3月31日,大桥正式通车。历史除了会记下时间的刻度,更会记下推动其进步的英雄壮举。</p><p class="ql-block"> 敢为人先的建桥者,创造了4个“世界第一”:大桥两索塔间跨度1176米,跨峡谷跨度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朴实热心的土家司机杨师傅,放弃高速公路,特意绕道盘山公路,还善解人意地把车停在路边,让我们站在观景台远眺矮寨大桥,近观无数湘川公路建设者为之付出生命和血汗的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开路先锋铜像和牺牲英雄的公墓遥遥相对,彪炳日月,光照千秋!此情此景令人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为了伟大的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从军到民,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后来之人,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根基-历史,更不能忘记先辈永不磨灭的意志和精神!</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