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夏季的来临,如何让幼儿健康度夏是家长、老师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夏季到了,随着气温升高,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为了能保证幼儿的健康,请家长仔细阅读这份夏季幼儿传染病防治指南,用心呵护幼儿安全度夏 </p><p class="ql-block"> 如果发现有疑似症状,为了孩子的健康,建议生病幼儿居家休息。</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p> <p class="ql-block">当前应关注的传染病</p><p class="ql-block">1. 流行性感冒 </p><p class="ql-block">2. 水痘</p><p class="ql-block">3. 疱疹性咽峡炎</p><p class="ql-block">4. 诺如病毒</p><p class="ql-block">5. 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6. 口角炎</p><p class="ql-block">7. 上呼吸道感染</p><p class="ql-block">8. 腹泻</p><p class="ql-block">9. 流行性腮腺炎</p> 流行性感冒 <p><b style="color: rgb(1, 1, 1);">流行性感冒:</b></p><p> 是指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p><p><b>预防措施:</b></p><p>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p> 水痘 <h3>水痘</h3><h3>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出现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h3><h3><b>传播途径:</b></h3><h3>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儿童发病多见。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水痘传染性强,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患者多是一至十四岁的孩子,潜伏期15至21天, 所以建议一但幼儿发病,10天内不要在公共场所出入,以免交叉传染。</h3><h3><b>临床表现:</b></h3><h3> 本病潜伏期为15~21日,平均15天。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斑疹→疱疹→痂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疤痕。</h3> <h3>预防措施:</h3><h3>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h3><h3>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h3><h3>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h3> 疱疹性咽峡炎 <h3><b>主要症状:</b></h3><h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还有咽部的疱疹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婴幼儿,比较容易发生在夏季或者秋季。宝宝经常会出现骤起的高热,还有头痛咽痛厌食等等情况。</h3><h3> 在起病的两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许小的灰白色的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疱会破,会变成一个浅的溃疡,直径一般在五毫米以下,大多数在1到5日之内会愈合。<br></h3><h3><br></h3> 诺如病毒 <p><b style="font-size: 18px;">诺如病毒: </b>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p><p><b>主要症状:</b>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我们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p> <p><b>预防方法:</b></p><p>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p> 手足口病 <p><b>手足口病:</b></p><p>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p><p>以手、足、口等部位散发性皮疹和疱疹为主</p><p>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p><p><b>主要症状:</b></p><p>手足口病轻型一般无明显的先兆,表现为斑丘疹或疱疹,分布于手、足、口腔。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如黄豆大小,周围可有红晕,一般没有疼痛及痒感,5天左右消退,不留疤痕。轻症患者多能自愈,无后遗症。重型则表现为神经系统,如精神差、嗜睡、呕吐,甚至昏迷、共计失调、眼球运动障碍等等。呼吸系统早期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循环系统: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易引起心脏受累,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缺乏、面色苍白,重者则表现为爆发性心肌炎,出现心力衰竭,短时间内死亡。</p><p><b>预防方法:</b></p><p>要预防手足口病,平时就要养成洗手习惯,禁止吃生冷和刺激的食物,对于进口的玩具食物,都要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p> 口角炎 <h3>◎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h3><h3>◎预防措施: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h3> 上呼吸道感染 <h3>◎上呼吸道感染</h3><h3>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发生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h3><h3>◎预防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上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h3> 腹泻 <h3>◎腹泻:腹泻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h3><h3>◎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h3> 流行性腮腺炎 <h3>◎流行性腮腺炎</h3><h3>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h3><h3>◎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h3><h3>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整个病程约7-12天。</h3><h3>◎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h3><h3>◎预防措施:</h3><h3>1.接种腮腺炎疫苗。</h3><h3>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h3><h3>◎</h3> <p class="ql-block">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p><p class="ql-block">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p><p class="ql-block">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4.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p><p class="ql-block">5.多饮水、多吃水果,饮食要清淡。</p><p class="ql-block">6.如果发现孩子发烧、咳嗽,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为了宝贝们的健康,我们一直在行动、一直在路上。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责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快乐学习,健康成长。</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