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第一集)</p><p class="ql-block">第五天早餐后,7:40点离开焦作市,车子一路向东北行驶,两小时到达太行山南部的万仙山景区。该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由郭亮村、南坪、罗姐寨、三湖四个分景区组成,隶属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管辖,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6度。</p><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换成景区短驳车,来到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在去郭亮村的路上,一道人工开凿的长1250米,高5米,宽4到5米的岌岌隧道——绝壁长廊,也叫挂壁公路,蜿蜒盘缠在120余米高的红岩绝壁上,在给游人提供便捷上下山通道的同时,这一伟大工程也使游人为之震撼,流连忘返。日本名古屋电视台称其为“世界第8大奇迹”,美国媒体称其是“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18条道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郭亮村支部书记申明信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买钢锤 、钢钎等工具,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率领13名壮士,全凭手力,像传说中愚公移山那样,顶风冒雨,不避寒暑,挥锤打钎,凿石开洞,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千立方米石头,打烂了4000把八磅铁锤,耗尽了12吨六棱钢钎,以“心比铁坚,志比钢硬”的意志,立下铮铮誓言:“山洞一日不通,奋斗一日不息",在没有专家设计、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在垂直的悬崖峭壁上,靠干劲、靠毅力、靠信心,用土办法打眼炸山,用简陋的工具搬运石块,一寸一尺手工挖出来的,1977年5月1日通车,创造了修路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在没有挂壁公路之前,郭亮村的人进出山,靠的是只有2尺左右宽又没护栏(最窄的地方人要侧身面贴崖壁过才行),曲折迂回的台阶路,比上天还难,当地人称其为“天梯"。人们每走一次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具说有些人一生都未下过山。</p><p class="ql-block">“十三位壮士”为了改变现状,造福子孙后代,拼命完成了这一世界修路史上壮举,英名将世代传颂!</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看、边走边拍、流连忘返、依依不舍走过挂壁公路,来到“中华影视城——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沙窑乡、海拔1670多米悬崖之上,面积15平方公里,80多户,300多口人,群山环绕,自然原始。村子几乎是用石头堆成,走在村中犹如走在石头堆中,“石磨石碾石头房,石桌石登石头坑,石夯石磙石驼梁,石桥石路石碑廊"是对该村的真实写照。正因为如此,它才吸引了不少影视艺术家来此拍摄,成了闻名全国的影视制作基地,先后有《双雄会》、《绝壁人家》、《石头世界》、《倒霉大叔的婚事》、《走出地平线》、《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6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p><p class="ql-block">这是郭亮村山门,‘乳泉’二字,是因为电影《清凉寺钟声》中叫‘乳泉村’留下来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该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景区。</p><p class="ql-block">为何叫郭亮村?据说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领饥民奋起反抗,很快形成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当时封建王朝慌了手脚,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来,就采取了封官许愿的办法加以利诱,当时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投降了官府,被封为“平西大将军”,率领官兵前来镇压。郭亮因寡不敌众,只得退至如今的郭亮村一带。此时粮草断绝,郭亮急中生智,先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再令士兵从山后用绳索滑下绝壁,安全转移到山下另一自然村(今“会逃站”)。人们为纪念郭亮,在此建村时便将村名取为“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这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谢晋居:是导演谢晋曾居住过的地方。他曾三上郭亮村,都是住在村民李章锁家,后来,李章锁干脆将自家的院子改名为“谢晋居”。峻岭峭壁上的偏僻山村,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现在已成客栈,为游人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此处,庭院悠静,花草正好,处处是景。我们几个,因为五年前曾游览过郭亮村,这次便偷懒在此享受清闲:看一草一花一美景,品一茶一室一知己,享一朝一暮一净土。</p> <p class="ql-block">离开郭亮村,来到挂壁公路对面的山顶观景台,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只见对面挂壁公路就像一条巨龙,由下向上,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穿行在红石赤壁之中。</p> <p class="ql-block">抬头远看,蓝天白云下,太行山脉千丘万壑,以其独特的风姿,重重叠叠,绵延不断。</p> <p class="ql-block">其中,山岭雄伟险峻,赤壁滴翠,红绿相间,恰似屹立在天地之间的巨大天然屏风,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山峰嶙峋,陡峭挺拔,直插云端,如刀似剑!</p> <p class="ql-block">俯视低头,山谷深邃,满目青翠,流水潺潺,迂回曲折。</p><p class="ql-block">特别是脚底的梦幻谷,远看谷底一条小河缓缓流淌,桥梁横跨,两岸建筑密集,人们依水而居,更为神奇的是小河中竟有大小三个小岛,最大的还有人居住,简直如仙境一般,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来到石板岩乡朝阳村,只见远处半山腰山民就地取材,利用随处可见的石扳搭建房子,经济实惠,古朴耐用,还不失美观。</p> <p class="ql-block">往前行,再向远看,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在太行山顶依着山势千折百回,迂回蜿蜒,像一条玉带飘逸在山顶,当地人称其为“天路”。</p> <p class="ql-block">告别郭亮村,下午来到龙潭沟。该景区内景点集中,融山秀、石奇、水澈、林茂、潭幽于一体,被誉为“中原一绝,人间仙境”。沟全长12公里,已开发景区5公里,自然落差近千米,整个山体犹如两条巨龙盘踞,分别显现龙首、龙口、龙角和龙身。森林覆盖率达96.5%,是人们休闲、消暑、探险、寻幽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说是沟,实际上它是南坪这里地质遗迹留下的珍贵地质公园,里面有亿万年前形成的珍贵的波痕石,有层理构造遗迹,有优美壮观的地里景观等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地理、地质小白,对擦肩而过的各种珍惜、珍贵石头则不削一顾,匆忙之中只知欣赏山水之美。还好,这里倒是没有辜负我们的来意。</p> <p class="ql-block">里面有个黑龙潭瀑布,落差64米,在比较干旱的中原地区却从未减断过,长期冲刷使瀑布下切壑口2米多深,上宽下窄。</p><p class="ql-block">瀑布下面潭叫黑龙潭,面积70多平方米,据说曾有黑龙盘踞才有此名。瀑布终年不息,历经亿万年,滴水穿石,硬使在平坦坚硬的石头上,冲刷撞击出一个大深潭。1998年,济南军区潜水员来到此潭,当潜到水下28米时,潭水呈现漩涡状,无法下潜,故直到现在还不知潭到底多深?</p> <p class="ql-block">在一直飞泻的黑龙潭瀑布下游约100米处,聚集了一潭池水,清澈碧绿,倒映着蓝天、白云、赤壁丹崖,深不见底,犹如一面若大的镜子,镶嵌在龙潭沟中。</p> <p class="ql-block">晚住安阳林州市红旗渠迎宾馆。</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用过早餐,7:40点出发,向北偏东方向驶去,半个小时后来到红旗渠景区。其实,红旗渠这一人类史上的伟大壮举,50多年前,通过大型纪录片《红旗渠》早己深深印在我们老脑海中,这次是向往已久,慕名而来。</p><p class="ql-block">红旗渠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p> <p class="ql-block">它于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竣工,总投资1.25亿元,63%是林县人民自筹解决,10万人苦干10个春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总长1500公里,其中总干渠长70.6公里,有中小型水库和塘堰396座,库容6000余立方米,形成为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现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党性教育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红旗渠纪念馆(新馆)。它是为了纪念当年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造的。2012年6月动工,2014年5月1日新馆开馆。2015年被确定为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总长515米,分别是老馆的9.2倍、8.7倍和1.6倍。新馆收集展出当年图片300张、实物1000件,并采用现代科技再现了当年修渠的部分奋战场面,使人如临其境。</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新馆,看着那一幅幅记录当年奋战的真实画面、和那一件件用过的简陋工具,不仅为林县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英勇顽强、敢想敢干、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而震撼。时隔50年、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型纪录片《红旗渠》中的场面又一一浮现在眼前,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纪念馆(老馆)由分水苑、青年洞等组成。</p><p class="ql-block">分水苑主要是在分水闸周围,1970年首建,扩建于1993年,有纪念厅、碑林、浮雕牌坊,展出工程模型等,核心应是分水闸。</p><p class="ql-block">红旗渠总干渠经过分水闸,一分为三,成为三条干渠,再继续不断分流,大小支流在太行山腰,穿山跨槽,流向林县的四面八方,解决了67万人和3.7万头大生蓄饮水问题,灌面积达50多万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河南林县(今林州市)。这就是从山西流入林县的总干渠,长70.6公里,底宽8米,渠墙高4.3米。</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全长616米,高5米,宽6.2米。位于豫、冀、晋三省交界处,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中,地势险要,是红旗渠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当年为了尽快打通,全县动员,号召青壮劳力积极参与,有300余名青年自告奋勇组成凿洞突击队,用简陋的工具如钢钎、铁锤和自制炸药等,在这里肩挑、背扛、手挖,夜以继日,仅用一年五个月就完成,展现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现在已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乘车来到太行大峡谷景区。</p><p class="ql-block">该峡谷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境内,在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1.5千米,总面积89平方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因为它坐落于林州市,所以也叫林州大峡谷。2012年10月,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6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该峡谷还是不少影视作品取景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扁担精神赞》《李双双》《龙马精神》及七十年代的《红雨》,新版《平原游击队》,九十年代的《银幕恋情》等影片,以及电视连续剧《郑大娘承包记》《红旗渠的故事》等都曾在大峡谷拍摄。</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核心景区包括:泉潭叠瀑桃花谷、百里画廊太行天路、太行之魂王相岩、原始生态峡谷漂流、人间仙境仙霞谷等。</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继前面在郭亮村对面山顶观景台观看了“百里画廊太行天路”后,在此只游览了泉潭叠瀑桃花谷。</p><p class="ql-block">桃花谷是太行大峡谷景区的核心景点,它是以山、谷、潭、洞为主的自然景区。因其“三九严寒桃花开,三伏酷暑水结冰和346米高亚洲第一高瀑布”而闻名于世。桃花谷东西长7千米,南北宽3.5千米,游览面积14平方千米,海拔800—1736米,高差近1千米廊,谷内一条桃花溪一路欢歌,贯穿全谷。主要游览景点有:黄龙潭、飞龙峡、含珠、二龙戏珠、九连瀑、桃花潭瀑、桃花洞、太极冰窟等。</p> <p class="ql-block">黄龙潭是桃花谷的重要景点。这里上下双瀑双潭相连也称"子母潭"。上潭称"子潭",瀑布从崖头像孩子们坐滑梯一样滑下来,跌进深谷。此潭十分奇特别致,周围高山雄峙,像一个气势宏伟浩大的圆缸,在圆缸边沿有一豁口,潭水溢出,从狭窄的小沟飞腾而下。形成第二瀑布。瀑布下成为第二潭,又称"母潭",水面较开阔、乎缓。如果说"子潭"充满顽皮嬉戏之灵气,那么"母潭"呈现出的却是稳重平静的风韵。 黄龙潭下50米处,有一块巨石,名为"琴台石"。传说姜子牙来此游览,被山色水流所陶醉,在此席地而坐,支起琴案,弹奏乐曲,乐而忘返。当您在此静坐,还能听到美妙的乐曲在身边回响。</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潭水碧绿清澈,水面如镜,桃花谷中的一个重要景点,是整个景区内的一处深潭,其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桃花潭的特点之一是在隆冬季节,尽管周围被冰雪覆盖,百花凋谢,但潭水却能保持温暖,甚至在水中绽放出山桃花,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使得桃花潭更加神秘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桃花溪流经此处,被峡谷峭壁之间的一块悬石分割,在溪水长期冲刷下,这块悬石已经变得圆润光滑,宛如龙口含珠。</p> <p class="ql-block">此处挑花溪水浅面宽,溪中架设有长48米、宽2米的九曲玻璃栈道,行走其上,游人被高山流水、蓝天白云围绕,真的是:悠悠水云间,伊人梦阑珊,往事轻飘远,捏花浅笑笑嫣然。</p> <p class="ql-block">二龙戏珠瀑布位于景区的中部,由两股瀑布和瀑下深潭组成,自每年的6月中旬至9月,可见两股瀑布同时注入深潭,宛如在水中嬉戏的两条矫捷的白龙。潭水深约12米,是亿万年来水流长期冲刷的结果,潭水清澈宜人,苍翠夺目,是连接在桃花溪中的一颗温润的碧玉。</p> <p class="ql-block">九连瀑不是指九个瀑布,而是指瀑布群。汉字中九是多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此处桃花溪水,沿着石阶层层流下,泛起粼粼水光,与石阶上常年留下的黄色华盖,使游人不仅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桃花谷景观奇特,奇峰突兀,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于整个峡谷,溪水两岸草藤垂挂,杂木丛林。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瀑相连,更兼峡谷山峰,山泉出露,崖崖飞瀑,纵横山沟,沟沟见泉,构成了桃花谷山灵水秀的峡谷水韵。</p> <p class="ql-block">晚仍留宿红旗渠迎宾馆。</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早饭后7:30点,大巴一路向南偏东行驶,三个半小时后到达这次收官之游——开封府景区。</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公元907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的开封府,因黄河屡次泛滥深埋于地下,眼前的开封府是2002年底始,历时两年多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和宋代开封府衙原型重新修建的主题文化景区。它位于市内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赋役、户口等的衙署,其地位非常高,被誉为天下首府。</p><p class="ql-block">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是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布局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它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九个展区:</p><p class="ql-block">1、以仪门、鸣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题的府衙文化区;</p><p class="ql-block">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题的包拯传说文化区;</p><p class="ql-block">3、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题的道教文化区;</p><p class="ql-block">4、以典狱房、牢狱为主题的刑狱文化区;</p><p class="ql-block">5、以桂籍堂、拱奎楼为主题的教育科举文化区;</p><p class="ql-block">6、以英武楼、校场为主题的游艺文化区;</p><p class="ql-block">7、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题的府尹人文文化区;</p><p class="ql-block">8、以宋太宗、宋真宗为主题的潜龙宫帝王文化区;</p><p class="ql-block">9、以范公阁、曲桥、明镜湖、弦月山为主题的休闲文化区。</p> <p class="ql-block">进开封府右手边,立有一巨型石碑,是开封府题名记碑,记载了二百余名开封府府尹的任职情况。其中,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在此任职。包公在此任职一年零三个月,却留下世代英明,流芳永永远远!后人敬重他、怀念他,每每到此都抚摸下石碑上包拯二字,以至碑石凹陷。“包拯”二字虽不能亲眼目睹,但却永驻人心!</p> <p class="ql-block">仪门:作为开封府的第二道主门,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座礼仪之门,还是官员整理仪容仪表的地方。仪门的东侧设有鸣冤鼓,而西侧则置有开道锣。鸣冤鼓和开道锣在古代有着特定的用途:鸣冤鼓供百姓击打,以申诉冤情,而开道锣则用于县官出行时开道</p> <p class="ql-block">树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p> <p class="ql-block">其北面的“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告诫官员们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绕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正厅,是北宋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府衙举行重大活动,公开审理要案的地方。大堂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大堂前就是大家熟知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令人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小院之中,它是传说中包公倒坐南衙的地方。包拯每日处理公务完毕,都要到此接待上访者(和现在的接待日一样),了解实情。包拯倒坐南衙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更是他公正无私、为民服务精神的象征,以及对廉政文化和公正审判精神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明礼院坐落在开封府的东北角,是开封府的科举教育文化区。院内的建筑是“拱奎楼”,它的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p> <p class="ql-block">清心楼:以介绍、展示历任府尹事迹为主的人文文化区。</p> <p class="ql-block">茶余饭后,静心休闲处。</p> <p class="ql-block">八天的中原再次行,使我们对河南的印象,在前五年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步。1、它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颇多。史上八大古都它就拥有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个,道教文化影响深远,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道教祖庭。2、地理环境丰富多彩。挺拔险峻的太行山脉和绵绵不绝的秦岭余脉,青山、碧水、赤壁,为旅游提供了最美的自然资源;一望无际的平塬沃土,地广物博,人口众多,担负着粮食主产区的重任。3、水资源分布不均,但中原人不怕。一边是穿境而过、千年东逝的滚滚长江水,一边又是常年缺水、不得已在陡峭险峻的山涧铸槽、凿洞修渠,引邻省河水生存。4、作为中华始祖的河南,中原人民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典型代表,不怕牺牲、敢想敢干、坚强不屈、战天斗地郭亮村的挂壁公路、林县的红旗渠就是最好见证!</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