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秦岭》

青山长龙

<p class="ql-block">深知,方能厚爱。</p> <p class="ql-block">牛背叠秀:以位于古城西安南侧的牛背梁为主体景观,东瞻见西岳,回首是太白,地势高亢辽阔,山重水复,烟波浩渺,秦岭山水一览无余。牛背梁海拔2802米,因山顶浑圆如牛背而得名。陕西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以牛背梁为核心,管护面积16418公顷,地跨柞水、宁陕县和长安区,是我国唯一一处以保护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是汉江中下游以及西安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科学研究和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2012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区位和社会区位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曾到此视察。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以东,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白积雪:在方寸之间展现了秦岭的高岸巍峨以及东西横亘的雄宏气势。太白山海拔3771.2米,是我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最高峰。冰斗湖、刃脊、角峰、羊背石等第四纪冰川地貌保存完整,植被垂直带谱十分典型。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是多个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区,分布有红豆杉、太白紫斑牡丹等众多珍稀野生植物,是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六月积雪,一日四季。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历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文人墨客都曾游历过太白山,留下了很多精美的诗章。</p> <p class="ql-block">终南福地:福地,是指幸福安乐的地方,旧指道观。终南福地,是指位于终南山北麓的楼观台。这里依山傍水,松竹掩映,环境优美,以老子在此讲经布道闻名于世。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典籍中的重要哲学著作,是史书中被翻译成外国语种最多的典籍,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处世方式都有着深远影响。楼观台融自然和文化于一体,被誉为道教“祖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膜拜老子、养心修性、研学旅游的胜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秦故里:邮票展示的是一派优美的山川风光,其中主体建筑是坐落于宝鸡市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画面既有建筑轮廓上的尊重,也有意境上的提升。位于秦岭西段的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古公亶父为了避免戎狄族的侵扰,携老扶幼,带领部族从今庆阳一带迁往豳州,再辗转旬邑,涉漆水落脚于岐山,在此奠定了800年基业;秦人因平定西戎并护驾周幽王东迁有功被封土建国,随后不断壮大,通过战争取得了岐、丰故地,之后统一天下。</p><p class="ql-block">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48万件,展陈了周秦一千多年的恢弘历史。西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何尊”被视为镇馆之宝,其上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紫柏天坦:这是一座神奇的山脉,位于留坝县与凤县的交界处。东西20余公里,南北3~5公里,最高海拔2610米,整个山体为石灰岩构造,南北壁陡,山顶平坦,有72洞82坦之说,是典型的岩溶地貌。这里沉淀了深厚的“两汉三国”文化,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陈仓古道”就从紫柏山经过。紫柏山还是西汉名将张良的隐退辟谷处,集南方园林与北方殿堂于一体的最大古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良庙就坐落于紫柏山。古木参天,山岚水气,意境悠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冰晶石海:因常年多积冰雪,也称“冰晶顶”。海拔3015米,是西安市辖区内秦岭主脊的又一高峰,行政隶属鄠邑区,也是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与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的共界处。这里山高地远,人迹罕至,是秦岭原始森林的重要保存区。极顶是秦岭红杉,其下是巴山冷杉、秦岭冷杉。石海是典型的冰缘地貌。秦岭造山运动中,地幔岩浆不断上涌,冷却后即是花岗岩。经过多次断块抬升,位于花岗岩上面的古老岩层被剥蚀殆尽,花岗岩显露出来。由于冻融、冻胀等作用,巨大的花岗岩体崩落成石块、石砾,布满山坡,远观若海,所以,称作石海。冰晶石海,是一个自然综合体,秦岭红杉与石海镶嵌分布。春天,杜鹃盛开,秋季,漫山金黄,灿若图秀,具有极高的地学、生态学和审美价值。南北两处国家森林公园常年游人如织,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国家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岳奇险:邮票以神韵之笔勾画了西岳华山的险峻与雄伟。壁立千仞,群山俯首,云海若波,海拔2154.9米,唯五岳最高,雄霸天下。登临峰顶,俯视可揽八百里秦川万家灯火,侧耳能听九曲黄河奔腾咆哮之雷霆。四峰呼应,各具险绝。自古华山一条道,或垂悬骇人,或拾阶而上,或凌空若飞,或狭缝擦耳,处处惊心,一步一景。地质上将华山称为“岩株”。大约距今1.3亿年左右,由于岩浆侵入古老地层,冷却后成为花岗岩。在多次差异化抬升中,原来的古老地层被剥蚀搬运,华山花岗岩株显露出来,造就了今天险峻幽绝的独特景观。远远望去,整个山势如盛开的莲花,故名华山。华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山新麦草”,以及重要观赏树种“华山松”的自然分布区,道文化和石刻文化底蕴深厚,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知其贵,才能珍其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