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的五大主体

张家玮

<p class="ql-block">教育的意义,对于人类来说是整个人类进步至今传承文明、科技创新、智慧生活的基础,对于教育服务的五个主体,大框架我定义为五个主体。</p><p class="ql-block">1. 记录更新主体,这个主体小到个人认知及老祖宗风俗的口耳相传的知识与认知,大到在现在及未来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库,用于技术及知识的累计承载并不断更新的系统。</p><p class="ql-block">2. 传递、传承主体:人与智能在未来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活的有感情的,有血肉的,父母之于孩子、恩师之于学生、伯乐之于千里马等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科技进步、教学大数据的进一步海量、巨量,如何从这些巨量信息中通过自己的提炼,运用有效的系统、工具、理念、认知传递给新生命,引导新的生命从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好奇婴儿成长为具有独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且具备承载了知识、技能的人,师者不仅代表教师,更代表家长及社会大学中的各色人群。</p><p class="ql-block">3. 承载主体,人类文明的核心是人,一开始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可以创造及使用工具,那么现在这阶段教育承载的主体人类尤其是00、10未来的20后,他们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更多的将会是承载更多的“软操作系统”、技能、才艺,因为智能会解决一部分机械式的普遍问题及功能,个性化的需求,智能解决起来没有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4. 运行主体:学以致用,人类文明的核心进步重在实践运用,由浅入深,由小及大,通过记录主体、传承主体、承载主体链接的知识、技能等,最终需要赋能及服务与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及日常行为活动等各类维持人类文明正常运营,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全人类,教育培养的就是适应运行主体的各类人才。</p><p class="ql-block">5. 创新主体:人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等各种涉及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向前推动,核心在量变引起质变,所以在上述四个主体里均一直存在有第五个主体,那就是创新,同样教育服务很重要的一个主体也就是赋能创意、创业、创造、创想,贯穿整体,就好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其实应该称为“风五行”,但金、木、火、土”只是省略了没写。</p><p class="ql-block"> 五个主体可以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而我们每一个人从事不同的行业,我仅仅从教育角度出发的思考,那么教育领域的五大主体缩小一些,其实就很明了了,所有在教育主体内的人在这个时代都必须学会定期清理或者格式化我们的“储存空间”也就是我们的头脑与认知、“应用软件”也就是我们处理工作、教学、学习的方法、思路,升级我们的“装备、工具”,我们运用于生产生活、教育教学过程的平台、工具、系统、资源。但是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一个名师或者一个好的家长更大的角度讲一个教育家,想要将这样的力量更好、更合理、更个性化的赋能每一个承载主体,需要的是打造这样一个良性的教育生态系统,不能只围绕经济也但不能离开经济,因为教育培养的任何人将来都无法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大循环中脱离。</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作为一名教育行业服务人员及从业人员,应该围绕这五个主体做那些事,能做到的哪些事,能帮助哪一个主体实现哪一种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团体价值、社会价值,这是一个需要坚定不移地去探索、实践且不断创新的过程,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五个主体中的沧海一粟,你也是我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每个主体中都一部分,或者在某个人生阶段同时存在五个主体需求,那么去解决需求或者被解决需求或者创造新的需求也就是我们要做的事及必须做的事,因为按部就班一定会被淘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