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摄影:老年大学京剧班学员 刘家寅</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作者:老年大学京剧班学员 路宁</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参加河北农民频道绝对有戏实况录像</b></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2022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因为“疫”如既往,所以全民疫起战“疫”。邯郸市老年大学在严谨防范中迎来开学季,京剧班也在春风拂绿鲜花盛开之时开启春季第一课。然而无妄之灾打乱了静影沉璧的生活节奏,老年大学再度放假。居家的日子,京剧班微信群便成了同学们学习京剧的“空中课堂”。刘鸿老师隔三差五分享京剧名家名段,同学们争先恐后分享学唱录音。一时间“空中课堂”顾曲周郎,一片宫商。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万众“疫”心,寂寞风雨,朝花夕拾。拾起刘鸿老师与京剧班波澜不惊的故事,虽然平淡如水,却清纯暖心,学员们被激励着感动着。</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在中原艺术节演唱京剧《江姐》片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一、</i></b><b><i>他年桃李花争发 此日椿萱意自浓</i></b></p><p class="ql-block"><i> 记得第一次上刘老师的京剧课,便近距离聆听了刘鸿老师演唱的京剧名段《大登殿》。老师凄美缠绵的唱腔,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东风入律、莺鸟如歌的场景要从六年前说起。</i></p><p class="ql-block"><i> </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在课堂示范程派京剧《大登殿》 讲解京剧基础知识尖团字</b></p> <p class="ql-block"><i> 邯郸老年大学成立于1986年10月,是市委、市政府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实现终身学习梦想的综合性学校。但京剧教学始终是空白,“戏迷”苦于没有老师指导,只能跟录音、电视学,学得皮毛,到头来云山雾照、一知半解。邯郸市老干部局千方百计寻找京剧老师,但都徒劳无益,“戏迷”们只能被拒之门外。6年前,偶然的机会市老干局得知在市政府机关工作的刘鸿老师是邯郸资深票友,不仅能伴奏且还善于演讲,于是“三顾茅庐”请来了刘鸿老师。八零年代初,刘鸿老师曾是“象牙塔”里的美女学霸,四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我国加入WTO后,刘老师调入邯郸市政府机关,经常被聘去讲解国际管理标准,一直没离开她心爱的讲台。这次老年大学的恳求,让刘鸿老师重拾教鞭,成为了老年大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京剧老师。讲坛、政坛、京剧三者毫无相干,她很快转换角色,找准定位,研究老年大学京剧班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喜好,深入简出,指派学习行当成为她新的研究方向。</i></p> <p class="ql-block"><i> 刘鸿在邯郸市老年大学京剧班讲授京剧已六年有余,她是大学学历,著名京剧票友,月琴琴师,市政府机关公务员。多年来她刻苦钻研京剧理论知识和“唱念做打”表演艺术,在京剧比赛中获得许多荣誉: </i></p><p class="ql-block"><i> 2003年,学戏仅一年半,便报名中央电视台过把瘾节目,几轮海选,过关斩将,终于登上了央视戏曲大舞台; </i></p><p class="ql-block"><i> 2006、2007年参加邯郸第五届、第六届“六合杯”京剧比赛均荣获第二名;</i></p><p class="ql-block"><i> 2007年参加CCTV第三届红河杯京剧票友大赛荣获铜奖; </i></p><p class="ql-block"><i> 2017、2018年参加河北卫视“绝对有戏”荣获河北省金牌票友; </i></p><p class="ql-block"><i> 2017年邯郸市第一届京剧票友大赛荣获金奖。</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参加河北电视台京剧比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河北电视台绝对有戏 刘鸿老师走进大舞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在邯郸市京剧票友汇演实况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二、传道授业寸心劳 花圃成畦梨园骄</i></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i><i>多年来刘老师秉承老一辈艺术家“唱戏先做人”的教诲,兢兢业业,因材施教,从第一届16名学员发展到现在200多名学员。京剧课堂,刘老师讲着古老的京剧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乐道,那穿越200多年京剧发展史,超越尘世凡俗,款款走进学员们暮年美好梦境,沉醉在馨香清雅的梨韵春风中。京剧班教学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成为邯郸市群众京剧举足轻重的教学基地,为邯郸京剧票友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邯郸市群众艺术做出突出贡献。</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人生幸福何可论,心中有爱德泽均。</i></b><i>细数六年来京剧班往事,思如昨,馀欢迄至今。凭着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六年前,刘鸿老师第一次站上讲台,班里全部学员仅有16名,且都已年过花甲。有备而来的刘鸿老师第一堂课就是和学生聊天,面对懵懂无知的提问,她耐心细致的解答,学生们兴致盎然、意犹未尽,虽然下课了但他们还是兴高采烈地围着老师继续问这问那。面对满腔热忱、求知若渴学员,老师决定以最基础京剧发音入手,从“西皮”流水板学起,要求学员年内至少学习一至二段唱段。针对学员发音不规范,老师就从拼音教起,并将尖团字用“白”字标注,口口相传,字字纠正。当学员唱得有模有样时,老师又提出京剧味儿、字儿、劲儿。老师还根据班里同学自身情况进行布局,每学期组织编排联欢会。在一次市公益演唱会上,老年大学京剧班惊艳亮相,博得京剧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学员们喜极而泣,京剧教学从此一发不可收。</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i><b style="font-size:18px;"><i>因材施教琢璞玉,粹美良可掬。</i></b><i>几年下来,京剧班生源从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演唱水平、艺术修养都有了质的飞跃。每次上课,只要走近京剧班教室“咿咿呀呀”的练唱声能“淹没”半个楼道,这余音袅袅、风和明月的“梨园景”成为老年大学校园里的一景。 </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和老年大学京剧班学员合影</b></p> <p class="ql-block"><i> 多年来,刘鸿老师积极探索适合老年大学京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她独有的教学特点:</i></p><p class="ql-block"><b><i> 1、采用复式教学法 激发学习兴趣。</i></b><i>在京剧教学中,刘老师按照学员嗓音条件,给他们推荐适合的行当与派别,将提高班40多名学员分为老生行、青衣行、老旦行等三大行当,青衣又细分为梅、程、张、荀等流派。把“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作为京剧教学的主要内容。围绕京剧的“味儿、字儿、劲儿”教唱腔、说身法、讲台词、谈表演。在讲授传统唱段时,针对学员唱戏地方口音问题,刘老师从汉语拼音教起,把“四呼五音、十三辙”,贯穿始终。在学员中提倡说普通话,演唱要求“字领音走,以字行腔”,千方百计让学员唱出京剧的韵味。基础班学员,刘老师从现代京剧和简单的传统曲目教起,从拼音讲字的发音为中心,几遍到几十遍,直到学员学会为止。刘老师严谨耐心、因人施教、淳朴扎实的教学风格为学员称赞。通过学习,学员们不仅掌握了京剧的基础知识,还学会了演唱技巧,更收获了健康快乐,提高了艺术水平。 </i></p> <p class="ql-block"><b><i> 2、以点带面教学法 感受京剧的魅力。</i></b><i>面对基础班、提高班在京剧学习上的差异,刘老师把学生普遍培训与重点指导相结合,激发学员兴趣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创造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京剧《梨花颂》,她让学生在家反复听录音,然后课堂集体唱,先进带后进,再让班里唱得好的同学独唱,在对比中找差距。运用“集中学——个人学——集中学”的教学模式,将全面学习与重点培养有机结合。 针对班里成绩优异的学员,刘老师就朝着专业方向严格训练,除了上课,刘老师每周还会贡献五个下午的时间,对这些同学进行专门培训。刘老师运用月琴给学生吊嗓,为学员找出演唱的薄弱点,教他们换气偷气,大小嗓自如切换和颤音的运用。还用娴熟的演奏手法为前来求学的学生全程伴奏。古老的京剧故事,伴着老师清脆悦耳的琴声,板眼间师生共同演绎行云流水、气脉悠长的如戏人生。</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在家中辅导新学员 并用月琴为其伴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在迎新年京剧联欢会上演唱《杜鹃山》片段</b></p> <p class="ql-block"><b><i> 3、注重实践教学法 体验京剧美好。</i></b><i>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实践,刘老师会给学生制作合适自己调门儿及速度的伴奏。为了克服新学员台上演唱紧张的毛病,每堂课刘老师都要求学生上台轮流练唱,另外还多次组织学员们参加社会上的演唱活动,以此激发学生们自我认知和个人的表现欲望。不少学生都是一开始不敢唱,还没轮到自己就浑身发抖手心出汗,发展到后来争先恐后地上台唱,如果没唱上就会感到很失落的境地。刘老师为学生们搭起了自主表演的“梦想舞台”。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经过系统训练,学生们才知道自己之前唱得多么不堪入耳。</i></p><p class="ql-block"><i> 为了满足学员们上台表演的愿望,刘老师特别重视每个学期的学员汇报演出。她会把学员对号入座,提前策划演出节目单,制作出演唱会全程无缝连接伴奏带。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演唱会(由老年大学京剧班主办,市老年大学、市群众艺术馆市报社联合举办)、2021年底京剧班迎新春京剧汇演及全市多项公益演出,刘老师都能在2小时内让50多名学员登台演唱。节目流派纷呈形式各异。有流水连唱,还有折子戏对唱,更有全身带动作表演的彩唱。刘老师不仅是演唱会的指导,还是导演、音响师。每次的演出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还能让参演及与会人员过足戏瘾,浅唱低吟的京腔京韵绕梁三日,回味无穷。学员们深知,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刘鸿老师,是她撒下的艺术种子,京剧艺术的芳菲才根植于学生们的心田。</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2017年刘鸿老师领唱现代京剧《红梅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鸿老师在河北卫视演唱传统名段《大登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三、桑榆之景英繁茂 桃李不言自成蹊</i></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i><i>为提高老年大学知名度,刘老师针对班内的尖子生进行集训,搞折子戏,鼓励他们参赛。近年邯郸市两次戏曲比赛,老年大学京剧班15人榜上有名,其中5人被选拔参加河北省绝对有戏戏曲大赛。</i></p><p class="ql-block"><i> 六年时间,从老年大学毕业的学员达200多名,学员从京剧小白,到了解京剧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从之前听戏一腔一调,到开腔就能听出梅、程、张、荀;从开始满口地方音,到字正腔圆。因为刘鸿老师梨园精耕深种,才有了一香扑面的氛氲桃李,才有了京剧艺术的弘扬与传承。因为刘老师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与奉献,才有了古城邯郸群众艺术馥香满园的累累硕果,才有了古城热土上生生不息续写辉煌的梨园花。</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