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非洲 肯尼亚见闻(9)

吴友习

<p class="ql-block">  三逐狂野非洲</p><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我们乘敞篷越野车去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追逐观赏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东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占地面积1800平方公里,茫茫草原、广阔的湿地、随季节变幻的众多的河流和马拉河两岸茂密的森林,养育了这块土地上的万众生灵。时至今日,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家园和鸟类栖息地。据科学家研究考察,到目前为止,这里拥有95种大小哺乳动物和450种鸟类。除了著名的非洲五霸:狮子、猎豹、大象、犀牛、非洲水牛,还有长颈鹿、斑马、角马、疣猪、羚羊、鬣狗、河马、鳄鱼、狒狒、牛羚、驼鸟、秃鹫、秃鹳、火烈鸟等等野生动物。几千年来,众多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代代相传,马赛马拉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物王国。</p> <p class="ql-block">牛羚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瞪羚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非洲鬣狗 李 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犀牛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狒狒 扬振德摄影 </p> <p class="ql-block">狒狒 扬振德摄影 </p> <p class="ql-block">  保护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主干道全是土路,可双向并行四、五辆越野车。支路多在草地里,一般只一条道,是越野车长年在草原上追寻野生动物碾压成的小路,这种路除了两道裸土的车辙,车辙间还长满杂草。穿梭在草原上和时常成排地停在路边观赏动物的敞篷越野车也是这里的一道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保护区公园主干道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非洲草原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追寻野生动物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漫天的尘土飞扬,这也是狂野非洲的组成部分。我们心心念念的还是想在这里争取多看一些野生动物,希冀能如愿以偿看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 </p><p class="ql-block"> 一进入马赛马拉公园,就看到一片片灌木丛林,丛林中隐约可见一些木头搭盖的低矮的土屋,看到一些执杖披毯的马赛人。 </p><p class="ql-block"> 原来和安博赛利一样。这些国家公园都属于马赛人的土地。还有一些马赛人住在这里狩猎、畜牧。当某种动物繁衍太多破坏了这里生态平衡时,国家会批准马赛人捕杀一些这种动物。</p> <p class="ql-block">马赛人的土屋 石 毅摄影</p> <p class="ql-block">瞪羚与斑马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角马与斑马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  过了马赛人的住地,就见斑马和角马,陆陆续续,越来越多。看多了,大家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角马与斑马总是相依相伴,和谐相处。据说,角马吃草,斑马啃草根,从食物上讲互不矛盾。斑马视觉和听觉非常好,能发现远处的险情,但它们嗅觉差,对藏在近处灌木丛、草丛中的獅子和树上的豹子反而难察觉。而角马视觉听觉远不如斑马,但它的嗅觉特别灵敏,对于近处的危险先知先觉!角马的生理构造使得它们至少每隔一天喝一次水,它们凭借极其发达的嗅觉,即使在最干旱的时候也能探测到水源。跟着角马可以及时补充水分,这对斑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作为生物链上的一环,它们是一对可以互帮互补的难兄难弟。据研究,斑马记忆力好,会记得往年的迁徙路线,同样会详细地记得危险的地方和安全的区域。斑马更善于发现鳄鱼,从而逃避被捕食的命运。当它们不得不穿越汹涌的马拉河时,这些优点尤为珍贵。跟着斑马有更大的安全保障。</p> <p class="ql-block">斑马与角马群 李 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斑马角马瞪羚白鹭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  在角马和斑马之中还时常伴有个头矮小的瞪羚。小瞪羚机警聪明,因为它们是动物中的弱势群体,警惕性高,在进食和睡觉时也不放松。常常是它们最先发现险情向斑马和角马报警。草原上时常可以见到这三种动物形影不离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羚羊与斑马 李丹制作</p> <p class="ql-block">  司机提醒前面有几部越野车停在路边,我们赶过去,原来有一群美丽的长颈鹿正排着横队,昂首挺胸迈着优雅的步伐一个接一个从容地从我们面前走过,那样子像极了走T台的模特。</p> <p class="ql-block">长颈鹿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长颈鹿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长颈鹿 李 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优雅的长颈鹿 李 键制作</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还看到了好多动物:</p><p class="ql-block"> 一只河马居然远离湿地,在草地上吃草,那圆滚滚肚子、胖敦敦的身材、又粗又短的四肢脚、小小的耳朵、眼晴、鼻孔,让人想起舞台上可爱的滑稽小丑。</p> <p class="ql-block">河马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  一只落单的野牛独自在埋头吃草,这是我们在马赛马拉第一次看到非洲水牛。黑色的牛皮富有光泽,四腿粗壮,肌肉发达,一看便知是不好惹的家伙。</p> <p class="ql-block">落单的非洲野牛 石 毅摄影</p> <p class="ql-block">象群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花豹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花豹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  好几群大象,或泡在水里玩耍;或在草地里散步,每一只成年象都是一堵高大的墙。</p><p class="ql-block"> 花豹睡在路边,几辆越野车停在它面前,大家争相给它拍照。它头也不抬,眯着眼晴,只在越野车来来去去发动机响时,抬起头来睁开眼睛看一眼,又若无其事地依旧睡它的觉。</p> <p class="ql-block">牛羚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牛羚 李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瞪羚 李 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  最有趣的是牛羚,块头比角马略小,浑身棕色的毛油光发亮。常独自在草原的“制高点”,前脚踏在略高于地面的土疙瘩上,昂首向天作沉思状。俨然是草原上的思考者。询之导游,原来牛羚的习性是群居,警惕性很高,当它们的群体在觅食、休息的时候,总有一只在站岗放哨,那个草原上的思想者,其实是一名哨兵。</p><p class="ql-block"> 午饭时间到了,导游带我们找个相对高处又在路边没有草丛的一棵金合欢树下,铺一块地毯,每人一盒干粮,面包、鸡腿、卤蛋、香蕉、矿泉水。我们还没开始吃,就有好几只珍稀动物颓鹳跑来,个头与颓鹫差不多,脖子比颓鹫还长,光头光脖子(没毛),脖子与肩头连接处有一块大大鼓鼓红红的馕(胃),黑翅白腹裸腿,毛发不全。它们把我们围做一圈,争食我们抛给的食物。面对人类,他们毫无惧色,你进它退,我退它进,活脱脱一群懵懂可爱的流浪汉。</p> <p class="ql-block">东非草原午餐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东非草原午餐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东非草原午餐 李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珍稀动物颓鹳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珍稀动物颓鹳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逛荡久了,你甚至会有自己也是野生动物的幻觉。</span></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读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生命就像一把卷尺,谁都想尽量把它拉长。跟着我去旅游吧!行走天下看世界,能走多远生命就有多长。</span></p> <p class="ql-block">东非大草原的动物种类、数量之多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希望这篇游记也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欢迎各位读者评论区留言。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