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

心平气和

<p class="ql-block">孔府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称。孔府的建筑风格、历史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山东省曲阜市的重要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曾占地240亩。</p> <p class="ql-block">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p> <p class="ql-block">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世代居住的府邸,孔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孔子去世后,其阙里居所被改建为庙宇以作祭祀、纪念,其嫡长子孙依庙而居,世称“袭封宅”。历代王朝在尊孔崇儒的同时,一再对孔子后裔封赐进爵。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始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经元末战乱,明初对孔府孔裔更加优礼。洪武十年(1377年),明太祖敕建衍圣公新宅,并诏令有权设置官署,孔子第五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希学奉敕在庙东建府。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孔府与孔庙、孔林合称“三孔”,是曲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孔府`有客人来时而敲响的器具,男客来时敲三下,女客敲四下。</p> <p class="ql-block">孔府内存大批历史文物,如清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分别颁赐的中和韶乐乐舞具和商周十供,以及明清文书档案等24。衍圣公世代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着意收集历代礼器法物,藏品达10万余件。孔府最著名的珍藏还有明清文书档案,它是孔府400多年各种活动的实录,共有30多万件,对于研究中国明清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开门见山:形容山东人性格豪爽,说话办事喜欢直来直去。</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年间,孔子第73代孙孔庆镕扩建孔府后花园,派人从鲁城内冶铁遗址运来形似山峰的铁矿石,分至园中为景,号称铁山园。</p> <p class="ql-block">孔府后花园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文化气息的景点,它位于孔府内宅后院,又称铁山园。花园的修建始于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由长沙李东阳监工设计,经过多次大修和中修小修,逐渐扩展,占地达10余亩。花园内有亭、台、楼、榭、山、池等景观,这些景观与茵茵绿树相互映衬,使得园区格外清幽。</p> <p class="ql-block">花园内有一个特色景点——五柏抱槐,它由五棵明朝种下的柏树和一棵槐树组成。这些柏树在清朝时期遭雷火击断了五个枝干,但柏树和槐树共同生长,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此外,花园中还移植了许多名花奇草,以及从各地名山搬来的奇石怪岩,使得花园更为壮观。孔府后花园不仅是孔府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儒家文化精髓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诉说着文化的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铁山园中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五柏抱槐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后花厅</p> <p class="ql-block">孔府后花厅</p> <p class="ql-block">欢迎没有老师光临指导!</p><p class="ql-block">祝你们开心幸福,事业有成。</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