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起黄永玉,一个好(上声)玩儿而又好(去声)玩儿的老头,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祖籍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曾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央中美术学校教授。</p> <p class="ql-block"> 黄永玉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 黄永玉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早年生活算得上颠沛流离。12岁外出谋生,在小瓷作坊做童工,在上海、台湾和香港都做过零工,当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span>。14岁开始发表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16岁开始绘画并以木刻为生。他很年轻就出名了,还曾为沈从文的《边城》配插画。他曾写过自传体小说</span>《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p> <p class="ql-block"> 到了八十高龄,他已经不必再委屈自己而去迎合潮流了,他曾直截了当地表示:对于时下年轻人热衷的选秀节目和流行音乐他一点也不感兴趣,对于在国际市场上如火如荼的中国当代艺术他也是好恶有别,而关于什么是艺术的生命力这样的大话题,他说,“艺术是让人高兴,让人没有距离”。</p><p class="ql-block"> 对于生命,老先生有自己独有的感受与认识,他热爱故乡,热爱生命,忠于爱情,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过了耄耋之年,对于死亡,老先生同样正视,他曾说:“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天,看看云吧。”透着一种洒脱与通透。</p> <p class="ql-block"> “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 黄永玉</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来青岛,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到青美参观黄永玉木版画展。</p> <p class="ql-block"> 青岛美术馆坐落在大学路里,青岛的网红红墙街角就是它的外墙。蓝天下的红瓦格外耀眼,引得无数游人驻足拍照。</p><p class="ql-block"> 大隐隐于市,墙内的青岛美术馆闹中取静,哥特式主楼显示着沧桑。二进院和三进院也是红墙绿树,环境优雅,与美术馆的功能呼应着。</p> <p class="ql-block"> 在罗马展厅,近期展出的就是黄永玉木版画展。</p> <p class="ql-block"> “入木” —— 黄永玉版画艺术展是黄永玉艺术生涯中的首个版画展,自2020年在北京画院首次拉开帷幕,四年以来,在上海、苏州、扬州、南京 、厦门、桂林、深圳等城市巡展。</p> <p class="ql-block"> 青美的这次展览呈现了黄永玉自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创的版画作品和文献资料大概300多件,共分为“一个传奇的本事”、“太阳下的风景”、“不是童话而是拗口令”、“比我老的老头”、“童年,那四月温暖的风”、“黄永玉和青岛的历史情缘”六个版块,全方位展现了黄永玉老先生的版画成就。</p> <p class="ql-block"> 再多的语言也只是记叙,况且对于我这个外行的普通人来说,也难以用详尽合适的语言来更多的记叙,于是不再“亵渎”,潜心观展吧。</p> <p class="ql-block"> 1947年,黄永玉为表叔沈从文所著小说《边城》创作的木刻插图</p><p class="ql-block">翠翠的原型:</p><p class="ql-block"> “故事上的人物,一面从一年前在青岛崂山北九水旁见到一个乡村女子,取得生活的必然,一面用身边新妇作范本,取得性格上的素朴式样。”</p><p class="ql-block"> —— 沈从文《水云》</p> <p class="ql-block"> 黄永玉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 在1980年他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p> <p class="ql-block"> 后来他设计邮票。</p> <p class="ql-block"> 鹅城 1946年</p> <p class="ql-block"> 逻辑病者的春天 1947年</p> <p class="ql-block"> 我在海上一辈子 1948年</p> <p class="ql-block"> 拾麦穗 原版木刻 1947年</p> <p class="ql-block"> 母亲 原版木刻 1947年</p> <p class="ql-block"> 风车和我的瞌睡 1947年</p> <p class="ql-block"> 一个窗户四四方 1947年</p> <p class="ql-block"> 学生冲马队 1947年</p> <p class="ql-block"> 台湾牛车 1948年</p> <p class="ql-block"> 造船 香港大澳所见 1950年</p> <p class="ql-block"> 给爸爸送饭 1951年</p> <p class="ql-block"> 劳军图 1949年</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歌 石版套色 1950年</p> <p class="ql-block"> 老九 1960年</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工作者 1955年</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和赫鲁晓夫握手 1959年</p> <p class="ql-block"> 列宁像 1960年</p> <p class="ql-block"> 雷锋 1963年</p> <p class="ql-block"> 敬爱的周总理 1976年</p> <p class="ql-block"> 敬爱的周总理 1976年</p> <p class="ql-block"> 池边 1959年</p> <p class="ql-block"> 自家的飞机 1953年</p> <p class="ql-block"> 王全卖马 1960年</p> <p class="ql-block"> 狡猾的狼 1960年</p> <p class="ql-block"> 夏天的花 1962年</p> <p class="ql-block"> 繁花 1962年</p> <p class="ql-block"> 阿诗玛 1950年</p> <p class="ql-block"> 阿诗玛组画 1956年</p> <p class="ql-block"> 织布 阿诗玛组画 1956年</p> <p class="ql-block"> 进山 1958年</p> <p class="ql-block"> 撒尼族的姑娘 1957年</p> <p class="ql-block"> 我们自治州的女演员 1959年</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木版画中,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背后的鲜活生命。观展完毕不禁感慨,黄永玉这个堪称大师的画家,首先是个有趣的老头,透着趣的灵魂。他也是个凡人,是凡人就离不开凡间的人事物景,他的一招一式,一言一笑总是透着与众不同,透着本真与通透。他把自己活成了潇洒,真的活出了自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