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i style="font-size:22px;"> 前 言</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i><span style="font-size:22px;">很久以来内心的冲动想写,古稀之年,写一写自己走过的平淡无奇的人生吧,岁月匆匆,1954年的马,一转眼就老了,见到过许多的事,遇到过许多的人,在变老的路上优雅从容,70年人生贯穿了新中国的历史,对个人来说, 已渡过了漫长的多半个世纪,历史的长河中飘过一丝雪花的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2年之前的17年,在这里写“妈妈的传奇人生”里已经基本勾勒出来了。1972年林彪摔死后,爸爸他们这批老干部从五七干校解放重新出来工作,带着我们全家到了新疆的博尔塔拉,那一年我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随父母转学到博乐二中,插班到高二一班,班主任是姚家泰,在原来的学校我就是一个各门功课都学的比较好,别人眼中的好学生,高中一年级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到二中他们这个年纪还没有团员,我就被学校老师指定为团支部书记,1972年还在文革中,邓小平第一次出来工作,就有了可能会恢复高考的传言,我当时就特别高兴,从高一开始我遇见了几个特别好的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我的数理化都学的很好,尽管那时的学习氛围还不是很好,但是我爱学很勤奋自认为还算比较聪明,每次考试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是我的老师同学们都公认的。到了新的学校担任了年级的团支部书记,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认真听课好好学习,不懂就多问,在姚老师还有其他老师的安排下,开始在同学里发展新团员,社会活动很多,找同学谈心,发展积极分子,第一批入团的同学我都是他们的入团介绍人,很快邓小平又被打到了,恢复高考的梦想破灭了,文化课也不能正常好好的上了,进入高三年纪,大部分时间都在建校劳动,打土块盖房子,学工学农就是不好好学文化了。1973年9月24日高中毕业全年级100多名同学大部分都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这个时候爸爸是博州生产指挥组的组长,实际上就是负责政府的人事计委公交等全盘工作,拿现在的说法他老人家当时是大权在握。我们100多名学生下乡的动员大会上爸爸做了报告,鼓励我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做一个有志青年。爸爸妈妈对我们的要求一直都比较严格,我是家里的长女,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我的思想意识很单纯,那个年代要做一个好青年,除了要求自己好好学习本分做人就没有其他的杂念,没有一点在社会上为人处事该有的防范心理。这是我们的高中毕业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们的高中毕业照全班女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岁到68岁跨越5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我和13位同学被分配到了辽源公社一大队一小队,我又理所当然的成了知青点的领队,还有一位刘同学是付带队,再教育两年我依旧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坚持干好各种农活,又担任了队上的团支部书记,发展了几个积极分子入团,两年都参加了州上召开的知青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再教育的第二年我有了自己的初恋,对方就是哪位刘同学,到了可以被推荐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队上推荐上大学的汉族名额只有一个,我又落选了如果说高中毕业是我第一次失去了进大学校门的机会,那这就是第二次。刘同学被推荐去上海上大学了,走之前他多次和我表白,说咱俩还是我先去上学比较好,队里的乡亲觉得你有点清高,不和他们打成一片,还说我知道只要你争取一下,父母帮你走走关系,上大学的一定是你,还在热恋中的我,善良单纯,没有做丝毫的努力就这样送走了他,父母也没有关心过我的事情,事后还是他告诉我,为了他上学的事情他父亲提着几瓶酒去拜访过当时的大队长。过后又有人告诉我一个说法就是大学让工农子女先走,干部子女可以等等,毕竟是工农兵大学生嘛,1975年我们这批同学,回乡知青和少数民族知青都被推荐上了大学,现在看了许多知青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这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据说老三届是指1967.68.69三届的初高中毕业生,我们是初中70届,晚一年但我们和老三届有着同样的经历。老三届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饱含着共和国的所有苦与涩;老三届是共和国的特邀终身演员,扮演着共和国的全部悲剧主角,老三届是古今中外稀珍人群,正在慢慢地消失,愿随手牵走世间的一切苦与难,那就是撕心断肠缺失的文化哺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这是2003年毕业30周年在博乐的同学聚会,又过去了20多年了,之后再没有这样全年级全班的聚会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1975年底,学没得上了,其他工作也没有,10月新疆第一农业机械厂(当时新疆机械行业最大的国企编制属县团级),来博州招工了,去不去很犹豫,毕竟进工厂不是我的理想,地州政府大院长大的我们对工厂没有概念,这时又有许多的声音告诉我,去乌鲁木齐大城市,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父母也不给我什么意见,你自己想去就去吧,现在想来当时就是为了逃离农村,又进了工厂。那一批进厂200人,博州就有50名大部分都是我的同学,六个月的学工队半军事化训练,出早操,各种学习,听厂领导和老工人的报告,轮流到各个车间参加劳动,1976年春天开始分配工种,我被分配到了机修车间的配电房学徒三年,正式上班后得知,厂里人是这样划分的,一流车间是工具机修,二流是金工和装配,其他就是三流四流了,都说我的工种好,就要一个女生,我就被分进来了,其实就是一个值班电工,干净没有油污,学徒工资都是34.17元,1976年文革结束了,不用抓革命促生产了,1977年年初工厂的各种规章制度恢复正常,要补充管理岗位的人员,我学徒还没有结束,就被调到车间办公室做统计员,有了干部编制,工资涨到了54元。到了干部岗位上我依旧很严格要求自己,车间的统计工作我做的很得心应手,有时间我就爱看各种的杂志报纸,做读书笔记,只有54元工资,但我舍得花钱给自己定了“人民文学”“诗刊”等好几种杂志,定期给车间办黑板报做宣传工作,很快我就做了车间的团支部书记,并且被选为厂团委委员,我们机修团支部连续两年都被评为厂里的和机械厅的先进团支部,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团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8年国家全面改革开放,9月我的前男友毕业回来了,因为和他的三观严重不合,思想分歧越来越大,1979年元月我和他分手了,毕竟是自己的初恋,相恋五年聚少离多,失恋对自己的打击很大,痛苦了一段时间!这一年的10月经人介绍,我和孩子他爸认识了,因为当时我已经是厂里培养的积极分子,找的对象还派人去做了外调,这事是后来老公告诉我的,真是那个时代的特有的东西,现在说来多奇葩!我们1980年8月就领了结婚证,为了排队要房子,因为不给女职工分房子,所以我们一直不能结婚,1981年元月我们和其他同事一样,同宿舍的女同事搬出去,我们在宿舍里结婚,强行占房,这年的12月我们的女儿就在这个筒子楼的宿舍里出生了!楼里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大家挤在这样一个环境条件很恶略的狭小的空间里,养育着自己的孩子,七十年代末国家强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楼里有十几个孩子都是在八十年代初出生,有很多家住的房子都不是分配的,都是自行占房,一间14平的房子,做饭都在楼道里,每家门口都有一个放置煤气灶的铁箱子,没有卫生间上公共厕所要去楼下,孩子们的大小便都是在痰盂里解决!每每想起那时的居住环境心里都会发颤。因为我们强行占房,还有被处罚的经历,1982年楼里好几家被停发了工资,我当时在享受独生子女休一年产假,下半年的工资是老杨单位给我发,所以没有扣掉我的工资,我们几家联名开始上书到自治区妇联和信访办,去上访的我们四个女同志,我和王琴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还有李梅怀着七个多月的身孕,还有一位没有孩子,结果是我们上访成功,房子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和其他职工一样,可以名正言顺的住在这个臭四楼里了,那个年代经济落后物质匮乏,住房都是统一分配,没有谁比谁的钱多房子大,只要有老百姓上访,各级党委都会一杆子捅到底,责成单位予以解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和同学们留下了穿着工装无比光荣的美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机修车间团支部被评为机械行业先进团支部,全体团员合影,得了奖金带领全体团员,去天池旅游支委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1984年春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入党介绍人是同办公室的王永贵于世春两位师傅,我填写入党志愿书的时候还没有填写入团志愿书的时候那么激动,可能是成熟了30岁了!同年我又被调厂人事科做干部调配工作,我工作调动是在当时国有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干部由原来的党委组织部门管理移交到人事部门由厂长直接管理,所以需要一个女性党员,我是怎么被选中的到最后我也不是很清楚,接受工作后科长要求我要尽快熟悉全厂几十个车间科室的干部管理,那个年代的大型国企,有自己的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后勤福利,还有基建科,车队,有技术科,工艺科,计划科,生产科等,属于干部管理的有好几百人,因为原来组织部门很抵制这次干部管理交厂长负责,所以没有人来给我做工作交接,我要很快熟悉工作,掌握干部调配和管理的政策,全凭自己摸索,认真的学习有关政策文件,实在不知道的就去找人不耻下问,还要和上级机械厅人事处对接干部调配,大学生分配,所有和干部有关的工作。后来才知道这个岗位是在全厂各单位,好几个女性党员中选出来的,只有我没有任何背景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来接了工作,人间百态招来的嫉妒恨在后面等着我呢!1985年初自治区人事厅下来了指标,负责干部管理的我可以报考自治区劳动人事厅的开办的电大人事管理大专班的半脱产两年学习,前提是必须参加当年的成人高考择优录取,对知识的渴望和专业的对口我向厂领导提出了申请,得到了批准,并且批准我们每天半天的复习时间,上半天的班,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抓紧时间复习准备迎考,我当时的情况是很困难的,孩子才三岁老杨又去杭州脱产学习了,我自己带孩子准备考试肯定不行,就把孩子送回了博乐姥姥家,开始拼命复习,那几个月是很苦的,工作没有人帮你,半天上班要抓紧工作不能有闪失,工作量还很大,复习考试经常到半夜,又不好好吃饭,大部分时间就是方便面和馕就解决了,考试的结果我被录取了,成绩还很理想,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有了新的变化半脱产又改全脱了,厂领导还是批准我去全脱产学习了,并且为我们出了8000元的学费,但是我的工作没有人来交接,人事科每个人头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这项工作必须是党员才能做,领导还是为我开了绿灯,你去上学吧,考上很不容易,工作的事情再安排,又是没有工作交接我就去报道上学了,我上学期间批准我去上学的厂长调到自治区有关部门去任职了,这项干部调配的工作又被党委部门收回了,他们有自己的人选在等这份工作,也就意味着我回来就没有了工作岗位,这好像也很顺其自然,两年脱产学习人事管理,学员都是全疆各地州和自治区各厅局的人事干部,这两年的学习很艰苦,我们30多岁了初高中没有好好上过几天文化课,和许多高中毕业没几年的同班同学,开设的课程还有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有好几个单位来的同学没有坚持下来都退学了,我又是拼了命的去学,各门课程及格拿到了毕业证书,完成了我的大学梦,有了大专学历,三年的拼搏身体严重透支,血色素一度都在4克左右,严重贫血。毕业后我知道没有我的岗位了,许多对我嫉妒恨的人性充分暴露,很多小的细节我都不愿意再提起了,走吧!离开我为之奋斗了十年的工作单位,这里留下了我的青春和拼搏的汗水,走之前我给当时的党委书记张会恩留下了一封信,表达了我不得不离开的想法,在机械厅干部处办手续的时候遇见了张书记,他挽留我说培养了你还是要用你的,不要走可以吗?我感谢了他说留下没有什么意义了,会让你们为难,我走了比较好,就这样1987年我又调到了原乌鲁木齐铝厂,老杨之前工作过的单位,属于有色系统了,因为当时的张英千厂长为了留住老杨提出过让我到他们单位工作,我们没有答应,这次找到他很痛快的说,早就让你过来你不来,来吧我给你安排!并且到我的原单位解决了8000元的学费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1984年30岁的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在人事科和同事们的合影,第一张在天池,第二张这天是古尔邦节给科里的民族同事拜年,我抱着3岁多的女儿,背后都是当时的土平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电大两年人事管理的学习,取得了大专学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原有色局下属的乌鲁木齐铝厂,那时候老杨还在厂人事科,我就不可能进人事科,因为我之前从事过统计工作,还有统计师职称,就到了机动科搞统计兼核算,机动科是全厂电力动力机械设备的管理科室,统计工作一直没有配备专人,由各个口的工程师分管,我到岗后三个口的工程师给我移交了工作,有正常的工作移交,我接手后也很得心应手,主要的工作就是统计汇总各车间每个月上报的的报表,向有色局机动处报全厂的设备报表,从一开始的手工报表,到之后的电子报表!再就是厂财务开始搞内部银行,我要负责机动科的财务核算,也就是成本核算,也需要做每个月设备材料的入库出库台帐和每个月的财务报表,这部分工作原来在材料科,转接过来我需要熟悉和学习,之前没有干过这个工作,两个月后我就正常接手了,还有科里的考勤,工资,劳保,办公用品,小金库也从其他人手里接管过来,工作基本是满负荷。党支部改选又给我加了支部组织委员的工作,就这样工作到了1995年。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多次被评选为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3年铝厂就开始准备股份制改制,1995年正式改制成立了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了原始股每一个员工都有几千股的额度,我们家没有多少存款,给我的原始股我没有能力全部买入,当时我们家的人也没有买股票的概念,问谁谁都不要,几千股被我一个同学买去,上市开盘1.5元的原始股直接开到9元,我们顺其自然的成为了新股民,开始炒股,家里也就从那个时候有了一些存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改制以后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机动科和生产科合并,人浮于事很多同事下岗了,我被聘用到工贸部,负责管理公司下属的四个子公司,还有公司对外的经贸业务,部长由总经理助理兼任,我是二级职员,还有一个一级职员,日常的事务工作基本上是在我的手上,我还要兼任机关第六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可以说从原有的国有企业的员工,变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员,公司上下所有的人都很茫然,这期间许多下岗职工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对每个在岗人员也有一种心理上的冲击。工资涨了不多,无形的工作压力多了不少,公司脱离了有色总公司,原有的很多惯例都被打破,从上市的那天开始,就开始寻找大股东入资,我们工贸部的办公室里,就前后有几个公司进来审计评估,每天看到的都是新面孔,听到的都是公司的财务危机,和离职的高级职员信息,真的是人心惶惶!就这样我坚持工作到了1999年,在这之前因为父母就多次给我提出让我离开公司,去帮我弟弟,一起搞公司,说我弟弟停薪留职干了几年了,没有什么起色,也挣不到钱,说我有管理经验去帮他管理一下公司,有病的老父亲这样多次的要求我,再加上在新疆众和工作也很茫然,我就鬼使神差的离开了工作单位,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现在回头看这是我做出的最不靠谱的选择,虽说离开众和我前后在几个地方又工作了十年,但是我如果可以在众和再工作三年,我的退休金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数,毕竟退休以后还要领几十年的退休金,掐指算算少了不少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在两个国企分别工作了23年,在新疆首家上市公司工作了5年,给个体老板打工10年,拼搏了,努力了得到了许多荣誉,这些是部分奖章奖状,作为一个共和国开拓者的后代,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自认为是合格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必须承认 属于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站在历史角度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到生命的角度上来,每一代人都有它的生命周期。这世界永存,但属于我们这茬人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一点我们应当要明白,也必须要承认。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0年我以提前退休的方式离开了工作单位,开始了10年的打工生涯,1999年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我自己出来打工也是想在经济多挣一点,那几年虽说比在单位上班多挣了一点,到头来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个时候让我引以为荣的是我的女儿,我对女儿的早期教育是成功的,她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班级前三名的好学生,没有让我们为她额外掏过任何费用,一路重点到高考!我认为在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都是在求知若渴的学习,所以孩子和我们一起学习就是对她最好的早期教育,我这里保存的这些信件和卡片都是女儿上高中和大学以及出国以后我写给她的所有信件,她都保存的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就像植物一样,一茬又一茬,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季节,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在自己的季节里,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时代, 我们印象深刻影响巨大的那些事,那些人,只是属于我们,只属于我们这代人。一定不要以为所有人也和我们一样看待这一切。历史上那些大事件对你影响就算你讲的真真切切,声情并茂,也只是感动了自己,别人听来也只是一个故事,没有多少感觉…… 我们的老一辈经常给我们讲的是解放前解放后的故事,给我们忆苦思甜, 我们经历了文革前和文革后,十年浩劫让我们失去了该有的许多机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我们抢抓机遇补上文化课,硬着头皮追赶时代,进入老年我们又遇上疫情三年,都挺过来了, 这就是大浪淘沙,很荣幸的是我们没有被时代淘汰,享受我们幸福的晚年生活,问心无愧,属于我们的时代结束了。这世界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也不会再有我们的舞台, 不会再有我们的主场。看看我们交往的朋友,听听我们聊的那些话题,我们只是还活着,我们频频参与的那些活动多半也是自娱自乐,自我消遣。 是的,我们中间确实有人有过一些高光时刻,不管曾经多么风光,多么风流,都是曾经。历史上那些大人物、大事件,如今也只呆在历史教科书中。对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有很多事情我们看不懂,不久以后,我们就会彻底看不见,听不到,世界会将我们彻底遗忘!就像我们从未来过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这是2003年女儿出国前,我们在乌鲁木齐给姥爷过80大寿时女儿的发言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有一种说法我比较认可,一个人你能力再强社会地位再高,如果你的孩子不如你,要依托你在社会上生存,那你的人生就不是成功的,反之你就算是在社会底层打工的人,孩子能自强自立,比你成功那你也是成功了!以此告慰自己有一个比我强很多的孩子,那我也算是成功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看女儿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得到的这些奖状,有市级的也有国家级的,在复旦每年都有奖学金,全额奖学金在美国读完了博士学位,做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桃李满天下,一路学霸,走遍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这一路走来,最不简单是自己,因为老实忠厚,吃了不少亏,因为心地善良,受了不少累,因为心直口快,得罪不少人,因为掏心掏肺,流了不少泪。人心叵测,该面对的都面对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生活的苦,拿出来说说,不是多了一份安慰,而是多了一些烦扰,拿出来念念,不是多了一份支持,而是多了一点麻烦给自己。心情的差,拿出来晒晒,不是多了一份理解,而是多了一群看笑话的人。这个世界听故事的人多,懂故事的人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我想说, 人这一生,会遇到无数的人,但真正在意的,同时又在意你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几个人,或许是你的亲人,或许是你的挚友,只有他们,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在他们面前,你可以放下所有的防备和伪装,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因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你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请珍惜这些在意你的人,用真心去维系这份难得的情感。他们才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你前行的动力和支柱。在他们温暖的陪伴下,你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精彩和有意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