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p><p class="ql-block"> ——陈鹤琴</p>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并且在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中提出了促使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的发展目标。为了提高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自我服务的意识,并把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当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一、活动缘起:</p><p class="ql-block">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生活环节,需要生活和教育的有机契合。</p><p class="ql-block"> 午睡起床后,床上的被子乱糟糟的,有的像小山拱起;有的像麻花;还有的像牛角面包。孩子看到这样的场景,就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和活动。</p> <p class="ql-block">点点:老师,他们的被子好乱啊!</p><p class="ql-block">糖果:你的被子也是乱的。</p><p class="ql-block">雨沫:老师,你看我会叠被子。</p> <p class="ql-block"> 幼儿发现被子乱糟糟的现象后,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幼儿也有了主动整理的意识,想了一些办法帮助老师进行整理。生活即教育,孩子们在整理活动中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不断地观察与探索,就这样,在孩子的意愿下,我们开始了叠被子的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二、初次计划</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你们想把被子叠成什么样的呢?可以用什么方法?</p> <p class="ql-block">妹妹:我喜欢被子里面的样子,像个花。</p> <p class="ql-block">杭杭:我叠了一个蛋糕形状的被子。</p> <p class="ql-block">1、被子叠完后,你发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杭杭:看起来很乱,不整齐。</p><p class="ql-block">妹妹:叠的形状也不一样啊,所以看起来乱七八糟。</p><p class="ql-block">毛豆:我觉得方形的好看。</p><p class="ql-block">教师:嗯嗯,我们可以投票,看看大家觉得哪一种方法叠被子最整齐。</p> <p class="ql-block">投票中……</p> <p class="ql-block">投票结束,我们确定了方块——方形的被子。</p> <p class="ql-block">老师教了我们一些叠被子的技巧,我们会在起床后进行实际操作。</p> <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我们练习的成果还是很显著的。</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想象总是天马行空的,也是不拘于常理的,幼儿觉得被子可以叠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与肯定。最后经过投票,发现叠成方形的是最好看、最整洁的,但是怎样叠成方形的呢,幼儿进行实际操作。</p> <p class="ql-block">三、叠被子大赛</p><p class="ql-block">1、单人赛</p><p class="ql-block"> 练习了几天后大多数小朋友都已经会叠被子了,由此,我们趁热打铁,在班级举行了一场叠被子大赛,我们的小选手们已经迫不及待啦!</p><p class="ql-block"> “预备,开始!”一声令下,我们的班级选拔赛开始了,每两个小朋友上去进行比赛,以用时最短、叠的最整齐的小朋友为胜。</p> <p class="ql-block"> 抖动被子,有的小朋友熟练地平铺被子,他们的小手不停地在被子上迅速的移动,展开、铺平,一折两折......</p> <p class="ql-block"> 快瞧!小选手们争分夺秒,很快被子便都已经整整齐齐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啦!</p> <p class="ql-block"> 但是,也有几位小朋友未能完成叠被子的任务,还需要多加练习哦!</p> <p class="ql-block">2、两人合作</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力气不够大的,也可以试着两个人合作!</p> <p class="ql-block">果然,合作力量大,基本上两两合作的小朋友都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你抓住被子的两个角,我也抓住被子的两个角,合在一起,在合一次……以此类推,直到叠成方块形状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觉得自己叠的被子已经很好了,但是你们知道吗?还有人叠的被子更好哦!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解放军叔叔是怎么叠的吧!</p> <p class="ql-block"> 当幼儿发现生活周围有一些人或物能帮助他们解决“叠被子”问题时,教师要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的探索与发现。幼儿能仔细观察到军人叔叔叠被子的独特之处,虽然自己不能叠成军人叔叔那样,但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找寻解决办法,在尝试的路上奋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3、反复练习</p><p class="ql-block"> 毛豆说:“我会回家练习叠被子的!”</p><p class="ql-block">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也每天坚持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p> <p class="ql-block"> 在一次线上研讨上,沫沫妈妈说孩子每天起床都会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有多么的重要,她把这个好习惯从学校带到家里,有父母的陪伴以及坚持,让孩子养成了学会整理收拾的好习惯,这将受益一生。</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通过叠被子这一自我服务的过程,孩子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们在叠被子的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自理能力,加强了自我服务意识,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水平的同时,还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前期孩子们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了叠方块,也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为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经过和孩子们审议,决定每周三叠自己喜欢的造型被子,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亲身体验的需要,让每一名幼儿感受到被认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在“生活化课程”中,我们倾听孩子们表达、交谈,把儿童当成是一个蓬勃的生命来对待,因为热爱,所以期盼,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