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燕子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家庭里,特别是在比较传统的家庭里,母亲是勤劳、善良的化身,人们会用华丽的词语来赞美母亲、赞美母亲的伟大。确实,母亲为家庭付出、对子女的的陪伴也会多于父亲,我的原生家庭在这点上就更明显了。</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小时候我父亲常年出差,一年有大半年不在家,但我们还是期盼见到父亲的,父亲回家来会给我们买好吃的,有大白兔奶糖、五香豆和野生小胡桃,还会给我梳小辫子,送我上幼儿园;在农村的几年中(70年初我们全家下放农村),父亲也是被抽调去公社工作队,和我们也是聚少离多;当他能安稳在家时(79年回南通工作),我们兄妹三人去上学和工作,都离开了家,直到各自成家。这时也只有在节假日里聚会了。</p><p class="ql-block"> 人常说生儿子长得大多像母亲,女儿会像父亲多点,我们家不是,两个哥哥像父亲,我像母亲,或许只有我的一双手有些像父亲,纤细、修长。</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手很巧,做事也很有耐心,这应该和他少年时的经历有关。他11岁死了母亲,17岁父亲也牺牲了,唯一的弟弟过继给五叔家做了儿子,家中只有一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后母,所以他是自己的事自己做,衣服破了自己补,衣服没法穿了,自己动手改。参加工作以后,因经常出差在外,衣服破了小洞他也会自己缝,取同色的线,一针针补满洞眼,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是缝过的。离休后,有了空闲的时间,他在家自己找事做,刀柄、铲子柄断了没法用了,他找块木料削削、刨刨给重新按好,用着还挺顺手的,一点儿也不比原来的差;家里的藤椅坏了、棕床棕绳松了,他买来藤条和棕绳去修好;不知什么时候他还买来一套雕刻的工具,我的第一枚印章就是他给我雕刻的,那是一个黑色的胶木盒子,里面刚好可放印章和印泥,是他用自己的一枚印章, 把原有的字磨平了,再刻好给我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能写一手好字,是能拎着墨桶,拿着大排笔,上街刷大标语的那种,我想文革期间他没少去写这些大标语吧!在农村的几年中,老家的人都知道他的字写的好,过年时会上门来讨要对联,有的直接拿着红纸的,也有的拿上几个鸡蛋或一条鱼。后几年,进入腊月父亲会早早的准备好红纸和墨汁,写好对联让乡邻们自己挑选,直到没人来要了,才把最后的对联贴在自家的门上。</p><p class="ql-block"> 父亲能烧一手好菜,我家年三十的晚饭是父亲准备的,后来年纪大了才把这年夜饭的任务交给了二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记得父亲做过的一道菜一一卤猪头肉。要过年了,父亲会在菜场提上一只猪头回家,洗净焯水,然后戴上老花镜,用镊子拔去一根根猪毛,处理干净后在锅内放入大料卤熟,再用纱布把肉扎紧放置一边,想吃时切上一盘,那口味真美!</p><p class="ql-block"> 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从小体弱,或许父母因而就偏爱我一点。先说取名吧,两个哥哥的名字是很跟形势的,也有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我出生后,据说父亲翻了几天的字典,取名彦彦(彦在字典中的字意为旧指有才学的人)。幼年时,父母发现我的眼睛有些斜视,去医院看是散光,后及时佩戴眼镜矫正,视力恢复到1.5 和1.2,要知道60年前的南通,没有专门为孩子配眼镜的,我的眼镜是父亲去上海定配的。高中毕业时我插队去林场,父亲把他用过的一只进口小手表修好后送给我,那只表是带夜光的,让我在没有电灯条件下的林场,夜晚起床时有了些许光亮。我结婚时,父母同样给我准备了家具,父亲还把一只他从江西带回的整板樟木箱子,亲手油漆好装上铜锁给我,那只箱子我到现在我还保留着。20多年前我搬新家,已70多岁的父亲,给我制做了一对藤椅,样子不怎么样,却是老人的一番心意。我家中一些小物件儿坏了,也都是父亲给修好的。</p><p class="ql-block"> 一晃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16年了,母亲去世后,我们给他请了保姆和家庭医生,父亲去世的前几天,父亲的家庭医生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们送父亲去住院,我回到父亲家,一进门听见父亲在唱《洪湖水浪打浪》,我是第一次听见父亲唱这首歌,唱的还真不错,我向父亲说了医生的建议,希望他去住院,可我拗不过父亲的固执,只能让他继续待在家中。父亲去世前一天的晚上,保姆给我们打来电话,我和二哥赶到父亲家,并联系了医生送父亲去了医院,这时的父亲已进入了昏迷状态,一双手冰凉,我握着父亲的手,希望用我的体温温暖父亲的手。第二天,我安排好学校的课务(把下午的课调到上午),下午好去陪父亲,正当我准备离开学校时,二哥打来电话说父亲已经走了……</p><p class="ql-block"> 人生是这样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作为步入老年的我们,只有活好当下才是对远去的父母最好的安慰。愿天堂的父母安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79年父母回南通时大哥拍的也是大哥自已洗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