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行一释疑】学佛十几年为什么不开悟呢?佛也念了,经也读了,但现在发现佛是佛,我还是那个我,越来越迷惑了,是什么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佛十几年了,为什么就不开悟呢?佛也念了,经也读了,但现在发现佛是佛,我还是那个我,越来越迷惑了,是什么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个是你学法过后,没有真消归自己。经上讲谁呢?就讲你呢嘛,对照啊。你看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都是讲众生那种复杂的心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但我是不是那么想的呢?那我是不是机伪多端呢?是不是不存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呢?我跟人家重情重义了吗?人家对我那么好,我咋对人家的呢?我是不是有虚伪谄曲之心?这么一对照,这就叫觉悟,这也是觉悟。不一定说开悟都像六祖大师那样,这样的人毕竟少,再说也不能强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别说六祖大师那个根器,人家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就那功夫,五祖踢他一脚,他照样开悟,那是天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像小孩念书似的,他天天玩,一考试人家也是第一名。那个天天点灯熬油的学习,也不一定考得好。这个时候就得放宽心,不是啥人学佛,都能开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是说我们明白了,我就是这根器,不开悟也行。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也能求生净土,那我也懂断恶修善,我把我的心态调正了,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没有复杂心思的人,天天还知道念佛,还知道心作佛,心就是佛的道理,那你说你没开悟吗?难道你活得会比那个开悟的人,不好吗?也照样天天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要务实,别就想着我要开悟去,别就想着我要学佛去,我要证悟多深的境界,那都是不兑现的空头支票。你想着怎么能让你好起来,你想着怎么能让你脚踏实地的,没有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怎么能让自己活得踏踏实实的,快快乐乐的,然后念着佛去西方,这是真格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个好人的境界,他就是务实,好人的境界就是务实。一个小人的境界,就是总想那些跟自己很遥远的东西。小人是天天想着发财,小人是天天想着自己哪天发达了,哪天出名了,哪天我有多高的成就了,这是小人之心。小人之心学佛,可不能得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什么叫君子呢?说我现在,就是这个能力,那你就知足常乐,做好你的好人好事儿。就算你没有那个开悟证入般若成佛的能力,你也是一个自自在在的君子,佛也承认你是他的学生,就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些是能力问题,开不开悟,成不成佛,那是无量劫的能力问题。那个有的时候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是,一个人能做好人,能活得简单,能活得踏实,能够务实,能够知道感恩,能够知道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品德如果都具足了,那就是经里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呐。就务实,要务实,千万不要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开悟的人啥样呢?恰恰跟这种人是暗合道妙。这个人开悟了,开悟是最务实的人。他的那个好,有时候你想不到。他那个诚实,那个朴素,你也想不到。就是一个人低到极处了,就得道了。一个人的内心务实到极处了,这就是最大的修行了。把经典那些文辞翻译过来就是这个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是啥意思啊?你别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别太在乎自己的脸面了。你当下有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境界,就诚实地吐露给对方。然后呢,就用你最大的能力,去行菩萨道,这就是圆满的功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正悟了过后,就是一个简单、善良的境界。为道日减,为学是日增。搞学问是要增加点什么东西出来,我要证入一个什么东西,考上一个什么东西,那是学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道呢?道是不断地在减这些负担。你总存在一个开不开悟,那你就开不了悟了,这是负担,把这个都得减掉。开悟了,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人吗?最低调最善良的人吗?你这么想,这么想就得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把那成佛的负担,开悟的负担,我要证入什么境界的负担,我要做一个多好多好人,这些负担全拿掉。做一个最真真实实、简简单单、善善良良的你,当下这个自己,跟那个悟的人的境界,无二无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