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搭建工作室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发挥工作室引领和示范作用。6月13日,杨新丽名师工作室、亢丽青蓝工程在第49中学围绕新课标视域下古诗文及整本书教学,开展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49中全体语文教师,名师工作室相关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刘源老师执教《从军行》这首诗时,在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情怀这一环节中能从个人、百姓、国家三个角度引入一系列悲壮、豪迈的诗句,通过抓重点词句,补充相关资料,逐步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体会诗中包含的戍边将士们深深的爱国情怀。刘老师从一首诗到多首诗,从一个人到一类人,渗透家国情怀。在培植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达到了很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秦老师的《跟着诗歌去旅行》,体现了在大任务和大情景下进行古诗教学。秦老师的课以任务驱动为情境,串起一个又一个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受到冲击,情感不断升华,从景到人,从人悟情,环环相扣,听起来,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亢丽老师带领孩子们沉浸在《呼兰河传》优美的文字中。通过写书评引导孩子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课堂上亢老师涓涓细流般地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写书评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我们个人见解和情感的表达。孩子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从一篇篇有思想、有内涵的书评中显见孩子们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见解。这些都源于亢老师润物无声的课堂智慧。</p><p class="ql-block">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多了一个探索文学作品中的视角,而且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一颗长期阅读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杨新丽主任就青年教师如何备课、上课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训。</p><p class="ql-block">一、课前做一位“勤劳”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勤劳”的教师首先要“蓄水”,看到课题后要瞻前顾后地看教材,查阅大量的资料。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教材、学生和教学方法,制定出明确、科学、预见的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头脑风暴,梳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流程,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师要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倒一滴水,必须拥有一桶水。”</p><p class="ql-block">二、课中做一位“懒惰”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中教师要做一位“懒惰”的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学生语文实际出发,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把教师“教”的环节,转变成学生“学”的活动。同时杨主任强调每位语文教师要重视“写”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亢丽副校长、杨新丽主任和区级教研员张旭老师、兼职教研员梁镨月老师、师范大学的实习生和她们的导师们以及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分别对本次的教研活动给出了精彩的点评与肯定,并为研讨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古诗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达到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 最后亢校长给老师们布置了本次活动思考: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节课进行评价和重构,你会选择哪个点?全体语文教师结合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在教研群里畅所欲言,充分肯定每节课的精华及亮点,同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真诚、客观地提出了改进方法及建议,教研氛围浓厚而热烈!</p> <p class="ql-block"> 交流碰撞思想火花,联研产生教学智慧。此次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不仅促进了名师工作室之间的经验交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而且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促动、辐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