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恩来传》第一周周记

一如温暖

<p class="ql-block">屈原:因正道直行被流放,披发行吟于泽畔,不愿让自己高洁的品质,蒙受世俗的尘垢,最后怀石投江而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此,我认为他对路漫漫修远尚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p><p class="ql-block">渔父:吃点酒糟,喝点薄酒,随波逐流,推波助澜,对于他所处的阶层来说,让肉身得以麻醉安放,是过去乃至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的现实状态。</p><p class="ql-block">贾谊:不论到哪里都是为了辅佐君主,在过去的时代里,永远也离不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对以上三个人,我谈不上倾向于哪一位的人生态度,他们都是在自己的阶层做了自己认为该做的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治济天下”,这里的穷和达,如果跳出经济上的定义,去到能力、意识、信念上,那么,以毛泽东、周恩来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困难时期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直到解放全中国,让所有的穷苦人翻身得解放,再到现在领导全国人民,乃至影响全世界人民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真正治国平天下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而作为仁人志士的周恩来,他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在学校,他想办法对付那些恃强凌弱的学生和反对横行霸道的家伙;在学生运动时,他作为运动首领和其他代表到警察局与强者对恃;在以后的革命运动中,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积极营救身陷囹吾的同伴;在和平时期与外国的谈判竞争中,他坚定维护中华民族和中国利益。把人民大众放在心里,绝不贪生怕死;身躯可以置之度外,但也绝不逃避现实。“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为了中国人民,周恩来是殚精竭虑奉献到人生最后一刻的菩萨,这是我更倾向的人生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