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负面偏好: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p><p class="ql-block">1.生命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p><p class="ql-block">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p><p class="ql-block">2. 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的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的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例如: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平安顺利,但领导的一句训斥、客户的一句责骂……便会让全天都蒙上了阴影。</p><p class="ql-block">3.要想对冲一件坏事的影响,需要制造多件同等规模的好事。比如在夫妻关系中,一句批评的话所造成的伤害起码需要五个善意的行为才能弥补。</p><p class="ql-block">4.幸福适应: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极强的适应器,当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会逐渐“习惯”适应后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p><p class="ql-block">5.静态的事物很容易被大脑忽略,因为动态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新奇和危险,大脑对此特别敏感,而静止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和无趣,为了节省能量,大脑会将其主动忽略。我以无论生活在何种幸福的环境里,都有可能慢慢丧失觉知,视一切为理所当然,然后对其视而不见。</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在默认情况下,永远都会以现在已经适应的水平为基准来判断现实是更好还是更坏。所以我们总是对亲人的付出视而不见,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会一直对自己好。而陌生人偶尔对我们的好,我们却很容易感动。</p><p class="ql-block">6.近大远小</p><p class="ql-block">理智脑:善于分析,寻找问题、忽视亮点。</p><p class="ql-block">情绪脑:喜欢新奇,关注运动,忽略静止。</p><p class="ql-block">本能脑:确保生存,警惕危险,忽略其他。</p><p class="ql-block">人类的三重大脑都像问题的发现器和情绪的担忧器,而不是亮点的发现器和幸福的感受器。我们是天生的烦恼主义者,这是人类的又一大天性。</p><p class="ql-block">我们越关注的东西就越庞大,当我们眼中只有烦恼的时候,就意识不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这就是近大远小的规律。</p><p class="ql-block">要有正念(积极思维):再大的烦恼,如果放在三五年之后,它已经不成为什么问题了。</p><p class="ql-block">根据近大远小的规律,再小的幸福如果放到眼前也会变成大幸福。</p><p class="ql-block">7.亮点模式对冲负面偏好</p><p class="ql-block">可以利用成功日记和感恩日记等方式,帮助我们主动发现自己和生活中的亮点,弥补我们大脑天生的缺陷。</p><p class="ql-block">8.每日反思仍然是问题视角。</p><p class="ql-block">9.善于体察生活中美好。</p><p class="ql-block">比如健康的身体,如果失去了就会发现原来身体的健康是那么美好。</p><p class="ql-block">比如他人善意的微笑,妈妈做的每一顿饭,干净整洁的环境……都值得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