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天,5月9日,江达县——昌都,231公里,5小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江达起床,因为没有早餐,把昨天买的面包切开,开了一盒午餐肉罐头,切片后夹在面包里,泡了两杯咖啡,做了一顿简单美味的早餐。早餐后先去加油,西藏的汽油比内地要贵1块多,我每次基本上都加满油,这样心里有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的路程近250公里,没有什么大的景点,按西藏每小时40公里左右的速度,基本上就是在赶路了,这样可以早一点到昌都,休整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路程比较宽松,可以边走边玩,沿途有雪季拉山和宗拉夷山,海拔都超过4200米,在翻两座雪山时可以玩玩,拍拍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路上碰上两座路碑,一个是317国道的999公里的路碑,看路碑有很多人在此打卡留念。一个是1029公里的路碑,对我来说有意义,下车拍照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等到了两座雪山,才发现已经被中国交建和中国建筑两家公司打通了隧道,从雪山下面直接穿过去了,雪山没玩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此我在计算路程的时候,就有了经验,在路程中前面有雪山,总时速如果能保持在40-50公里之间,说明是有隧道。如果时速在10-30公里之间,那么一定是盘山公路,需要翻过雪山垭口。比如在后面到达比如县时,还剩20公里路程,时间却要1小时20分钟,那一定是翻雪山的盘山公路,而且路面不平整,弄不好还有塌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面用这个办法计算时间和分析路况,一算一个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尽管雪山没看成,但西藏不缺风景,路上到处都是风景,看见好的风景,就停车休息一下,聊聊天看看景。从进了藏区,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在开车了,因为西藏路况实在是太复杂,太危险,每天都会碰到那么一两次危险的路段。在碰到路况差大车多的时候,还需要灵活机动,果断抉择,紧急避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车辆是在出发前半个月就保养好了,空滤气滤全部换了新的,保养后就基本没动,只开了180公里的路程,就等待出行了。这一趟下来近1万2千公里,一路尘土飞扬,回来全部要重新换。我平时注重车辆的维护保养,在西藏开车时却不怎么注意保护,总想着发挥车辆的最大动力和机动性。有时在山路上经常低档高转速,一开就一个多小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观念是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看的,开车时要想办法发挥它的最大性能,不要太爱惜。应该平时加强维护保养,对它好点,关键时刻它才不出问题。这次川藏一个月下来,车没发生一点问题,去年还扎了三次车胎,换了一个轮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西藏行车,看着一望无际的雪山草原,深邃的天空云朵,才真正有了国家的概念。在城市生活,每天上班下班,家和单位来回打转,怎么转也是家的概念。到了西藏新疆才知道国家之大,在城市里是无法体会到的。国家叫Country,分开叫Nation和Home,国和家,十里以内叫家,千里之外叫国,我就是这么理解的。我问老张对国家的理解,他却说:“我爱国,但我实在信不过国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和“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疆”,这两句话是在西藏和新疆经常看到的,标语随处可见。没有稳定的西藏,也不可能有今日络绎不绝的旅行,由此可见国家在稳藏治边上花了很大功夫。平安还真不是你小心点就能得到的,战乱也不是你注意点就能躲开的,需要背后强大国力的支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午快三点时,到了昌都市,发现携程预定的酒店条件不好,离县城也远,又找了一家酒店,结果高德导航过去半个小时,到了才发现根本没有酒店,是昌都市卡若区人民政府。昌都就这一个区,还有10个县,这是高德第二次不靠谱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克服了一天的疲劳,重新返回市区,直接找到路上看到的一家酒店,昌都市最好的酒店,昌都通泰明宇丽呈酒店,办理了入住。我进房间就洗澡睡觉了,老张在车上休息过了,下楼去买桶纯净水回来泡茶。他有一个特点,在车上说睡就睡,打个招呼转眼就睡着了,我就不行,我在车上入睡需要酝酿一个小时时间才能睡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睡醒起来快7点了,先去逛逛市区,再找地方吃饭。走到三江交汇处的天津广场,昌都市是天津市援建的对口城市,所以天津色彩非常浓厚。在广场看着在此交汇的三江口,最后汇成波涛汹涌的澜沧江向远方奔涌而去,内心起伏不定。傍晚的斜阳映照着山坡上金碧辉煌的寺庙,分外妖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路上碰到一群放学的孩子,不愿意回家,聚在一起玩耍,这段时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回到家又要复习功课写作业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昌都是个多民族聚集地,汉藏文化相互交融。市内主要有胜利桥、强巴林寺、澜沧江发源地和金鹰广场等景点,广场纪念碑上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雕像傲立于广场之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找了一家在天津广场最好的饭店,“酸叔老坛酸菜鸡”,鸡肉非常新鲜嫩滑。我们喝了两瓶拉萨啤酒,一边吃着美味的鸡块,一边欣赏窗外广场上的藏族锅庄舞。看看天黑了,也打消了继续转的念头,打车回了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到酒店,喝了会儿茶,老张说明天要早起去看强巴林寺。强巴林寺在江对面的山坡上,离酒店一公里远,步行需要20多分钟。强巴林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是康区第一大寺,被誉为“藏东第一禅林”,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我说你去看,回来给我讲讲就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他听完也不搭理我了,自己在那里研究强巴林寺的历史和背景知识。我一边喝茶一边研究后面几天的路程,开始计划怎么脱离原计划路线,找一个好玩的地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