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微课运用在小学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技能,进一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2024年6月12日上午郑婉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翠林蓝湾小学,开展了微型课展示集体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数学专家评委老师莅临活动现场</p> <p class="ql-block">王校长针对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必要性做出讲解,并且鼓励大家赛出水平。</p> 微课展示 <p class="ql-block">第一节《扇形的认识》孙老师用懒汉吃饼的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推测中感知扇形,认识扇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将讨论、练习相结合,获取有关扇形的知识,感受扇形的特征,真正做到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生经历猜想、操作等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学习经验,提升数学思维水平。</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折线统计图》韩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家乡曲艺文化马街书会作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收集、整理过程,帮助学生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发现、思考交流的时间,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提高了学生能力。</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认识周长》张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同学们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通过描、找、说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一周”;再通过“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的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究“周长”的含义。为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铺路搭桥。</p> <p class="ql-block">第四节《图形的旋转》王老师用钟表的谜语引出旋转及指针转动的方向,从生活实际出发研讨旋转三要素,从线段的旋转到实物的旋转,再到图形的旋转,由浅入深,学生容易接受。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交流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总结,训练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设计的题目也具有梯度,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第五节《圆的面积计算》这节课张老师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课,同时新课的讲解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用转化思想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去探究出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教师总结并结合习题练习使本节新知得以巩固,课后作业的布置既与本节新知联系紧密又体现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第六节《解决问题的策略》谢老师先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整。讲授新知时,引导学生把复杂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转化策略化繁为简的作用。再让学生回忆曾经的学习中,哪些地方运用过转化的策略,从而将过去使用过的数学方法上升到策略的高度,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运用转化分析、解決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第七节《可能性》范老师以足球比赛前抛硬币这一事件导入新课,通过三次摸球游戏展开学习,既有学生自主也有小组合作完成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注重激发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促使学生理解可能性,在活动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节课安排三个有层次的练习活动,最后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对学生提出学习上的期望和鼓励,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p> <p class="ql-block">第八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方老师通过有趣的情景导课,以及对三角板内角和的分析,从而引发学生对任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的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交流汇报,证实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º;紧接着在德育渗透中激励学生进行学以致用;最后在谈收获提问题中结束本节课。</p> <p class="ql-block">第九节《用字母表示数》本节课赵老师用生活中常见见的字母卡片导入新课,引出用字母表示数,从字母表示固定数,变化数和数量关系三点授入新课。在变化数和数量关系中,字母的表示是需要一定的范围。同时有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引出,字母和数字,字母和字母之间是可以省略的简写模式。本节课以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探究,自己推理,然后在进行强化训练。</p> <p class="ql-block">第十节《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李老师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导课,整个教学过程李老师关注知识生成的方法的探究及能力形成的培养。李老师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一想、自己说一说,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就目标的实现上,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多样化的培养、探究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活动最后,徐主任点评了各位老师的微课,并且给各位工作室成员讲授了如何去准备和讲授微型课,指出微课“凤头猪肚豹尾”的特点,指导各位老师如何从导入到讲授新课,再到无生课堂互动,以及讲课语调及评价语,让各位老师对微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最后工作室主持人郑婉老师对本次活动做出了总结,并且指出今后工作室努力的方向,鼓励大家面对新领域新技术的挑战应该知难而进,勇于创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