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阶而上提素养。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为促进我校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营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莒南县第二小学语文学科于2022年6月5日和6月12日开展了“依标研课,构建高效课堂暨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宋金霞主任主持,青年教师王浩伟和张艳飞执教,全体语文教师参加。</p>  <p class="ql-block">  6月5日,聆听了王浩伟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古文,本单元的人文目标是“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围绕单元目标,王老师以学习单为支架,以富有逻辑关联的学习活动:读通古文、读懂古文、品析聪慧、赞颂智慧,以学习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进阶。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言文语言的风趣,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机智,还让学生觉得“学习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围绕为何说杨氏之子“甚聪惠”的思辨性问题,王老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在诵读过程中,品味对话中的巧思,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惠。在课堂上扎实落实识字、朗读、理解、表达等几个方面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积累。</p>  <p class="ql-block">  6月12日,张艳飞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漏》一课。张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感染力强。张老师关注单元学习要素和课后习题,确定了适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在核心任务的驱动下,通过“漏是啥?”“漏之趣体现在哪里?”两个问题作为教学支架,引导学生理清故事脉络,边阅读边探寻文本之趣,提炼出通过“示意图+提示语”的方法复述故事,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整堂课不仅撬动了儿童思维的杠杆,锻炼了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紧扣单元要素,教学思路清晰,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释义层通过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文,以读促品。重点解码人物“所说、所想、所吓”有意思,从而体会人物心理,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最后到评鉴层,直接通过学到的方法复述故事来突破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帮助学生学习,明确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评课议课环节,首先由孙慧和王尧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接着,听课老师们积极发表见解说出自己的观课感受,相互学习,真正做到研教共长、共同提高。对青年教师来说,每一次展示课都是一次锻炼 ,每一次"亮剑"都有精彩表现。两<span style="font-size:18px;">节课师生高效互动,教师新颖的立意、丰富的语言、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独特的教学风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人豁然开朗、眼前一亮!</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平台,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将继续深耕课堂,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