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之旅——梦回千年3(大同周边)

东方朔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河北正定游览结束,今天前往此次出行的重要目的地山西省。作为文物大省的山西,文物占全国的87%,真是不可想象!此篇为大同篇。</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大同浑源,从河北穿越太行山脉前往大同,我们沿途经过浑源县,此县有著名的悬空寺。由于上次我们已经去过此次没有安排行程。</p> <p class="ql-block">但我们要去另一个小众景点“永安禅寺”。寺院外观朴实无华,游客寥寥无几。永安禅寺位于浑源县城,始建于金代(距今800—900年)后毁于火灾,在元初重建(1315年)。</p> <p class="ql-block">走进庙门面对着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经过天王殿来到主殿:传法正宗殿。这是永安禅寺最重要的建筑。殿堂采用减柱法,殿内空间开阔。</p> <p class="ql-block">看点一:大殿正面左右两侧墙壁书写着“庄”、“严”两个大字,显得威严和庄重。国内庙宇很少见到。印象中日本的寺庙有大幅字书法的装饰(说明来自中国)。</p> <p class="ql-block">绕到殿后见“虎啸龙吟”四字砖刻,整座大殿给人以强烈视觉震撼。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看点二:该殿殿下高台基,殿前设月台。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古人庙宇用“间”作尺度,但间大小并不严格)单檐庑(音五)殿顶(见下图右列二图)。说明此殿规格较高。屋顶由黄色琉璃瓦覆盖,金碧辉煌气势磅礴。黄色是不是越制不得而知?传宗之法殿牌匾出自元代和尚雪庵(书法大师)。</p> <p class="ql-block">屋顶的规制是由其建筑重要性决定的。</p> <p class="ql-block">内部的斗拱彫梁画柱。仍见当年的奢华!</p> <p class="ql-block">看点三:永安禅寺最重要的宝贝:壁画。我们也是因为此而来的。壁画的绘制时间目前仍有争议,元代、明代?但壁画精品专家没有疑义一致认为时间距今至少超600年。</p> <p class="ql-block">据说此殿上世纪60年左右改为粮库,殿内原有佛像被搬走,己不存在。由于是粮库重地,这些壁画幸得保存。壁画有3米多宽50多米长之巨,共描绘有895尊人物。为国内罕见的巨幅壁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入殿内,非常庆幸!可直面壁画,人与画之间只有围栏隔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保护这些宝贝,殿内</span>没有配置照明,光线微弱。可借助手电观赏。我们没有准备手电。是一遗憾。</p> <p class="ql-block">北侧,也就是正面墙左右两壁画三头八臂的十明王。每边各五尊,分别骑龙、狮、象、牛、虎、凤、蛟等。手执兵器法宝,各有二小鬼牵挽。绘画生动细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艳丽华贵是壁画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细观冰虎眼晴,左右移动时会变色发光。冰虎的每一根绒毛都是一笔一笔地勾勒而成。说明当时此殿的重要性和施主的雄厚实力背景。</p> <p class="ql-block">殿内东西两侧为水陆大法会。壁画中按着各种历史传说故事进行组合,以榜题标注各自名号,分三层排列。有天上神仙、人间烟火、地狱鬼神等等。有序有章、规模和气势,当属中国古代水陆大法会壁画之最。</p> <p class="ql-block">殿内时有游客进入。光线昏暗,借着手电的照明,可以看出绘画的精美。这种近距离体验非常振憾。然而怎么能更长远的平衡保护和鉴赏仍是一个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看点四:站在宽扩的传法正宗殿内仰观屋顶。精美的藻井!藻井位于佛像上方,一个常规的呈八角形,另一个呈六角形。据说它象征六道轮回。</p> <p class="ql-block">藻井两侧的天宫楼阁做工精美细腻入微,斗拱飞檐气势不凡。也是市上少见珍品。其寓意信徒修心养性,可由佛主护佑脱离六道轮回进入极乐世界。</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正殿的壁画,文保和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将所有壁画全部仿制成功。两侧配殿展出。以下为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钟楼!一个多小时的游览仍然不能尽兴。寺庙虽然不大但内容丰富精彩,使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出了永安寺,我们见到不过百米的宝塔,这里是圆觉寺。圆觉寺塔该塔始建于金代,即公元1158年。塔高20米。是一座八角九级的密檐式砖塔,塔基为砖砌须弥座,塔身第一层高约4米,以上各层层层收分,比例匀称秀美灵动。</p> <p class="ql-block">圆觉寺。圆觉寺内释迦舍利砖塔,俗称“小寺塔”,是寺庙中的主要建筑。塔刹顶端有一铁制凤鸟,可随风转动,是现存极为罕见的古代侯风鸟实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塔身雕刻装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非常喜欢宝塔!</p> <p class="ql-block">寺内两侧钟楼、鼓楼。</p> <p class="ql-block">去大同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前往云冈石窟。云冈石窟这是第二次游览。石窟建造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建于北魏年间:460 年-465年,大约前后六年的时间。20-16窟,即最著名、出镜 率最高的昙曜五窟,主要特点是吸收犍陀罗艺术;二期:迁 都洛阳前的孝文帝时期 :465年-494 年,共计三十年的,其特点是双窟出现:7、8窟;9、10 窟;5、6窟;1、2窟;11、12、13窟; 消化吸收并汉化阶段,特点:褒衣博带以及⻄方元素杂 糅等; 三期:迁都洛阳后,493年-524年,主 要是20窟以⻄的⺠间石窟,特点:褒衣博带+ 秀⻣清像;</p> <p class="ql-block">出镜率最高的20窟。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条件不同,保存的最为完好。</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书。1500多年前由皇室主持营造的这座大型佛教石窟寺。昙曜五窟,20–16窟佛像高大、穹庐形制、面扩高鼻、宽肩右袒、体格刚键勇武有古希腊和罗马人的影子,发髻独特。是健陀罗艺术的晚期珍品。五窟分别代表北魏的五位皇帝。二十窟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托护着菩萨手臂的力士,有一人多高。</p> <p class="ql-block">第二期:大约十一个窟。特点是双窟型、多窟型结构、多层分段布局。佛像上更加汉化。不袒肩面部圆润,穿着褒衣博带、装饰植物花纹图案等特点。</p> <p class="ql-block">大佛周围装饰众多小佛像。不同于一期单一佛像。</p> <p class="ql-block">巳经不再𥘵露右肩了。褒衣博带,长衣垂挂柔软飘逸。另外双耳垂肩、脸部圆润,特别是下颔和鼻子。神态自若安祥!</p> <p class="ql-block">多层分层分布繁复装饰,追求极致华丽!雕塑、彩绘、神龛、穹顶、帷幔等等无不追求精美卓越。</p> <p class="ql-block">华美的12窟:音乐厅。人人相叠,衬托关联。众多繁冗而不乱、大小相配而协调。活菩萨仿佛要从石头里由上而下跳出来,天籁之音在穹顶上缭绕,音乐舞蹈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人们怎能不期待这天堂中的舞乐呢!</p> <p class="ql-block">生动别致大方优雅,体现在每一个大小佛像的身上。每次观瞻都惊为天作、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第三期,加速汉化,佛像雍容华贵、清新飘逸、称为:褒衣博带+秀骨清像。</p> <p class="ql-block">坐姿飞天(早期外域传入影响)。也就是说舞者摇曳生姿仿佛就要飞起来!怎么能不优美呢!</p> <p class="ql-block">中柱式神窟。</p> <p class="ql-block">帷幔复杂的装饰,罗马柱的应用。植物纹、火焰纹、图形纹、飞天、神兽等等能用的都用上。</p> <p class="ql-block">菩提树下顿悟</p> <p class="ql-block">石窟也是寺庙,壁画也是不能缺少的艺术形式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着我国宗教、艺术、雕塑、壁画、文字等内容文化艺术与欧洲地中海、中亚地区文化艺术的交流、吸收、融合、再创造、本地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华多民族的文化的交融和渗透的历史画卷!是人类文明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还去了大同的华严寺。以前已经去过。</p> <p class="ql-block">法华寺</p> <p class="ql-block">和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大同的第三天,清晨我们驭车行驶一个多小时来到应县。第一景点是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实际叫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具今已有千年历史了。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p> <p class="ql-block">第一眼看见就觉得:“美”。恰如其分的美,说不出来的美!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感觉像个大将军。是木头的!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底层供奉着佛像!其实每一层都有许多供奉。只不过由于塔身倾斜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了。</p> <p class="ql-block">塔一层南北大门两侧精美的壁画四大天王。此画不知是何时所作,也没有任何说明。网上查了一下:绘画时间:1056年辽金时期,高12米。很多色彩已经变黑。听说原来是白色因为年代久远就是黑色了。黑色也一样会变白了。</p> <p class="ql-block">佛像基座由造型精美生动的小鬼力士托举着。</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由于不懂科学的外行,自认为的美观将第几层墙改窗,使得塔体倾斜。据说每年有大约两厘米的变化。这是人民政府加固的木支撑桩拄。我们现场可见明显的宝塔倾斜。</p> <p class="ql-block">有关资料:原来是民国时间的一位县长为了美观,要创造一个“玲珑宝塔”的观赏效果,他命人拆去木塔诸多斜撑构件,在那里开设了窗户。正是这一行为,大大降低了木塔的稳定性,再加上那些炮轰的伤痕并没有及时修复,才导致了木塔如今的倾斜。(来源网络)。见照片原为白墙。</p> <p class="ql-block">改装后,是好看了。我和同游好友讨论认为:就今天的人力、物力、智力,即使应县木塔倒了,目前完全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重建恢复原貌。延伸想想,哪一天如果将南京大报恩寺的琉璃塔重建起来,将是了不起的功德!</p> <p class="ql-block">人民政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注意保护木塔文物。这是功在千秋的伟业!</p> <p class="ql-block">留影纪念。疫情期间参加旅行团山西旅游与木塔擦肩而过,一直耿耿于怀。这次总算是如愿了!</p> <p class="ql-block">穿过木塔景区行车大约五百米左右,我们来到小众景点净土寺。</p> <p class="ql-block">该寺重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初建据说是千年前了。寺院虽小但应县三宝有其二在这里。造型奇特的配殿。</p> <p class="ql-block">残损的经幢,据说原件高达十米。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净土寺第一宝:长发雄狮。损坏的更加严重了。脚也断了、脸也砸了,胸也磨平了。当年的雄浑气势已经不在了。有照为证。下见照片。</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拍的照片。不到百年。</p> <p class="ql-block">藻井净土寺的另一宝。天宫藻井。大雄宝殿屋顶分成九宫格,分列不同形式的藻井。有八边、六边、四边。</p> <p class="ql-block">天宫楼阁,人间天堂。</p> <p class="ql-block">和地面的建筑完全一样。一点不省工。</p> <p class="ql-block">整个庙宇建筑采用减柱法,殿堂空间宽敞。今人有些担心,加了柱子。不过也太糙了吧!</p> <p class="ql-block">这底座!我做也不会这么差啊!</p> <p class="ql-block">佛像前还供奉首一尊卧玉佛,也很美啊。据说是其它寺庙的。</p><p class="ql-block">基本完成了大同地区的重点景点的旅游。如果第一次去大同地区,建议走一个环线比较好。即大同市区(重点景区: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等),浑源县(重点景区:悬空寺、永安禅寺等),应县(重点景区:本塔、净土寺等)。然后可以北上返回大同,或南下沿太行山西侧南行。我们选择了南下五台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