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陈毅</p><p class="ql-block">珞璜综保区采风</p><p class="ql-block"> 1.如梦令</p><p class="ql-block">极目珞璜深港,铁臂横空万丈。货物卧船舱,筑起千般梦想。南向,南向,一路初心难忘。</p><p class="ql-block"> 2.参观珞璜港</p><p class="ql-block">货集园区银臂推,高低错落似依偎。</p><p class="ql-block">豪情筑就水公铁,骄傲铺成枢纽台。</p><p class="ql-block">车载江声穿岭去,船携海影溯流来。</p><p class="ql-block">满眸珍品缘何聚?万里商机港作媒。</p><p class="ql-block">13、薛新力</p><p class="ql-block">题珞璜港</p><p class="ql-block">珞璜原是玉,</p><p class="ql-block">妆点万千舷;</p><p class="ql-block">从此黄金道,</p><p class="ql-block"> 往来皆宝船。</p><p class="ql-block">14、何易展</p><p class="ql-block">诗歌讨论会发言:感受诗意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国学会薛新力、赵树声顾问,尊敬的万龙生、陈仁德、倪志云先生及江津区文联李林峰主席等,尊敬的各位诗友和专家学者们:</p><p class="ql-block">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在这夏风微矄、万物正青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参加这次葛勇诗歌讨论会。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孔子诗论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正是诗歌让我们呼朋啸侣,正是诗歌让我们激扬流觞。今天,我十分有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同探讨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意的青春乐章。</p><p class="ql-block">《毛诗序》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从个体生命历程来看,诗歌是作者个体心灵史的抒写;从社会历史来看,诗歌是对社会历史的感性阐释。在诗歌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诗歌,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感悟生活。诗歌是创作者的自我阐释和确证,而如我辈的论诗解诗,则如张江所说的“居间说话”,用阐释学的理论来讲,这就是主体间性的“自我确证”。</p><p class="ql-block">今天来的,既有作家、诗人,也有学者,但都可以算是诗友。学者们的深入研究与独特见解,为我们理解诗歌、欣赏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但作者创作的“本事”“本义”又是我们解诗论诗的基础。中国诗歌阐释一重本事本义说,一则重“比兴说”。“比兴说”的成立不仅在于中国文学传统王言政治及隐语叙述模式的建立,而且也是与人类社会“观物”体照方式与思维模式极其相关。因此《周易》中的天地人“三才”观物思维模式就是中国文学比兴说建构的基础和发端。</p><p class="ql-block">中国诗学批评不仅有引诗、赋诗,还有说诗、品诗。虽古人有《诗品》,如锺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然诗惟言志,故吾以为诗无高下,唯志有异同。在诗歌的海洋中,我们确实可以领略到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有豪放派的激昂慷慨,有婉约派的柔情似水;有现实主义的深刻批判,也有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有的各骋风骚,而有的则能兼善众流。体派与风格之异,实则亦与书写语境相关,故有志同而语异。</p><p class="ql-block">然诗歌的阅读者和论诗者又总是不同程度地带有“前见”的,故而陆德明谓“诗无达诂”。以上或可做为我对诗歌鉴赏的一些“前见”。</p><p class="ql-block">今天有些人对今人做古体诗也是有“前见”的,他们或以为古诗已经是一种僵化的文体,至少他们在今天不能很好的抒情言志。因此,他们更多地用现代新诗来表现,虽然我读过的新诗不多,但我以为精品还是不多,与古诗相比,其可存世而传者亦不多。虽然新时代有新的事象,有新的语料,但我以为古今人情志不迁,喜怒哀乐之情态不变,故古诗之生命依旧可存续。如葛勇先生《天许诗词作品选》中的大多数诗我觉得既有古意,也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们表现了古今同慨的志趣。其中《游小山寺》:“古寺云峰上,松门日半开。粉墙新画佛,石径久生苔。借座闻闲磬,无心乞妄财。诸僧皆不语,知我看山来。”其几可乱古今,咏罢忽觉,风如古昔,气抒时象。妙哉妙哉!</p><p class="ql-block">观此手卷,吾又忽对我所从事之古代文学研究又增添些许欣慰与自豪!</p><p class="ql-block">感谢葛勇先生,感谢本次研讨会筹办单位江津综保集团,感谢国学会、江津文联各位领导、学者和诗友们!</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菩萨蛮.端午前日有怀》</p><p class="ql-block"> 前数日受重庆国学会邀,参加葛勇(号天许)先生古诗创作研讨会,诸君有兰亭会集之义,奈时有俗务未尽,无有诗心。及今游江津塘河,感赋前事而补之。</p><p class="ql-block">六月龙舟竞渡忙,半塘芙蓉庭柳香。</p><p class="ql-block">斜雨游塘河,风软忆珞璜。</p><p class="ql-block">竹荫相和将,二三咏流觞。</p><p class="ql-block">青山遮不住,毕竟有天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