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日本之行(三)

Isabell

<p class="ql-block">早上去租了件和服,觉得只有穿着和服,才能配上这些古色古香的日本街道。天气有点阴,选了件比较亮的紫色,配了条撞色的黄腰带,一个黄色手袋,给我穿和服的妹妹直说好看。</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些僻静的小路走走……</p> <p class="ql-block">想像着旧时在这小巷里行走的日本女人,迈着小碎步。呀,我的步子是不是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看看我的和服吧😄</p> <p class="ql-block">和这些古色古香的小街是不是很搭?</p> <p class="ql-block">有没有像从这些木屋里走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穿着和服,游览京都的名胜古迹,是一次很好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二年(宁)坂往上走,它是通往清水寺的小路。从古时起,就因是通往清水寺的参拜道路而繁荣兴盛。</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路和木屋,满足了我对京都古城的美好憧憬……</p> <p class="ql-block">层层叠叠的屋顶,弯弯斜斜的小街。</p> <p class="ql-block">请原谅每张照片都有穿和服的我,其实,没有我也有其他人留在照片里,人真是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给摄影师也来一张,背后也有个穿和服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穿和服照像的最佳路径,会碰到很多穿和服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又碰到学生妹了,估计现在是学校组织春游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上到清水寺平台,看下面的门前町人流如织。</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是京都的三大名胜之一,建于音羽山的半山上,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于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百度上介绍:清水寺的由来是公元778年(宝龟9年),从延镇上人在音羽的瀑布上参拜观音而开始的。到了798年(延历17年),坂上田村麻吕改建为佛殿,从此成为恒武天皇的敕愿寺。清水寺的山号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观音。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慈恩大师创建。相传慈恩大师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经历过几次火灾焚毁,现存清水寺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所建。</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的大门仁王门,华丽大气。</p> <p class="ql-block">威猛的龙</p> <p class="ql-block">这个鲜红的三重塔,高約有31公尺,为日本最高的三重塔。</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本堂。在本堂内供奉着十一面千手观音像,据说可以保佑财运亨通。可惜它每隔33年向平民开放一次,而最近开放的日子是公元2000年,算来还有九年要等。本堂里面可以参观,但不能拍照。</p> <p class="ql-block">清水舞台上可以拍照</p> <p class="ql-block">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的祈願牌</p> <p class="ql-block">从清水舞台上低头俯视,能看到另一热门景点,音羽瀑布。</p> <p class="ql-block">特别喜欢这张照片,不要问我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供奉本尊千手观音的清水寺本堂耸立于悬崖峭壁上,进深16米、宽19米。</p> <p class="ql-block">而寺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主殿前面木制的“清水舞台”。这个巨大的舞台腾空地建在大殿前,距山脚13米,建筑师从山脚起,立了139根大木柱,采用日本自古流传的"悬造"建筑工法,将木材组合成格子状的结构,利用卡榫接合,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凭借巧妙的结构设计,把这样一个气势宏伟的建筑悬在了峭壁上。</p> <p class="ql-block">主殿和清水舞台的正面。</p> <p class="ql-block">站在奧之院的舞台上,是眺望清水寺本堂和清水舞台的最佳处。而奥之院舞台也是一个以悬造工法所建的舞台。到处挤满了游客。</p> <p class="ql-block">一路还经过阿弥陀堂、釈迦堂等</p> <p class="ql-block">高处隐约可以看到京都塔。</p> <p class="ql-block">遥望三重塔</p> <p class="ql-block">寺内还有个安子塔,以祈求顺产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主殿下方,用这样的石头堆砌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音羽瀑布,分为三股水流。游客可以用特制的长柄勺取瀑布的泉水饮用。据说喝了可以带来爱、成功与长寿。无奈队伍太长了,就不去排队啦。</p> <p class="ql-block">一个和尚站着默默地化缘,一顶斗笠低垂着,漠视着眼前的人来人往,非常的酷。</p> <p class="ql-block">离开清水寺</p> <p class="ql-block">小路上清静多了。</p> <p class="ql-block">往三年坂走下来。</p> <p class="ql-block">和二年坂一样,一路上布满小店。各种小吃诱人,可惜穿着借来的衣服,生怕弄脏了,一个都不敢吃。只是买了些特色产品。</p> <p class="ql-block">三年坂最有名的景,就在这里,望着不远处的八板五重塔。</p> <p class="ql-block">一年坂上的八坂庚申堂,有许多五彩缤纷的许愿猴,捆绑在祈愿处,成为一景。日本各神社都有不同的许愿吉祥物,大都非常有趣,每个都有一种传说,人们相信就去买一个,价钱也不贵。它的趣味性,的确也是一种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沿着塔前的路,直走个八、九分钟,就到了我们的旅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木屐走路好辛苦,</span>回家喝点水,休息一下,顺便在和风的房间里拍拍照,美美的。</p> <p class="ql-block">展示一下和服的美。</p> <p class="ql-block">不知和服是否正宗?反正我也不是日本人呀。</p> <p class="ql-block">建仁寺为镰仓幕府第二代将军源赖家于1202年(建仁二年)所创建,并以当年的年号“建仁”命名为“建仁寺”。荣西禅师授命自中国宋朝习得临济宗禅法。从中国学成归国后,即开始大兴临济宗禅法,开设一个台、密、禅三宗兼学的道场。并将中国的茶和其礼仪传入日本,因此荣西禅师也被尊称为“茶祖”。</p> <p class="ql-block">建仁寺里真悠静,确实是参禅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著名的花见小路……</p> <p class="ql-block">这些木格装饰的木屋,简洁雅致。</p> <p class="ql-block">接着又来到了八板神社。</p> <p class="ql-block">八坂神社(Yasaka Shrine)在日本全国约有3,000多间,其位于京都的是八坂神社之总本社(也称祇园神社)。总本社建于公元656年,祇园神社祭祀日本神话中的素戋呜尊、奇稻田姫命、八柱御子神,其能剧舞台上展演素戋呜尊砍大蛇的戏码。(摘自维基百科,我没读懂全部意思)</p> <p class="ql-block">八坂神社的正殿非常特别,是“祇园造”建筑,这里的“有神殿”及“拜殿”为两栋不同的建筑,却拥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桧皮茸舖着的同一个屋顶。它也是</span>日本的重要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舞殿是举行祭祀及神前式结婚的舞台,位置神社中央,建筑内挂有好几排祇园当地商家奉纳的白灯笼,据说夜间点灯后很漂亮,朦胧中有一种神秘感。可惜后来晚上忘了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祀奉“缘结之神” 的“大国主神”,边上有大国主望着白兔的石雕。在《古事记》的神话故事里,大国主曾在因幡救过一只白兔,之后白兔便促成大国主与美人的良缘。</p> <p class="ql-block">在街上偶遇了一辆人力车,两位穿和服的妹妹坐在上面。酷酷的小哥,美美的妹子,边上还有一辆现代出租车,一张好有趣的照片哦,摄影师抓拍得真妙。</p> <p class="ql-block">我们接着去高台寺。</p> <p class="ql-block">高台寺建于西元 1605 年,是一座禅宗寺庙。这座寺庙由丰臣秀吉的妻甯宁所建。</p> <p class="ql-block">悠静的小径</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茅屋</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漫步真是优闲自在……</p> <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那人却在,一直为我拍照。😄</p> <p class="ql-block">最妙的是里面有片小竹林,而且人特少,可以尽情地拍照。</p> <p class="ql-block">无奈我也不太会摆姿势啊😄</p> <p class="ql-block">沿着转经筒一个个转一下,积点功德,消灾降福。</p> <p class="ql-block">出口的小道也那么美。</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和服的体验就算结束了。真希望国内如西安,也有汉服唐装的体验,或许下次去可以买一套汉服穿着,行走在古都里,岂不有趣?</p> <p class="ql-block">中午没敢多吃,有点饿了,想去京都有名的“猪一拉面”吃晚饭。到了那里才知道今天已预约满了,每天四点半排队预约当天的,并不接受隔天预约。门口等座的游客告诉我们,他们四点半来预约,才拿到七点半的号。一碗面有这么好吃?还得为此走两回?算了吧。</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去了不远处的日本很出名的“一蘭拉面” 试试运气。没想到在大阪要立等七十分钟的“一蘭拉面” ,在这里只有六、七个人排队,十分钟左右就进去了。</p> <p class="ql-block">原来“一蘭拉面” 里面的画风是这样的,一人一个小格子坐着。</p> <p class="ql-block">前面有个小窗用竹帘隔着,服务生通过小窗传递食物,脸都没露全。</p> <p class="ql-block">先在机器上点单,品种比较单一,只有猪肉叉烧面,还有一些小食如木耳丝、溏心蛋等可加。但进门就发了一纸,让选择面的软硬、汤的咸淡,浓度等。我都选了正常,面是很劲道好吃,汤也鲜,但汤太浓,而且很咸。所以基本上说,选择没啥用,因为没有参考,每个人的咸淡标准、软硬感受又是不一样的,白白浪费了选择时间,难怪要等这么久呢。出来后,我们又看到了长长的队伍。但是为了穿和服饿了一天,能吃上这样一碗面,还是挺满足的。</p><p class="ql-block">真是饿也开心,饱也开心的一天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