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东邻天安门,占地面积达23.8公顷。是一座具有古典坛庙园林特色的纪念性公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辽代时期,这里曾是兴国寺的所在地,元代时更名为万寿兴国寺。到了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按照《周礼》“左祖右社”的规制,这里被辟建为社稷坛,用于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象征着皇权王土和国家收成。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明清两朝的皇帝或遣官在这里举行了1300余次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1914年,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铃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并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是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其灵柩在园内的拜殿(今中山堂)停放,并举行了公祭。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公园于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此参加大型游园活动。公园内拥有辽柏、社稷祭坛、中山堂、保卫和平坊、兰亭碑亭、格言亭、蕙芳园、唐花坞等著名景观。</p><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精品公园,2009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2011年被评为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公园南门</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塑像</p> <p class="ql-block">中山堂(拜殿)和社稷坛</p> <p class="ql-block">用五色土筑成的社稷坛</p> <p class="ql-block">来今雨轩:李大钊、周恩来、高君宇等早期进行革命活动的聚会场所。</p> <p class="ql-block">故宫角楼</p> <p class="ql-block">走进中山公园随处可见参天的百年古柏树,一、二级古树共有600多颗,最早的是辽代的辽柏,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最迟的也有200多年树龄。遮天蔽日的古树营造出庄严肃穆的神秘气氛。不由的使人们产生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及对历史伟人的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柏抱槐(合抱古树):在一颗古柏树的中心长出来一颗槐树,几百年来一块生长,形成了古柏抱古槐两树合抱同生同长奇观。</p> <p class="ql-block">园内长廊</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皇帝祭拜社稷加工祭品和存放厨具的神厨和神库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神厨神库旁边的北京市第三幼儿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