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喜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班级来了新“客人”——小鱼儿,孩子们区域活动时,总是忍不住停下来观看、讨论。</p> <p class="ql-block"> 从孩子们的讨论声中听出他们对小鱼们的喜爱,因此,结合幼儿对小鱼已有的经验以及兴趣点,展开了一系列的以“鱼”为主题的课程。</p> 二、“鱼”你初识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疑惑开展了问题大搜索。</p><p class="ql-block"> 鱼喜欢吃什么?</p><p class="ql-block"> 鱼生活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要怎样饲养小鱼呢?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一起做调查</p>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和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到有的鱼是淡水鱼,有的鱼是海水鱼;有的鱼只适合观赏,有的鱼是可食用的;有的鱼是椭圆形的,有的鱼是三角形的……鱼的种类可太丰富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寻找小鱼</p> 教师的话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要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通过教师讲解、实地参观、调查表记录等多种方式认识各种鱼,激发孩子们对于鱼类的探究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鱼儿的世界都很好奇,有强烈的探究欲望。</p> 三、“鱼”你相知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完菜市场、水产市场等,想探究的问题越来越多。鱼为什么能在水里生活?它是怎么呼吸的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关于鱼,还想知道</p> <p class="ql-block"> (1)它们是鱼吗?</p><p class="ql-block"> 经过探索发现原来有鱼鳃,有鱼鳍特征的都是鱼,而像章鱼、鳄鱼没有这些特征的都不是鱼。</p> <p class="ql-block"> (2)鱼儿为什么会游泳?</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学习了鱼的身体内部结构,鱼生活在水中,用鳍运动游泳,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方向。</p> <p class="ql-block"> (3)鱼儿在水里怎么呼吸?</p><p class="ql-block"> 鱼儿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器官叫鳃,它可以帮助鱼儿在水中呼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养鱼小妙招</p> <p class="ql-block"> 只有良好的水质才适合鱼类的生长,所以要定时帮鱼换水,清理鱼缸。</p> 教师的话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对中班的孩子们来说,鱼既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现阶段孩子们最关注、最想了解的,在探究鱼的过程中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都非常浓郁,发现问题懂得与同伴一起商讨,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探索中懂得鱼儿与自然、温度以及动植物的依赖关系,在活动中孩子们找到快乐的满足,学会了如何照顾小鱼以及能够独立完成照顾小鱼的任务。</p> 四、“鱼”你相绘 <p class="ql-block"> 在了解各种各样的鱼之后,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鱼。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绘制鱼,更加深入了解鱼的外形特征、特殊本领,进一步形成鱼类的基本概念。</p> 五、“鱼”你探索 <p class="ql-block"> 幼儿科学知识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是孩子最常问的问题,当疑问出现的时候,孩子的探索也就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流动的小鱼</p> <p class="ql-block"> 将画好的彩色小鱼放在水里并不会游动,可是在尾巴上涂上洗洁精以后,小鱼在水里就能自己游动了,一起来试试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实验原理:</span>因为洗洁精里面含有表面活性剂,它会破坏水的张力,而且易溶于水,当洗洁精进入水中会迅速扩散,所以小鱼就像是在被推动着前行,看起来就像是小鱼自己游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变色的小鱼</p> <p class="ql-block"> 快看!一条画有线条的鱼,沾上水后,小鱼竟然变成彩色的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科学原理:</span>这是一种毛细现象,纸巾沾上水后会迅速浸润到纸张缝隙中,水会沿着纸巾不断扩张,色素就会沿着纸巾渗透开,最后鱼就变成彩色的鱼啦。</p> 教师的话下 <p class="ql-block"> 孩子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科学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探究和认知过程,结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索和学习,在探究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孩子们用他们的感官去触碰、去操作与鱼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在看到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p> “鱼”乐无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网小鱼</p> <p class="ql-block"> 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孩子们变身捕鱼达人,抓小鱼开始啦!瞧,这一群灵活的“小鱼”游得多快乐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小猫钓鱼🎣</p>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练习跑、钻、、投掷、躲闪等一系列动作,促进了手眼协调、四肢协调和身心健康发展。</p> 六、“鱼”你品尝 <p class="ql-block"> 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是不可缺的美食,孩子们回家后纷纷品尝起鱼的美味。</p> 教师的话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一个极致细微的任务。孩子们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而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身后给予支持和帮助。在美味品尝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收获了快乐与成功,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对大自然探索的热情。</p> 七、总结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幼儿收获</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小鱼近距离地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走进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景中,成为孩子们饲养、爱护、观察、探究的对象,也成为了孩子们主动输出的主角。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学习到了很多关于鱼的百科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逐步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探索、大胆思考猜测、从实验中验证结论,这一切发展了孩子们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在“鱼”你相遇的各种探究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地去观察、比较、操作、记录、创造,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注力得到逐步提升,并体验了那份责任感带来的快乐,逐步将那份喜欢转化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对小生命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老师收获</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主题探究活动中,我们深刻意识到主题活动选择一定要基于儿童视角,追随孩子们的脚步,老师不能完全主导活动。因此,我们重视培养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经历的游戏、阅读的图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我们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孩子们的想法和体验;捕捉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识别孩子们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与有效支持。同时,我们尊重并回应孩子们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拓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与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