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小品文

林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闲聊 小品文</p><p class="ql-block"> 作者 林镌</p><p class="ql-block"> 老唐是我们的聊友,他是崇爱医学院的教授,退休了晚饭后我们经常在海边溜达,一千多米的步行道,我们走三、四个来回就在休歇的长条椅子上坐下畅聊,一般能凑四五个人。那天晚上他给大家聊了些人体能量的话题。他说这些知识很重要,关系到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的大事情,运用好人体能量有关知识可以保持身体正常活动,体重适中,身体匀称,少生病。</p><p class="ql-block">他说:“人体能量是一个涉及到很知识的问题,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包括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这三类营养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粮谷类和薯类食物碳水化合物较多,是膳食能力最经济的来源;油料作物富含脂肪;动物性食物一般比植物性食物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但大豆和硬果类例外,它们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蔬菜和水果一般含量较少。</p><p class="ql-block">能量代谢的研究可以说开始于16世纪,直到19世纪末前后,各国科学家陆续发现代谢率与人体表面积成正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证实能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人体,编制出食物热值表以及能量转换系数。人类的自身研究才开始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通常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平均可产生代谢能力分别为4kca、9kcal、4kcal。同时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5-7天内的热能摄入量等于消耗量。</p><p class="ql-block">在人体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下,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释放能量。释放出的能量主要是热能。热能用于保持体温等,而人体(及动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p><p class="ql-block">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中国居民膳食能量参考摄入量指出,成年男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400-2700kcal;女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100-2300kcal.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和乳母、老年人各自的生理特点不同,能量需要也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能量摄入过剩则会在体内贮存起来。人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是脂肪,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会导致肥胖和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并可成为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糖尿病等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p><p class="ql-block">人体每日摄入的能量不足,机体会运用自身储备的能量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在一定时期内机体会出现基础代谢降低、体力活动减少和体重下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使机体产生对于能量摄入的适应状态,此时,能量代谢由负平衡达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其结果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p><p class="ql-block">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儿、儿童青少年,孕妇和泌乳的乳母,康复期的病人等, 其一天的能量摄入中还有一部份用于组织增长和特殊的生理变化中。”大家听得很入神,他又说:”卵是一种营养非常全面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鸡蛋,里面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它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p><p class="ql-block">老唐接了个电话说他有事先回去了。</p><p class="ql-block">剩下几个人接着继续聊,说:老唐不愧是医学院教授,讲的多好!</p><p class="ql-block">正在大家赞不绝口的夹当,那个老贾使劲哼了一声:”别听那些专家瞎咧咧!他说鸡蛋有营养,这营养怎么来的?现在养鸡场来的鸡蛋就是个名,连个公鸡都没有,有啥营养?我奶奶活着的时候专吃被公鸡踏过的母鸡生的蛋,那才真正有营养!能爆出小鸡仔的鸡蛋,知道吗?我奶奶活到九十八岁生日过了的第九天离世的。”</p><p class="ql-block">老贾这么一说把大家给说愣了,现在上哪去买那样的鸡蛋?</p><p class="ql-block">老马说:“这很简单,多买些鸡蛋,去借只大公鸡放在上面不就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