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

子衿

<h1><br></h1><h1><br></h1><h1> 端午假期,在家用腾讯视频看完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之苏轼》。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文化再高,高不过善良;容貌再美,美不过真诚;才华再好,好不过品质。能感动人心的,永远不是语言,而是行动;能始终如一的,永远不是虚伪的热情,而是真诚的付出。</h1><h1> 无限感慨,这就是软实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五千年,而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文明都已湮灭的原因;这也是中国能够一直保持大一统的状态,而不像欧洲,面积与我们相仿,却有着48个国家和多种语言的原因。于是趁假期最后一天,一个人安坐在办公室,整理一下对苏轼的崇拜。</h1><h1> 一学东坡的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h1><h1>  <b>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b></h1><h1><b>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b></h1><h1> 这是他纪念亡妻王弗的词。王弗16岁就嫁给了苏轼,却在27岁就去世了。古代没有照片、没有视频,不知道她是不是一个美女,只知道她“敏而谨,慧而谦”,应该是一个温柔贤惠、善解人意的人,所以我想,灵魂伴侣应该更会长久的吸引人吧。</h1><h1> 在这里,想起余秋雨一段文字:</h1><h1> 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叶子黄了,我在树下等你。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细雨来了,我在伞下等你。流水冻了,我在河畔等你。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h1><h1> 两个相爱的人之间,最美好的状态不过如此吧。</h1><h1> 二学东坡的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h1><h1>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b></h1><h1><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h1><h1> 真是绝世好词,难怪此词一出,就有人说,再无能超越此词的中秋词了。而邓丽君、王菲都曾翻唱过以这首词为歌词的《但愿人长久》。上学的时候学到这首词,一直以为是苏先生的爱情词,长大了才知道,是他中秋想念他的弟弟的词,所以才说“兼怀子由”。借这首词,他也抒发了感慨,想回到朝堂之上,却又担心“高处不胜寒”,毕竟,他当时是受排挤的对象。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确保自己有两样东西永远不会失去,一是梦想,一是信念。梦想无形,却始终闪耀;信念无声,却永远坚定。其他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h1><h1> 三学东坡的狂:《江城子·密州出猎》</h1><h1> <b>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b></h1><h1><b>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h1><h1> 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其实才40岁不到,不过古代人平均寿命短,他也只活了64岁,所以自称老夫也情有可原。人都会老,没有不老的人生,只有不老的心态。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品位。不要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得不堪重负的样子;不要一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觉得自己前途暗淡无光;不要碰到一点挫折,就搞得自己一蹶不振。天当然会黑,但也一定会亮,所以,鬓微霜,又何妨!</h1><h1> 四学东坡的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h1><h1> <b>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b></h1><h1><b>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b></h1><h1> 写这首词时,他已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据说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要借住在一个寺庙,但他虽处逆境屡遭挫折,却不畏不颓丧,展现出了倔强的性格和旷达的胸怀。</h1><h1> 是的,别人怎么对我,那是因果;我怎么对别人,那是修行。做人就两个字,善良;做事就两个字,坚持。一个人能走多远,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眼光;一个人能走多久,靠的不是忽悠,而是真诚。不要轻易否定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h1><h1> 五学东坡的豪:《念奴娇·赤壁怀古》</h1><h1>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h1><h1><b>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b></h1><h1><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h1><h1><b>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b></h1><h1><b>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b></h1><h1><b>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h1><h1><b>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h1><h1><b>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b></h1><h1> 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有的时候不得不佩服苏轼,既能婉约、又能豪放,多种风格在同一个人身上体现,放到现在就是“多重人格”。</h1><h1> 每次读到这首词,总是会想起杜牧的《赤壁》:</h1><h1><b>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b></h1><h1><b>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b></h1><h1> 以及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h1><h1>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b></h1><h1><b>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b></h1><h1> 人需要读一点豪放派的诗词,才能让自己不在逆境时颓废下去,才能让自己的勇气不会消沉下去。</h1><h1><br></h1><h1> 其实苏轼不仅词写的好,诗也好,只不过词的成就太高,掩盖了诗的成就。他也有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题西林壁》:<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再比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b>再比如《惠崇春江晚景》:<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b></h1><h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所学所知不过沧海一粟,毛主席说: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财富,就是我们手中的长缨,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好好学习,把文化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人生的境界,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精彩!</h1><h1><br></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