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城旧貌 序言

蓟州不老翁

<p class="ql-block">天翻地覆六十年(孟凡生回忆录2)</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古城旧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序言</p><p class="ql-block"> 蓟县县城位于燕山脚下,州河之滨,西距北京九十余公里,东距山海关二百余公里,东南至唐山一百二十公里,南至天津一百二十公里,北至承德一百三十余公里。</p><p class="ql-block"> 蓟县老县城是一个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在春秋时期,这里称无终子国。不过国主只是子爵,与公爵、侯爵、伯爵相比,属第四等级了。那年代公爵侯爵的封地——也就是“国”的地盘也没有一个省大,估计这个子爵的“国土”也就和县差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这里称无终邑,隶属燕国右北平郡。</p><p class="ql-block">自秦朝至东晋十六国时期,这里隶属“北国”(前后建立的燕、赵、秦等)一直称无终县,隶属北平郡,并为郡治(郡政府驻地)。</p><p class="ql-block"> 南北朝时期,这里称无终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将北平郡改称渔阳郡,无终县先后隶属北魏(公元432年至534年)、东魏(公元534年至550年)、北齐(公元550年至577年)、北周(公元577年至580年)政权的渔阳郡管辖。</p><p class="ql-block"> 隋朝初期,这里称无终县,并为渔阳郡的郡治,与同期的范阳郡(北京一带)和卢龙郡(唐山一带)并列。隋朝大业(公元605年至616年)末年,无终县改称渔阳县。</p><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这里一直称渔阳县,先后隶属玄州、幽州和营州管辖。唐朝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蓟州,渔阳县属蓟州管辖,并为州治(州政府驻地)。</p><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国时期,这里称渔阳县,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后晋主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国),内有蓟州和渔阳县。被划归辽(公元907至1125年)、金(公元1115至1234年)管辖时期,这里一直称蓟州渔阳县,并为州治。这其中曾经于大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蓟州归北宋王朝管辖,改蓟州为广川郡,渔阳县改称平卢县,隶属广川郡,并为郡治。金天会三年(1125年),复归金国管辖,仍称蓟州渔阳县,并为州治。</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大宋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当年,宋金联合灭辽,金把燕京、涿州、易州、顺州、景州、蓟州等地如约归还大宋。二年后,金开始出兵伐宋,又占领了这些州县。明代小说《水浒传》第八十四回:“宋公明兵打蓟州城,卢俊义大战玉田县”,大概就是根据这段历史而编写的。至于蓟州是被宋军攻占的,还是被金国“归还”的,《县志》并无明确记载。</p><p class="ql-block"> 元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这里称渔阳县,隶属大都路蓟州,并为州治。</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撤渔阳县入蓟州。蓟州内管本州,外理(管辖)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四县,隶属顺天府(北平布政司)。</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这里仍称为蓟州,辖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四县,隶属顺天府。</p><p class="ql-block">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称蓟州,辖玉田、平谷二县。</p><p class="ql-block">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称蓟州,不辖县。</p><p class="ql-block"> 1913年,也是中华民国二年,改称蓟县,隶属顺天府(1914年,顺天府改称京兆特区)。</p><p class="ql-block"> 1928年,隶属河北省。</p><p class="ql-block"> 1935年至1945年期间,蓟县县城被日伪政权控制,城外乡村成为抗日民主联合县政府的游击区和根据地。1945年9月,抗日民主联合政府占领了蓟县城。</p><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撤销抗战时期的联合县政府,恢复蓟县建制,隶属冀东区行署第十五专署(辖宁河、宝坻、蓟县、玉田、遵化、丰润、滦西共7个县)。</p><p class="ql-block"> 1947年11月,蓟县改为隶属冀东行署第十四专署(辖平谷、密云、顺义、通县、三河、香河、蓟县、兴隆、承德县共9个县)。</p><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建立,8月1日,冀东行政区建制撤销,冀东行署及第十二、第十四、第十五专署建制撤销,成立通县专署(辖通县、顺义、密云、平谷、蓟县、三河、香河7个县)和唐山专署(辖临榆、抚宁、卢龙、昌黎、滦县、滦南、迁安、迁西、遵化、乐亭、丰南、玉田12个县),连同唐山、秦皇岛2市均属河北省直辖。原隶属冀东行政区的宁河、宝坻2个县,划归河北省天津专署管辖。</p><p class="ql-block"> 1958年2月,天津市从国家直辖市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原河北省天津专署(辖永清县、静海县、文安县、大城县、天津县、霸县、安次县、武清县、宝坻县、宁河县、汉沽镇、杨柳青镇、胜芳镇)并入天津市。1958年3月,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9个县和通州市划归北京市管辖。河北省通县专署撤销,蓟县、三河、大厂划归唐山专署管辖。11月,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合并,称蓟县,仍归唐山专署管辖。</p><p class="ql-block"> 1960年3月,蓟县划归河北省天津市管辖。</p><p class="ql-block"> 1961年7月,恢复天津专署,受河北省与天津市双重领导,蓟县隶属天津专署管辖。</p><p class="ql-block"> 1962年6月,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分开,恢复原蓟县建制,仍隶属河北省天津专署。</p><p class="ql-block"> 1966年5月天津市恢复为国家直辖市,天津专署隶属河北省。1968年各省的专署改称地区革命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1973年8月,河北省天津地区14个县中的静海、武清、宁河、宝坻、蓟县5个县划归天津市管辖,原天津地区改称廊坊地区,管辖其余的9个县和廊坊镇。</p><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撤销蓟县建制,升格为天津市蓟州区。</p><p class="ql-block"> 从以上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无终县和渔阳县,都是郡或者州下面的县级行政单位,但同时也是郡或者州政府的驻地,那时的郡或州就类似新中国的“专署”和“地区”的机构,它管辖几个县,也在某个县城设置办公机构。这些设置“郡治”或“州治”的县城,都是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同期还有与“专署”并列的“地级市”,它们也属省直接管辖,但是只管本市内的“县级区”,不管辖其他县。</p><p class="ql-block"> 明朝洪武四年,“撤渔阳县入蓟州”就类似蓟州从“专署”变成“地级市”,渔阳行政区从“县”升格为“地级市”了。“蓟州内管本州,外理四县”,就类似1983年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撤销“专署”,改为“地级市管县”(专署的职权交给地级市政府,减少了管理机构)的架构,类似一个地级市下面管辖四个县。</p><p class="ql-block"> 康熙十六年,蓟州由辖四个县减为辖二个县;乾隆八年改为蓟州不再辖县,就等于蓟州不再行使“专署”的职权,只是享受“地级市”待遇了。辛亥革命后,蓟州改称蓟县,就等于从“地级市”降格为“县”了。后来天津市把五个县都升格为区,就等于这些县都享受“地级市”的待遇了。</p><p class="ql-block"> 蓟县这座老县城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却由于没有在这里发生过较大的历史事件,而没有多大名气,也和普通百姓一样,是个普通的小县城了。这个小县城五百年前什么样子,除非县志上的记载外,已经无人知晓了。但在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的县城面貌,我是既听一些老年人说过,也曾亲眼见过的。其中最老的是我的曾祖母,她是1882年生人,看到过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东陵上坟的队伍的。现在经历过旧社会的老人多以故去,我想把他们所说的和我所见的,记录下来,介绍给下一代,也算对历史的回顾吧。</p><p class="ql-block"> 本章标题所指的老县城旧貌,是指1955年之前的状况。这时虽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六年了,但还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从蓟县县城建筑来看,变化还不大,还是解放前直到明清朝代的老样子。1956年农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化以后,才是建设新县城的开始。</p><p class="ql-block">附:本章目录:</p><p class="ql-block">第一节 蓟县老县城的城墙</p><p class="ql-block">第二节 蓟县老县城的护城河</p><p class="ql-block">第三节 蓟县老县城的街道</p><p class="ql-block">第四节 蓟县老县城的商家店铺</p><p class="ql-block">第五节 蓟县老县城的宅院和房屋</p><p class="ql-block">第六节 蓟县老县城的庙宇和官宅官地</p><p class="ql-block">第七节 蓟县老县城的鼓楼与新鼓楼</p><p class="ql-block">第八节 蓟县老县城公用的水井和碾子磨</p><p class="ql-block">第九节 蓟县老县城的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第十节 蓟县老县城的照明灯具</p><p class="ql-block"> 本章写于2009年5月——2010年11月,2014年后对部分内容作了修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