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图是甲骨文研究大师之一的董作宾先生摹写的卯鸟星卜辞甲骨的正面,分块标记的内容简介如下:</p><p class="ql-block"> A. 丁亥卜,殻(qiao)贞: “翌庚寅侑于大庚。”</p><p class="ql-block"> B. 贞: “翌辛卯侑于祖辛。”</p><p class="ql-block"> C. 丙申卜,殻贞: “来乙巳酒下乙。” 王占曰: “酒隹(zhui)有咎,其有戠( zhi,异常的天象)”。</p><p class="ql-block"> D. 乙巳酒,明雨。伐既雨,咸伐亦雨。蚑( qi)卯,鸟星。</p><p class="ql-block"> E. 丙午卜,“争”(贞人名字)贞: “来甲寅酒大甲。”</p><p class="ql-block"> F. 侑于上甲。</p> <p class="ql-block"> 上文中 A、B、E 三条卜辞都是在贞问,要不要在特定的日子里对祖先(大庚、祖辛、大甲)进行“侑祭”。C 条的内容是贞人(殻)先贞问要不要以“酒祭”祭祀下乙,但是商王的占辞说: “举行酒祭大概会有不好的事情吧?恐怕会有异常的事。” 结果( D条),乙巳日举行“酒祭”时,果然下起了雨,举行“伐祭”时雨停了,伐祭结束后又下起了雨。其中的“鸟星”,据李学勤先生的解释是“倏(shu)晴”的意思,即很快就放晴了。</p><p class="ql-block">(注: 侑祭、酒祭、伐祭都是祭祀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董作宾先生摹写的卯鸟星卜辞甲骨的反面,其内容多半与正面有对应,分块标记的内容简介如下:</p><p class="ql-block"> a. “己丑,侑于上甲一伐。卯十小。” 对应正面的卜辞 F,说明确实按照占卜的规模祭祀了上甲。</p><p class="ql-block"> b. “九日甲寅,不酒,雨。” 对应正面的卜辞 E ,结果是甲寅日因为下雨就不对大甲进行祭祀(酒祭)了。</p><p class="ql-block"> c. “乙巳夕有戠( zhi,异常的天象)于西。” 对应正面的卜辞 C ,说明乙巳的傍晚在西边有了异象(月食)。</p> <p class="ql-block">注一: 这块甲骨所刻写的内容主要是占卜祭祀祖先时预测天气好不好,祭祀过后再将结果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注二: 本文参考了《甲骨文的故事》(海南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2021年4月第7次印刷)等著作。</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