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堂姐高月英

浙江岩门高氏

<p class="ql-block">  我的一位质朴无华,真诚执着的堂阿姐和她的儿子我有一位远房阿姐,家住湖州菱湖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今年73岁了,以前不认识,更谈不上联系,自从重建祠堂,续修家谱后,这位远房阿姐自己找上门来,来到祠堂寻亲才知是我们楼下房的同辈,她比我大四岁,故我叫她阿姐。</p> <p class="ql-block">  阿姐的名字叫月英,据她说祖辈们逃荒去了湖州方向,一开始与老家还有联系,后来祖辈们离世了,加上交通不便,也就与老家失去了联系。就是在江南的堂叔堂伯们也说不出他们大概的位子,所以在2011年八修圆谱前也没收录在谱。</p><p class="ql-block"> 大约到了2014年的样子,月英阿姐打听到萧山南阳白虎山重建了高家祠堂,非常兴奋,第二天就让儿子开车来到了祠堂,自报家门,老谱中一查,父亲的名字豁然出现在她的眼前,这时老姐姐是老泪纵横,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月英阿姐一生坎坷,家父走得早,那时她只有5岁,可想日后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但她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始终记住父亲去世前的两句话,一是你要接高家的香火,二是你要去找老家。(注:月英是独苗),月英阿姐从小吃得起苦,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这个稚嫩的少年,反而更加锤炼了她坚强的意志,磨练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到了十七岁就被招收进了一家蚕丝厂,在那里由于她聪明能干,又吃得了苦,很快就成了厂里的骨干,并多次被评为生产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等到她谈婚论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非常熟练的班组长了。大姑娘亭亭玉立,人见人爱,又能吃苦,不少小伙子喜欢让了这位既温柔又刚毅,既漂亮又懂事的大姑娘,可都被她一一拒绝,理由是要按父亲的遗嘱,进高家门。后来一位部队军官走进了她的心房,她们喜结连理。婚后夫妻恩爱,很快有了孩子,取名高金锋(男方姓金)。月英阿姐也总算过上了一段幸福安逸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病夺走了丈夫的生命,那时金锋还只有20岁,中年伤夫对月英阿姐的打击很大,一厥不振,吃不下睡不着,整天以泪洗面,可想到孩子,想到这个家,想到父亲的嘱咐,阿姐又振作了起来。母子两相互安慰,合力持家,慢慢的这个家又有了起色,儿子金锋继承父业,参军入伍。退伍后进了一家自来水公司,月英姐勤俭持家,为儿子操办了婚事,很快有了第三代。金锋在母亲言传身的熏陶下,在单位工作也很出色,当上了科长。色,当上了科长。</p><p class="ql-block"> 再说月英阿姐寻亲之事,母子两到了祠堂,看到新建的祠堂这么宏伟气派,祠堂管理人员也这么热情,身受感动,又得知造祠堂都是高家人自己出钱出力建造起来的。她当即就从衣袋里拿出2000元钱要捐给祠堂,当时祠堂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了这位宗亲的情况,我说“钱不收,人留下吃中饭”。后来得知母子两留下了钱,中饭也没吃就回家了。因为他们不想给祠堂添麻烦,说“既然老家找到了,我们改日再来不迟,回家好好抄录整理,日后再来祠堂续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了第一次,以后月英阿姐就经常往祠堂跑,祠堂每年春秋二次大型祭祖,她一次都没有拉下,而且每次来了都要给祠堂捐一点钱,尔清茂坤两位宗亲常给月英阿姐说,你人来了就好了,我们大家都高兴,不需要每次都出钱,而且你退休工资也不高,可月英姐说:“这是份子钱,我们来祠堂不能白吃的,你们不让我出点就是看不起我“。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心里都为这个远路宗亲而折服。阿姐还通过茂坤宗亲的引领,又见到了她在南阳永利村的堂兄堂弟们,这下让她心里有多么的高兴,回老家的脚步更勤了,湖州与萧山又开始了迎来送往,骨子里的血脉在二地间流淌。</p><p class="ql-block"> 月英阿姐是个热心肠,办事又非常执着,当她得知岩门高氏在湖州善琏、练市、含山等方向还有不少后裔因为无法联系而未能入谱的情况后,她就开始了寻亲之旅,拖着她一拐一曲的双腿,行走在湖州大大小小的乡村僻壤,踏遍了各个街坊里弄,到处打听来自萧山的高姓,</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一路记,不管春夏还是秋冬,他从不间断。</p> <p class="ql-block">  每到打听到有来自萧山白虎山姓高的宗亲他就喜出望外,经过整理,晚上就打电话给我,让我在电子家谱上查找,当有结果时第二天她又回返回那里,及时告诉他们谱牒信息,为这我还买了两双北京布鞋送给她,让她行走舒服一点。</p> <p class="ql-block">  经过她的努力,湖州方向的岩门高氏后裔基本找了个遍,该入谱的基本都入谱了。一共加起来丁口上千,月英阿姐付出的心血实在太多太多。</p> <p class="ql-block">  在月英姐的多次邀请下,2019年我们几位族亲相约去了她家做客,这下可忙坏了这个老姐姐,她又是订餐馆又是订酒店,当我们是贵客了,我们都被她弄得不好意思了。多次劝她简单点,叫她多休息,可她就是不肯,她说:我从小到老,老家没有来人过,这次你们来了我心里有多高兴,你们一定要听我的安排,不听我的我就要生气了。</p><p class="ql-block"> 她还同我说,我没有兄弟姐妹,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兄弟了,我们要这样长期走动下去。她的话语和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瞬时潮湿了眼角。周边的人也被此情感动。如今阿姐每次回老家,总要带点好吃的给我,在她眼里,我好像还是三岁的小弟弟。平时我们常电话联系,一和我通话,老姐姐就有说不完的话,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我理解月英姐,这辈子让她孤独的时间太长太长,经历的苦难太多太多,如今有了本家亲戚,说说话,走走亲,这对她来说是难得的,也是从未体验过的。</p><p class="ql-block"> 更让月英阿姐值得欣慰的是他有一个好儿子。儿子高金锋从小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一向懂事,非常心痛母亲的艰辛,成家立业后对母亲的关心更是周到,月英阿姐每次来祠堂都是儿子开车送来,开车接回,碰到上班的日子他就早早地调休好,保证能让母亲出行。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处处顺从老人,母亲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母亲一呼叫,他就立马到。我们大家看了真是非常佩服,个个树起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笔者:高尔仁</p><p class="ql-block"> 2024.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