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四城游,2024.6.3 - 9

跨洋老王wangswd

<h3>2024年六月初,陪老父东北游。点访沈阳、长春、哈尔滨、山海关。坐绿皮车卧铺,对于老人是不错的选项。6月4日下午到达沈阳北站。街面宽阔,还算整洁,门店密集,生意不火。去了附近庞大的华府天地购物中心,共有五层,萧条得狠,剩餐饮为主业,竞争。自助餐每人16元,自助火锅24元。可见有多惨淡。</h3> <h3>2024.6.5今天天气大好,游玩沈阳故宫。此地为满清定都北京之前的都会,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顺治三代曾经驻跸。此处分为两部份,右侧是八角亭为中心,下列八旗各一所,仍为游牧军帐的模式。而左侧是按汉人格局营造的皇宫,一切如仪。这,一下子让我对照起在伊斯坦布尔所见奥斯曼帝国的老皇宫和新皇宫。草原穆斯林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所建的宫殿,虽然是金玉满堂,但却是按占领者习惯的帐篷样式堆砌的。之后奥斯曼帝国版图统辖欧亚大部,一时极度膨胀,所造的新皇宫前后经历上百年,其宏大奢华世上无俩。欧洲宫殿以石材为主,得以留存的不少。奥匈帝国的美泉宫为代表。此沈阳故宫历史不长,文革可能得以保护,所以没有破坏。下午去看了张学良旧居和东三省总督府。中午在附近吃了点,东北菜量大,实在,真咸。如今景点里,商户主打的是古装化妆,生意极旺,景点里漫步流连的古装美女,举手投足,搔首弄姿,相当精致。时有朝代穿越的感觉。宏大地叙事,这是太平盛世的景象;细微地认识,也是的人性的张扬,我赞赏。</h3> <h3>2024.6.6上午参观辽宁省博物馆。省会的博物馆总要去看的。千年来此地与中原多数是对立关系,是藩外之地,又纠缠不清。历史来看,多半不会纳入中国境内的。错失刚刚撤展的“从奥尔梅克到阿兹泰克”,曾对南美土著历史有所兴趣,玛雅、印加等。幸有曼切斯特博物馆交流展出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其中也有那时期西洋人对东方大国的着迷。还有个临展是明清玉器展,专辟一室展出“伪玉”,说是不同于“仿玉”,后者是后人仿古玉而作,而伪玉就是伪冒古玉。多数靠肉眼凡胎很难辨别。下午看九一八纪念馆,日军图谋和手段,看到抗日志士的苦难,也不禁潸然泪下。晚坐高铁到长春,街上萧条和萎靡更甚于沈阳。人少。</h3> <h3>昨天长春游。先看了吉林省博。这地方称霸的先后有扶余,高句丽,渤海,辽,金,元,明,女真。说起来都是关外故事。北风凛冽。没想到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曾经主持过这个博物馆好多年,如今也有纪念。下午看了伪满皇宫,一本正经,一门心思,一意孤行,一败涂地。看长春站的人流还挺多。但是市面上的景象较落魄。</h3> <h3>2024.6.8 游哈尔滨车站气派,人气较足。是特有的俄风北方都城。先去了太阳岛,休闲好地方。坐国营轮渡到斯大林公园。票价2元,管理落后混乱,这地方收20元也不会少游客。体制顽疾可见一斑,躺在国企大摇篮里出不来。中央大街热闹繁荣,传统和特色一起兴旺。圣索菲亚大教堂红墙绿盖,雄奇精巧,不少女孩打扮成旧俄贵妇,弄姿拍照。进入里面看,外国小城的教堂都能比这个大。里面保持原状,墙皮大面积脱落,露出砖头,宗教壁画褪色剥落,游人依然如织。晚餐饭馆里,演了一出:“你瞅啥?瞅你咋地?”的爆裂场面,警察来结。东北菜的量大,实在。</h3> <h3>2024.6.9游山海关一日。早上去了角山长城,坐赤裸缆车。中午看了长城老龙头,下午看了天下第一关,都是明朝徐达和戚继光的伟大防御工程。这个山海关古城,保持着原生态。原有四围城墙城门,城内房子和居民代代相传。石街,窄巷,旧房,老人。一股沉闷冬烘落寞景象。徒挫天下第一关的雄豪。</h3> <h3>东北,希望下次再来,有所改观。<br>最后几天,正值高考,叫网约车多次联系不上司机,说是在学校附近,电讯屏蔽。又有官宣,称高考试卷是在合条件的监狱内印刷。颇有中国特色。<br>回程是中秋节,一路看被收割完毕的麦田,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同车的农妇讲了,土地都是包出去给承包人种了。村里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城市化在今后几十年里会更显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