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十六号在網走参观了监狱博物馆,漫步游览了这座鄂霍茨克海边儿上的小城,处处整洁漂亮,绝无烂街陋巷。当晚入住太阳酒店。十七号上午九点多的列车,走这条铁路线,去往南边儿的钏路市。</p> <p class="ql-block">網走车站站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蓝色柱子上写的是鄂霍茨克 網走。</p> <p class="ql-block"> 網走开发者当地原住民雕像。</p> <p class="ql-block"> 从这儿到钏路是没有指定席,不用对号入座的自由席车厢。没有几个人坐车,不用像以前那样提前划票定座位。</p> <p class="ql-block">看,是不是没有几个人。</p><p class="ql-block"> 观察了下,一节车厢的列车,是用内燃机驱动的。因为铁路上边没有架空输电线,是柴油发动机的声响,有排气管。</p> <p class="ql-block">前进方向的左边,是浩瀚的太平洋。</p> <p class="ql-block"> 沿途小站站房,各具特色,不重样不撞衫,很有美感。</p> <p class="ql-block"> 钏路,国内极少有旅游者跑那儿去玩儿。我说的是国内,日本游客可是喜欢那儿。那里有著名的钏路湿原,有摩周湖,屈斜路湖,阿寒湖,总称为道东三湖,有雄阿寒岳,雌阿寒岳,小富士山,还有阿伊努人原住民居住区人文景观地。所以是日本旅游爱好者很喜欢的地方。在我们中国人这边名气不大,即使到北海道旅游,也少有人选择这里为目的地,因为时间有限,他们更多滴奔向什么富良野,洞爷湖,城市则是札幌,函馆,就是日本人定义的道央(北海道首府札幌周边),道南(函馆),仅此而已。少有人去道北,稚内那儿,道东,钏路網走根室那儿。</p><p class="ql-block"> 我为什么去?前边开篇就说了,我要去钏路市旁边的阿寒町的布伏内村,那所我三十五年前离开的飞鸟学院阿寒校,故地重游,梦圆阿寒。当年,阿寒町和布伏内产业稀少,没有可供几十名学生打工的工厂,我们是要到几十公里外的钏路市里的工厂打工,日语叫做干阿鲁巴以道,就是边读书边干活的半工半读。我在一所金属结构件工厂烧电焊,开床子,车床铣床都干过,在一所海产加工厂杀鱼,两个厂子干了好久,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学校派车接送我们来往于学校和钏路市区,晚上干到九点十点,时给625日元,也就是八个小时5000日元。所以我对钏路市和对阿寒町布伏内村一样有感情。来这儿故地重游是我决心七十三岁高龄还要完成北海道自由行的动力。也只有用自由行才能来到这里,没有任何其他旅行团可以帮我完成夙愿。</p><p class="ql-block"> 我的安排是在钏路有三整天的时间,</p><p class="ql-block">第一天,大家看地图,已经到了钏路了,距离根室还有一百四十公里,一步之遥,何乐而不去?那是一个那么有地标意义的地方,那是日本的东极,稚内是日本北极。而且根室对面就是北方四岛,是日本声索北方四岛的前线第一城。去看看!唯一的机会,而且,北极到了,东极怎么能够不去呢?</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当地参团,道东三湖,(摩周湖,屈斜路湖,阿寒湖),钏路湿原,硫磺山,等等景观,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去阿寒町布伏内,学校旧址。</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安排第三天去学校,是因为,来前在北京,我提前一个月给阿寒町镇政府类似于办公室的机关写了信,详细说明情况,告诉他们我三十五年前怎么怎么滴,现在要重返阿寒校看看,我说当年贵町教育长廉泽邦雄先生曾经带我个人参观过他的办公室,我进去过你们的镇政府办公楼,这次也希望进去参观一下。并且请给我去八公里外的布伏内村提供下方便,能不能用车送送。因为做功课百度查阅得知,从町里到布伏内村,八公里多,没有公共汽车,这个村子凋敝得厉害,35年前有巴士从钏路车站经过阿寒町通往布伏内,现在,村子基本没人了,公交线路撤销了,那里的人们出来进去只能用私家车或者叫出租了。</p><p class="ql-block"> 一封信后彼此就用电子邮箱联系了,我告诉他们我将于十七号到达钏路,三天中的一天前去采访。我被告知,十八号十九号是周六周日,不上班,太好了,这两天我就完成根室之行,一日游行程,二十号周一去阿寒町和学校。</p><p class="ql-block"> 十七号中午一点到达钏路车站,酒店就在车站广场对面,知道两点才能办理入住手续,于是,先去绿色窗口,用第二张二十一号开始生效的五日券,(十日券二十号就失效了,明天十八号用它乘坐钏路到根室一日往复,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划定了二十一号钏路到函馆的指定席。这一段很长,特急列车要跑八个小时,中间在南千岁车站还要换乘。车票总价一万六千多日元,</p><p class="ql-block"> 划好了座位,又去旅游案内所咨询预定了后天的一日游座位,一切安顿停当,可以入住的时间也到了。我就是这种风格,总是提前,不会事到临头抓瞎,否则,晚了,座位没有了,名额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钏路车站广场</p> <p class="ql-block">地里随便生长的杜鹃花和水仙花。</p> <p class="ql-block">后边那个三个蓝色的环,35年没有变没有更换,上边See you again!清晰可见,和35年前完全一样。</p> <p class="ql-block">35年前,1989年十月某天,我们离开阿寒校转学去往横滨,在钏路车站乘车,站前广场留影。35年过去,当年三十多岁,身材显瘦,现在七十有三,肥胖臃肿,还是玩心不退喜欢远足,满世界地跑,不拒绝所有新鲜事物,喜欢欣赏各地不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放在前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