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

老猴子

<p class="ql-block">我的高考</p><p class="ql-block">1978年7月20一22日</p><p class="ql-block">龚友林</p><p class="ql-block">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的心情是五味杂陈,有高兴、有纠结、有犹豫、也有悲哀。</p><p class="ql-block">高兴是肯定的,毕竟在我的面前多了一条路,尽管这条路的路况以及能通向何方还不得而知,但有路总比没路好,起码可以选择、给人希望。</p><p class="ql-block">高兴过后,严酷的现实又让我纠结和犹豫。</p><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已有五年的时间,先是下乡插队当农民,后又进工厂当工人,这期间几乎没有看过书动过笔,中学里学的那点东西早已忘得差不多了。现在要重新拿起书本、拿起笔复习功课,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更何况每天要上班抽不出多少时间,书籍、复习资料也相当匮乏……总之是举步维艰。</p><p class="ql-block">钱,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那时我已经拿到二级工的工资,每月三十六元,还有九元的高温补贴、四元的夜班费,加起来每月有近五十元的收入,如果考上了去读书,这笔收入就没有了,家里还要拿出钱来供我读书,这样,我的家庭将会重新陷入贫困。</p><p class="ql-block">上高中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特别是数学成绩最为优秀。如果说我这个人还有一点自信的话,那一定是在读高中的时候建立的,其自信的底气来自于老师的器重和学习成绩的优秀。我高一的班主任数学老师莫芝霞对我的影响最大,她对我说过的一些话,帮助我筑起了自信的根基,让我受益终身。一次上数学课,莫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几何证明题,她连续叫了四、五个同学上去做都没有做出来,看得出来她有些失望。她把目光投向了我,那是一种非常信任的目光,她说,龚友林,还是你来吧!听她这么说,我感觉我有点像是她手中的王牌。我走上去,在几何图形里画了一条辅助线,那道题一下子就被我解了。还有一次是高一放寒假前,莫老师布置数学家庭作业,他单独跟我说,其他同学的那些作业你不用做了,我专门给你布置几道难的题。听她说完,我忽然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自豪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在高中阶段建立起来的一点自信,已经在当农民当工人的那五年里坍塌了。对我而言,若想重建自信,唯有去高考去上大学。</p><p class="ql-block">我就是在这种纠结、犹豫和权衡中,最终决定参加高考的。</p><p class="ql-block">恢复高考,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悲哀。由于那个"十年"的原因,我们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如今到了本应该大学毕业、成家立业的年龄,却还要去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一起参加高考,不得不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有时我想,如果那时高中毕业能直接考大学,没有那五年当农民当工人的折腾,我一定考得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唉,命运!</p><p class="ql-block">高考复习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个是上大夜班的问题;一个是宿舍的睡眠环境问题。这两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我的大学梦也就仅仅是个梦而已。自从高考复习以来,我发现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不理想,完全找不到读高中时的那种反应快速、思维敏捷的感觉。我知道,是我的睡眠严重不足导致的,每天都要上大夜班,下班回到宿舍又不能好好睡觉(常常被同宿舍上白班的人吵醒),哪还有精力学习喽!</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我非常着急,于是我去找了车间副主任老唐,跟他说了我目前的状况,也就是睡不好觉没办法学习等,并提了两点诉求,一是高考前这一个月,我不上大夜班;二是想办法帮我换一间宿舍。老唐听我说完,很是同情随即表态说,第一个问题我可以做主,从明天开始你不用上大夜班了,你白天把包子(钢包)修好就可以了,但第二个问题我得找后勤科。没过几天,我换宿舍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我搬到了厂门口那栋二层楼房,住在二楼南边第一间。房间是一个套间,里面一个大间往四个人,外面一个小间我一个人住,而且还给我配了个旧桌子,条件改善了许多。老唐(唐祖福)帮了我的大忙,一是给了我大把的时间,因为每天修包子(钢包)只需要两小时就能完成;二是让我的学习和睡眠环境改善了许多。如果没有老唐的理解、支持和帮忙,如果没有最后那一个月的恶补,我的高考将难以想象,也许会一败涂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78年,我考上了广西医学院(现在的广西医科大学),由普通工人变成了大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