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节了。 入夏以来,短期强降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使南国的天气变得十分阴霾。原本以为民谚中有过“芒种落雨,端午涨水”的说法,端午前后可以盼来一两场龙舟水,那知老天爷却不领情,一大早就露出了嘻嘻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民俗认为这一天阳气最旺,这时从天而降的雨水叫做正阳水,民间有淋午时水沐浴的习俗;即使盼不到午时雨,许多地方还有收集午时水的习俗,据说此时收集的水特别有灵性,蕴含着健康、平安、吉祥等美好的寓意,能够驱邪避害、祈福纳祥。</p><p class="ql-block"> 五月五日端午节,以干支记日来看是午月午日,故而也称“重午”。“午”代表阳火,“重午”即为阳气最高点。从天地五行来看,重午日干支是双重极盛的阳火,就是“纯阳”日。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端午节这天午时的降水便被称为“午时水”。古人相信,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属于极阳中的极阳,这个时辰的自然水吸收了天地阳刚之气的精华,是为“水之精”,所以正阳水又称端午水、极阳水、纯阳水、龙目水、午时水。</p><p class="ql-block"> 传统文化里的午时,指的是中午11点~13点这个时间段,而不仅仅是中午十二点这个时间节点。传统观念认为,每年端午节这一天的午时收集到的天然水,能够有效提升人体阳气,制阴症效果卓著,还可化解家宅与流年煞气,增运旺财。正阳水也可以用来泡茶,特别香醇。民谚中就有“饮午时水,使人不肥亦美”、“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喝了午时水,活到九十九”等等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是由“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协调关系的结果,若某种原因导致阴阳偏胜或偏衰,就会产生疾病。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太阳最正的一天,宋朝《琐碎录》: “五月五日午时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p><p class="ql-block"> 盼不来天降午时水,也可以自己动手收集。收集午时水这一习俗始于南方地区,是一种祈求家庭安康、福寿绵长的方式。具体操作步骤,于端午节当天午时或端午前后一周内午时,将准备好的饮用水、矿泉水,拿到太阳底下曝晒一个时辰,如果见不到阳光也没关系,一样放置在外面两个小时再收回,这样能吸收天地间的至阳之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