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三 北 极 村</b></p><p class="ql-block"> 没打算这次旅行去祖国的最北端——北极村。这是到达哈尔滨后临时增加的线路。</p><p class="ql-block"> 那里是贫瘠之地,白昼不分,常年冰雪覆盖,气候恶劣,不适合人居住。以上种种结论,都是我一直以来对北极村根深蒂固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固有的思维,只能证明我的孤陋寡闻。直到去了北极村后,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p> <p class="ql-block"> 5月29日下午3点左右,我们从哈尔滨出发,乘坐18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一路颠簸,千里迢迢,于次日下午终于到达了北极村。</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本以为会寒冷至极,需要添衣,怎知气温和哈尔滨相差无几。</p><p class="ql-block"> 饥饿难耐的我们放下行李箱后,迅速钻进了马路对面的饭馆。</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光有我们爱吃的东北菜小鸡炖蘑菇,还有各种肉类,鱼类,蔬菜类食物。甚至还有我们南方人从未吃过的黑龙江里的鱼。</p><p class="ql-block"> 一桌美味佳肴,所有的菜和汤汁很快被我们消灭干净,盘里就剩下孤零零的肉骨头和鱼刺了。</p> <p class="ql-block"> 外面太阳依旧很精神,想来不过是下午三四点钟,正想再逛逛,怎料已是晚上9:30了。这里的太阳很勤劳,即使在夏日夜里11点多,也还能看到太阳的余晖。</p> <p class="ql-block"> 赶紧洗漱上床,拉下窗帘,强制性地赶跑外面太阳的骚扰,尽快让自己入睡。</p><p class="ql-block"> 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有些刺眼,该是早上七八点钟了吧。正准备起床,可仍然哈气连天,打开手机确认,才临晨3点多,原来这里的太阳早就上班了。</p><p class="ql-block"> 躺下后却一时睡不着。刚有睡意,5点钟不到,民宿老板娘就在走廊里催着大家吃早饭。</p> <p class="ql-block"> 餐桌上,老板娘津津乐道,说着这里的许多好处,话里话外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里几乎没有严寒的冬天,冬季平均气温保持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而夏季平均气温则在25摄氏度左右。相较于其他北方城市,这个温暖的气候条件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这里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源,为农业和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 早饭后,大巴车带着我们到北极广场找“北”了。</p><p class="ql-block"> 真不愧是北极村,北极村处处都写着“北”,据说一共有99个“北”字。</p><p class="ql-block"> 俗语中形容一个人得意忘形过度,往往说他“找不着北了”。今天我们在北极村的北广场玩了个讨彩和吉利的好游戏——找北。</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梭于树林里,栈道上,草地间,努力寻找着“北”字。发现大小不同,距离不等的石头上写有“北”,木桩上写有“北”。所有的“北”字字体不同,书法者也不同,有甲骨文的“北”,有小篆体的“北”,有宋体的“北”,有唐太宗写的“北”,有毛主席写的“北”。有高耸入云大大的“北”,有小如手掌小小的“北”。有一个字三面观看都成“北”,长廊边木质栏杆也做成了“北”字形……</p> <p class="ql-block"> 除了找北,我们还寻找到了好几个“最北”:最北哨所,最北邮局,最北海关,最北一家人,最北厕所……</p><p class="ql-block"> “南有天涯海角,北有神州北极”,我已经游览了遥相呼应的祖国两端,想来三生有幸。</p> <p class="ql-block"> 站在“神州北极”的石碑旁,和一河之隔的俄罗斯遥遥相望。中俄山水相连,对岸的瞭望塔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来的早了几天,没有看到北极光。</p><p class="ql-block"> 就要和北极村告别了,离别之时有些不舍。爱这里宜人的气候,爱这里连绵的山脉,更爱这里无公害的农家菜肴。</p> <p class="ql-block"> 又到了傍晚时分,太阳依然没有如常落下,似乎害怕离开这片温暖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回望神秘的北极村,它犹如镶嵌在中国雄鸡冠上的宝石,在黑龙江的一隅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