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印象》2024霞浦行摄专辑之三

闫广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摄影实践,通常被认为是对拍摄对象的如实纪录,实质上,摄影活动更反映摄影师自身的塑造过程,即通过镜头的取舍,深入反映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深层次思考,可称为摄影作品中的“主观性评价”。相机镜头并非衡量作品质量的绝对标准,摄影师本身的视觉观察和创作意图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创作出一幅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具备美学价值和丰厚内涵的照片,无疑是摄影人所追求的目标。作品只有能触动自身的情感,方能有效地触动和感染观者。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应满足这一评判标准:创作者深度挖掘主题,用恰当的曝光时机和有效的构图技巧赋予作品美感,并融入复杂而丰富的内涵,以此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福建霞浦滩涂行摄实践,带给我是更多的思考:如何在相同场景拍出有意思、有内涵的影像,避免同质化照片?违背真实生活的摄影有意义吗?摄影不是走近主体留下影像,摄影应该是走进主体,留住与主体灵魂互动的感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选择霞浦行摄入视觉中国图库的部分摄影拙作分不同专辑分享,意在诠释我对摄影理念的肤浅认知,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斧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心斋主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闫广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4年6月8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甲辰五月初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于西咸上林书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丰收之季,走进东壁渔民分拣牡蛎的劳作现场,忙碌的渔民令人目不暇接,风机吹散令人作呕的气味。渔民们将牡蛎,细致地按照大小划分分类:小牡蛎被继续置于温暖的海水中以期它们进一步的生长;较大的牡蛎将会被送往市场,作为烹饪过程中新鲜的食材;那些意外遇难且未曾见证人世长河的牡蛎,在生命历程的最后阶段被赋予作为培育下一代牡蛎的寄主。时光为每一道工序定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闫广现,</b><b>号迟钝道人、清心斋主人,陕西咸阳人。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初涉唐楷,继追晋汉北魏宋元明清,诸体兼及,尤嗜行草,善篆刻,喜收藏与摄影。书作清秀隽美,流畅自然,用笔六法俱现,注重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篆刻宗秦汉而重笔意;摄影视角独特,意高境远。书作曾参加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别展、中韩文化交流展、国际美术大展、中尼文化交流大展。现为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培训学院书法研究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陕西秦岭书画院常务副院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