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熟了

水月亮

<p class="ql-block"> 回家看望老妈,路过村囗自家麦田,看着黄澄澄的麦子忍不住停下来拍了一段视频记录这丰收的季节,麦子长势喜人,粗粗壮壮的秸杆上是长长的麦穗,一看就是水肥充足,茁壮成长起来的,成熟的麦子在寂静的田野上静静地等侍着收割。</p> <p class="ql-block">  站 在田边,麦田里静悄悄的,偶尔听得一两声鸟鸣,在这沉闷的午后,麦田没有阳光的照耀,失去了诱人光晖,只显出麦子原本的黄色。</p><p class="ql-block"> 路上静悄悄的,整个村子也静悄悄,完全没有往昔麦收时节的喧嚣热闹。小时侯每到麦收时节,学校就放麦假,收麦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那时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秋黄麦黄,绣女下楼”。麦收时节生产队成立大食堂,全队人都在食堂吃饭,天蒙蒙亮生产队的钟声便响了,大人们就下地收麦,饭由专人送到地里吃,天黑才回家,孩子们大一点的也帮着收割,小点的拾麦,再小点的就待在家,吃饭时到食堂领饭,这时生产队就像一个大家庭样,大家分工协作,各尽所能,做饭的、送饭的、收麦的、运输的,磨镰刀的各干其事,男女老少齐上阵,龙口夺食收割忙。为鼓励大家加快收割,常常开展劳动竞赛,奖品是一条白毛巾或一个塘瓷杯子,热血青年们便开始你追我赶,尽情地在麦田里绽放着青春的光彩,谱写着属于那一代人的青春之歌。</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车把式甩着清脆的鞭子,赶着装满麦捆的大车满载而归,将收割的麦子送到打麦场先摞成一垛垛的麦稷子,等地里收完后再碾麦、扬场、.晒麦等一系列工序后才能入仓。在那个全凭人力收割的年代,麦黄时节分秒必争,人们辛勤劳作了大半年,只怕有个天灾而前功尽弃,靠天吃饭的年月,产量并不高,必须细收细打颗粒归仓。</p><p class="ql-block"> 而今的联合收割机只需一道工序,诺大的一片麦田,个把小时便可收割完成,装袋运走,机械化耕做解放了劳动力,节约了时间,种田人家只在耕种和收获时到田里招呼一下,其余时间可以外出打工或干其它事。 </p><p class="ql-block"> 麦子熟了,依然是在那个时节,往日的一切随着岁月的河流悄然流逝,数字化、智能化让我们的生话越来越便利,农业现代化解放了劳动力,城镇化的人口大迁移荒凉了村庄,寂寞了巷道,儿时的记忆依然在眼前,对故乡的情怀依然没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