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老街:钱王府、茶博馆、芸南道与其它

无求

<b>  续前篇《昆明老街:市场、抗战胜利纪念堂与胜利广场》。</b> <b>  从抗战胜利广场出来,我们跟着方位感极好的儿子,继续一路懵懂前行。</b> <b>  经过人民中路进入正义路,并逐渐正式开始了老街古巷的惬意观赏。</b> <b>  如果说,在海南有海口老街,在四川成都有宽窄巷子,在上海有新天地,那么在昆明也有昆明老街,而且它比以上诸多巷子、天地、老街等,历史更悠久、文化更深厚、名胜更繁多、景色更优美、古迹更沧桑。昆明老街,是国内作为一个统一地名命名的街区项目,也是昆明城中最后遗留的历史街区。</b>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王 氏 宅 院</b></h1> <b>  钱王街入街牌坊。</b> <b>  钱王府外景一隅。</b> <b>  铜匾显示,王氏宅院位于文庙直街103号(现为钱王街108号)的三坊一照壁合院,建于民國时期。</b> <b>  王烘(1836-1903),字兴斋,云南弥勒县虹溪人,滇中富商,曾于昆明设立“同庆丰”商号。他为清政朝廷垫资国事,获期廷连表,成为“急公好义”的红顶商人,世称“钱王”。</b><br> <b>  钱王府外景一隅。</b> <b>  挂有同庆丰牌匾和镌刻对联的宅院门脸。</b> <b>  欣拍同庆丰门脸两边的石狮。</b> <p class="ql-block"><b>  步入宅院,右侧院墙悬挂“钱王”王炽简介和昆明老街的老照片。简介全文是:</b></p><p class="ql-block"><b> 王炽(1836-1903),出生弥勒十八寨(今虹溪镇),排行老四,人称“滇南王四”。青年时期经营马帮,从事茶叶、烟叶、皮毛等贸易,后在重庆开建“天顺祥”票号,票号逐浙遍布中国15个主要省市、香港、东南亚、法国、英国等,后王炽在昆明(今钱王街108号)建立“同庆丰”票号,并将“同庆丰”设为金国总号,其它为分号。据英国《泰晤士报》统计,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十大富豪排行,王炽排名第四位,民间尊称其为“钱王”。</b></p><p class="ql-block"><b> 王炽积极资助国家抵御外国侵略,保家卫国,兴办矿产,兴修铁路,兴建水电站,铺路建桥,赈灾捐款,出资助学。今云南滇越铁路,东川铜矿,个旧锡矿,石龙坝水电站(中国最早的水利发电站,至今100多年仍在发电),耀龙电灯厂,昆明 “状元楼”等,均有王炽出资兴建。王炽因对国家、民间及商业的贡献,1893年被荣封为“三代一品”官衔,为清朝未期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唯一一位一品红顶商人。</b></p><p class="ql-block"><b> 王炽遵守“以德为人,以德经商,以利聚财,以义用财”等理念,在其社会时代就运用了“连锁经营,股份管理”及产融结合等先进商业思想,为后人树立了宝贵的经商理念和精神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宅院内有剧组似乎刚拍摄完毕。管不得他(她)们,边看边拍自己想拍的。图为正房内里,但没有进入。门匾文字为“三代一品”。</b></p> <b>  宅院正房部分,为中西合壁砖木结构歇山瓦屋顶建筑,一二楼均设回廓贯通四周,檐枋、栏杆、窗子等雕刻精美。一楼正门门框、窗框为西式建筑风格瓢线装饰,门、窗均为传统木作。经修缮后,仍保特原历史风貌。</b><br> <b>  拍至这个楼梯转角处,即不允许再向上行进了。</b><br> <b>  与正房门脸相对的另侧墙面,设有云南白药标识和被绿竹、兰草簇拥的木雕。</b> <b>  云南白药标识前面,是企业历程:1902云南白药问世,1971云南白药建厂,1993云南白药A股上市,2005健康品事业部成立,2010年白药实现百亿跨越,2016年连续十余年荣获深交所A类优秀上市公司(仅两家),2017年白药精准定制项目成立白药控股混改。</b> <b>  透过宅院窗户,向钱王府外拍花坛间古装打扮的美女。</b> <b> 既然有美女在外,赶紧走出宅院,凑前蹭拍。</b> <b>  对蹭拍的这个古装美女效果,感觉比较满意。</b>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馆</b></h1> <b>  在渐行渐进中,我们走近了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馆。</b> <b>  当日正值5.18国际博物馆日,我们还真就在昆明老街,顺路参观了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馆。门前悬挂镌刻对联,其内容分别是:仁义礼智信五德齐备,木火土金水五行俱全。</b> <b>  进门边墙前,就陈列着两座造型别致的茶柜和非遗工坊使用的制茶工具。</b> <b>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b> <b>  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馆,是经云南省文化旅游厅、云南省民政厅批准注册的专业类博物馆,也是国家三级博物馆。</b> <b>  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收藏、展示、研究、社会教育、推广云南茶文化。主要陈列藏品,分茶品、茶器、物品、字画等四类,有相关珍惜藏品近1000余件。设有非遗传习馆、文史馆、普洱馆、茶器馆、品牌馆、鄂尔泰贡茶馆、茶马古道文化走廊、学堂、书斋、品鉴室等,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茶道、茶艺和品茶艺术,以及云南茶文化的传承、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和悠悠茶马古道沉淀的历史文化。</b> <b>  每年出展和馆内展览及举行活动30多次,年接待参观者近20万人次。</b> <b>  廊角仿“茶马古道”的场景。</b><br> <b>  院内可供聚会的茶座。</b> <b>  茶室摆设。</b> <b>  庭院木植。</b> <b>  馆内还藏有断案牌《永远遵奉碑》,其内容是:<br>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立于易武关帝庙中的一块碑文,主要讲述了 :道光年间因茶税负过重,易武春茶之税每担收到了一两七、八钱,当地群众承受不了这样的赋税,于是联合上控:要求把茶稅减至七钱二分,这合理的意见土司不但不予准许,反而与思茅官吏联合把带头的人抓进牢里关押起来。其他人到普洱府上告,受到上一级官员的重视,普洱府审理了此案,并规定了易武土司能够征收稅收的名目和范围,以明文告示的形式告知以众。要求大家按照此规定永远遵奉执行,碑上刻日、月图案作证。<br>  道先十八年岁在戊戌孟冬月望十日张庄兆同合案立。<br><br></b> <b>  乾隆五十四年的执照碑。</b> <b>  馆内还有一女士演奏电吹管,为现场助兴。</b> <b>  作为民众的文化殿堂,茶文化博物馆还拟将持续通过茶艺演艺,和金融篇、旅游篇、养身篇、茶雅篇、讲座篇、科普篇、非遗工艺篇、茶展篇、网络篇等各类主题活动和讲座,向参观者传递茶文化,让大众近距离体验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的魅力。</b>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沿 街 随 拍</b></h1> <b>  前篇说过,老街面积很大,在老街街区内,存留着112处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保护总面积达328.8亩,最古老的有近900年历史。这些建筑,承载着昆明古城太多的记忆与故事,同时又承载了当代人太多的童年欢乐和当下的生活趣味。</b><div><b> 老街地图可见、我们本次没有看到的,即有明永历帝殉国处、胡志明故居、文庙、聂耳故居等;还有不少街巷没有进入。</b></div> <b>  与“钱王府”毗邻的邱家巷。</b> <b>  在昆明老街,可以吃到口味正宗的小锅米线,可以淘到光怪陆离的云南古玩,可以找到历经百年的药铺,可以买到云南多民族使用的各种乐器。昆明老街用它斑驳古朴的胸襟,包容着昆明的古今。</b><br> <b>  流淌浓郁外国风情的街摊,阳台的红色横幅却是小放肆烤肉。</b> <b>  在这里,漆黑、整齐的大理石街道与砖墙、镂阁、玻璃巨窗交织,古朴与近、现代交汇,幼小、成长、壮硕和妩媚、老迈也会在这里同框。</b> <b>  临街一面厚重古墙,镌刻着昆明老街中的钱王街的全貌和它的去往今来。</b> <b>  镌刻的旁文是:</b><div><b> 昆明老街(又称”文明街历史街区”)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200亩。由明清时期的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居聚落、抗战胜利堂(原云贵总督府)和文庙,共同构成其“街”、“堂”、“店”的格局。昆明老街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都有独特而丰富的特色与内涵。街区内历史建筑众多,人文荟萃,商贸繁华。<br> 钱王街位于昆明老街内,因晚清云南金融业和民族工业的创始者王炽(人称”钱王”)在此开设“同庆丰”票号而得名。街全长约四百米,连接小银柜巷、大银柜巷、居仁巷,曙光巷、“马家大皖”、“福春恒商号”、“傅氏宅院”等文物保护单位均坐落于此。</b><br></div> <b>  这里还有昆明老街党群服务中心,典雅、现代。</b> <b>  街边,有中西合璧的音乐茶室。</b> <b> 有共青团组织的青春“星服务”。</b> <b>  有一时闲暇,当街用模型练剪精艺的高挑女生。</b> <b>  有沿墙布展的老街掠影。</b> <b>  有非遗.青创荟的主旨诠释。</b> <b>  有手工精细制作的皮货商店。</b> <b>  有傣境、傣味的手抓饭、特色菜。</b> <b>  有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的玫瑰老卤酒。</b> <b>  有古茗、菌故、版纳拌水果、叉烧肥肠。</b> <b>  有举世闻名的普洱茶在此进行厂家直销。</b> <b>  有台湾柴烧十大名家名茶。</b> <b>  不管这名那名,“地道才好吃”!</b> <b>  也有店前陈列古董留声机、老电话的福照楼。</b> <b>  有古色古香的建新园和嘉华商铺。</b> <b>  也有用时令茉莉花蕾串成的馨香手串。</b> <b>  更有芸南道上现已闻名全国的浪漫昆明网红打卡地。</b>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浪漫昆明网红打卡地</b></h1> <b>  地处芸南道的浪漫昆明打卡地,是青年男女最爱聚集的地方。他们来此,欣闻沁鼻的花香,交流呢喃的爱语,兴拍有鲜明标志的浪漫,深刻彼此相互爱情,喜享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并憧憬更加幸福的人生未来……</b> <b>  儿子给我和老伴在这浪漫之地留影。</b>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古街的人影街光</b></h1> <b>  名城古街,汇聚了方方面面的人们。信手擢取人影街光,也蛮有意思。</b> <b>  1.古街人流。</b> <b>  2.包浆街光。</b>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花 街 暮 色</b></h1> <b>  恣意徜徉中,不知不觉我们又途经景星花街,置身于暖阳斜照、华灯初上的古街初暮当中。</b> <b>  宠物交易地。</b> <b>  妩媚招财猫。</b> <b>  璀璨的星光市场。</b> <b>  暮色中的演奏家。</b> <b>  小吃地随景。</b> <b>   昆明老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大理国时代,经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建立。现今尚存的昆明老街的格局,就是从清代康熙年间云贵总督在此建署而逐步开始形成的。昆明老街的建筑,主要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一批近代建筑的插入和私人豪宅的新建,为昆明老街留下了深深的烙印。</b><div><b> 在建设云南民族旅游文化大省的强劲东风下,保护这个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为现代旅游文化经济做出贡献,这也是昆明老街改造项目弘扬自身文化,搞活一方经济的双赢机遇。把握时机,发展旅游,让昆明的文化历史在昆明老街得以全方位的展示,盛迎海内外八方宾朋,昆明老街又迎来了生命的第二个春天……昆明老街将重现老昆明风情。</b></div> <b>  从景星花街出去,我们又步行游览了昆明老街周边一局地和现代商业区,进而构成了我们首次老街行的“三部曲”。</b> <b>  未完,敬请候赏续篇。</b> <h5><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指山森林湖摄影视界 无求</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