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成长故事

苏武少华✍

<p class="ql-block"> 笔者:苏武少华 </p><p class="ql-block"> 90后理科男</p><p class="ql-block"> 来自一个破落的茅草屋圣地</p><p class="ql-block"> 经历深厚阅历丰富</p><p class="ql-block"> 我于90年代出生,是一个妥妥的关中汉子,在家中我排行老三。我有两个姐,她们分别出生于1987年和1990年。在我出生前后那段岁月时间里,全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我因此未能获得应有的土地所以就是方言说“黑虎”没有分地,父母为了生我也时常躲避计划生育的刁难,稍不注意拉走家具或者粮食被抬走等等。父母为了全家不至于饿肚子便开荒种田刀耕牛犁人挖槽掀翻,就那样在荒地陡坡挖出来倾斜度达到45度左右的坡地,即便现代化机械也望而生畏 也只能人挖或者牛犁,后来为了耕种安全方便提高效率,父亲便让铲车把坡地平整成撑稍微平坦拖拉机可以旋耕播种的平地,父母犹如愚公移山般的坚韧不拔与自然贫瘠抗争的的精气神和坚韧隐忍的性格,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但那个年代家庭成员家家户户众多,以及缺少化肥农药,所以即便种田亩数多产量反而一般化,记忆中,每当到了深冬腊月 相当家庭就到了断粮断面的境地,就四处奔波借粮,为了不饿肚子提高产量,家家户户把农家粪堆放在大门外发酵,所以小时候在村里人口口相传一句话“一泡尿 顶三料“因为尿液里含有氮磷钾以及尿素成分和其它微量元素 能促进庄稼开花结果颗粒饱满 达到丰产丰收的效果和目的,所以牛粪羊粪猪粪经常在黄土色的土地上被我和父母用牛拉架子车的方式,运送到地里,覆盖一层,以期盼来年高产丰收,自始至终勤劳能干的父母没有因为断粮而让我们姐弟三人饿肚子或者营养不良导致身材矮小或者枯瘦如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1988年,我大姐出生1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和父母开始了分家生活,父母没有分到箍窑洞的砖,只有几个碗和筷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然而,父母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自力更生,父母从土窑洞挪出来后 1988年建起了两孔青砖窑洞,父母苦活统统包揽,上窑洞土,和泥、渗砖,担子担着前后两笼砖走在摇摇晃晃搭的木板上直到窑洞高处,来回不停歇,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葫芦,没有起重机,修窑洞那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全靠人力 苦力 劳力的过程中,我和二姐还没出生,大姐也才1岁,父亲总是力缆狂澜不计辛劳,母亲也是不退缩,帮忙提水、做饭、干活还要照看年幼的我大姐的吃喝拉撒哭闹等等。等我出生的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家新窑洞,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家两孔窑洞。</p><p class="ql-block"> 在我稍微能记事的时候,因为爷爷奶奶子女众多孙子众多,从而对我们就疏于照看照顾,父母又为了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得不下地干活,没人照看,只能我大姐照看我和我二姐,有时父母干活去了,父母怕我犯事或者走丢把我锁窑洞里那时候我四五岁左右,躺炕上呼呼大睡后眼睛睁开不见父母只有我有时我和我二姐,所以我出不去,就翻家里钢筋棍门窗或者从门缝试图往出爬着钻出去,一次还把头夹住了,哭声惹来邻居把我头从钢筋棍的窗户弄出来,在我的印象和记忆中,爷爷奶奶很模糊也很疏远,因为孙子孙女很多,难免应接不暇,所以照顾不周我也理解,所以我对父母的感情最深刻</p> <p class="ql-block">  随着我们三个逐步的长大,到了上学的时刻,学费和学杂费的问题出现,父亲的脸上笼罩着一层阴影,因为在哪个年代一次性要缴纳三人的,所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二姐因为不太爱念书再加费用高,考试时候老师不让没交考试费的参加期末考试,交考试费的享受同等条件待遇,没有缴纳的老师发落回家,贫穷,这个我之前从未深切体会过的词,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那年我还很小才上二年级,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从小学二年级我的学习每次名列前茅每次都是如此,从不间断得奖 领奖 也感受到来自同学和老师的温暖和尊重以及投来敬仰得目光,因为我每次都能考第一或者第二名,给我印象最深的小学老师是个中等个头络腮胡40多岁的男性也是我的语文老师,姓种,还有一位长相斯文戴着眼镜文质彬彬温和的女老师。一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老师长相模样至今清晰可见的感觉,每天下午同学都会在操场或者旗杆周围或者小学窑洞四周背诵课文,那个同学背不过老师不让放学回家,为了不至于被老师扣留押住,也为了给老师留好印象,抱着彩色人教版课本,一阵埋头思索的低沉声音边记忆边背诵,有的同学背诵的声音能响彻半边天抱着书一顿狂躁发泄式的背诵,脸蛋通红,脖子青筋和血管清晰可见,老师手拿个竹子条条,严肃的在同学四周背对着双手来回走动,学生害怕被老师敲打一顿,所有人都认真的背诵,我背的很快,闭着眼睛思索一遍默认几次,确定背会了找老师,老师总会称赞我背的很快不错,我接过老师手里的书飞快跑进教室,心情瞬间特别轻松一路愉快的奔向了家的方向,然而,突然的转折出现了——二年级时候的六一儿童节需要预演训练,学校需要穿白衬衫白鞋,我发现自己所有的衣服不是棉袄就是棉袄要么布鞋要么就是秋衣袄,根本没有白衬衫,让我感到非常困扰,因为哪里去找一件白衬衫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几个晚上,让我食不甘味,想了想,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跟父母说了,想要一件白衬衫。但是经济又拮据,于是,想着去问去借,但是大家也都穷,白衬衫是奢侈品,你借别人也在借。好不容易借到不是大就是发黄发皱要么就是太肥大,总之不合身,最后干脆没参加自愿自动放弃了参演,老师让我在教室照看她一两岁光屁股的小男孩,我当时上二年级,我才逐步体会到贫穷真的会失去很多机会,也会很早明白很多事情,也会体验吃不到很多童年应该吃的东西和零食</p> <p class="ql-block">小学校门口每天如期而至就有一把大圆伞,一辆架子车支得摊位,卖的不是老冰棍,就是泡泡糖,钢笔,铅笔,橡皮,小玩具,果冻等等,每次路过都要凑过去看两眼,但是没有零花钱,所以急不可耐的自己给父母说了又无济于事,于是星期天父母让我放牛,我便从家里出发时拿个镢头或者拿个铁沟沟,到黄土层的墙低或者石头山翻石头,抓蝎子,牛有时放饱了,才抓了一两只,只能换三四毛零花钱,因为蝎子是看个头大小,大多数一只2毛钱,酷暑难耐的季节至今记得一包只有2毛钱的汽水和果冻很甜味道特别好吃,至今都记得那种童年的味道,上学时候把蝎子从家里带到村里收购处卖5毛 2毛 不够2毛的,用蝎子数量凑数 就凑出来几毛换汽水喝,这就是我零花钱的来源,要不然别的同学娃娃吃,那个年龄我也特别嘴馋,现在回忆起来挺寒酸也很心酸也更悲苦,但是抓蝎子有时因为太投入,再抬头观察,牛不见了,心头一阵冷汗,抓蝎子的劲头全无,又连滚带爬带滑从山坡冲下来,寻找牛,如果一旦牛不见了,两手空空回家,父亲肯定打我 问我把牛放那了 家庭肯定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我无法面对给父亲交差的事实,所以再那刻起,心惊肉跳很害怕牛在山沟树林找不到了,所以全然不顾眼前是否有枣刺或者狼牙刺,我边跑边环顾四周并嘴里“哞哞”的叫着 时不时聆听牛的铃铛声</p> <p class="ql-block">牛在清晨的草地上啃食嫩草比较挑剔,有水的草不太吃,就容易在漫山遍野的荒山或者沟卯夹杂着山地的地方,像脱了缰绳的野马胡乱飞奔撒欢,我紧跟在</p><p class="ql-block">牛群的后边,看护好牛怕牛跑丢的同时又怕牛吃庄稼,有时牛能上的山路未必人可以走,所以徒手抓荆条,用镢头挖坑,脚踩坑手抓荆条就跃到另外沟渠或者地带,有时需要毛腰钻进狼芽刺和枣刺纵横交错的地方,蜷缩毛腰的同时俯下身子,遇到密如蛛丝的杂草树枝或者蜘蛛网,就需要手脚并用,有时嫌弃麻烦条件反射缘故,遇到蜘蛛网闭着眼睛硬往过冲,蛛丝粘在脸上怪难受,不断揉搓着脸颊,只为了追赶跑在另一块山卯的牛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放牛的那些岁月是在暑假里或者星期天放假,每个早晨,每个露水凝重雾气弥漫的早晨乃至阳光刺眼的每个下午,我一如既往每天带着用废弃不用的布缝制的挖药包或化肥袋子折叠编的挖药包再拿个撅头,包里放个馒头,再揣着本书,拿着一轮长皮鞭,辟里啪哩空中抡几下,牛群涮一下出发了,牛在青草肥美的沟底低头吃着鲜美的嫩草并甩着尾巴,时不时头抡在脊背上驱赶蚊蝇和牛虻,这段时间的牛特别听话自由自在吃草,或扑腾扑腾地趟过深深浅浅的水沟,我则躲在荆条窝或者阴凉的</p><p class="ql-block">岸石下躲牛氓的叮咬也躲太阳的</p><p class="ql-block">强光热量或者翻动旁边石头,看有没有蝎子,有时会在沟渠水潭边逮螃蟹,或者看书写暑假作业。偶尔牛不听话,忽然发疯似的奔跑起来,我很生气也很气愤,书包的装着如麦芽糖甜味般的冷馒头已经被我吃完了,为了逮到没有缰绳在荒山撒欢胡乱领头跑的牛,我目光环顾四周,扫视搜寻石头或者黄土疙瘩,为了迷惑牛,让牛信以为真是馒头,我蹑手蹑脚到了牛跟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点步 一把死死抓住牛鼻圈,发狂似的抽打它,牛被教训的撤出后腿撅着屁股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挣脱拉扯跑掉,我则挒紧牛鼻圈旋转,牛鼻子疼的目光透漏出惊恐恐惧之感肌肉偶尔还颤抖 鼻孔喘息着像喷雾一般的粗气,下一次被我教训的牛在主人的呵斥下再也不敢不吃草光想着带头撒腿就跑,然后跑着跑着,</p><p class="ql-block">有时被我就抄近路截流,牛抬头和我对视发愣,我则蹑手蹑脚到达牛的跟前快速掐住牛鼻孔整训不听话乱跑不吃草的牛,牛后来就不那么带头敢乱跑了,放牛很苦也很孤独 也很无聊 蚊虫叮咬 牛氓吸人血 而且还很热,所以只能通过看书转移煎熬漫长的时间 因为山沟每次都只有我一个小男孩无聊 而又孤苦没同龄人陪伴的放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笔者:90后理科男 人生经历阅历很丰富也很深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