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教育,薪火相传”——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匠心工程“师徒结对年度工作总结

Yu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青年教师:师涵      师父教师:田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师徒结对的心得,我想以“天天”学习作为我的“专辑”标题。作为一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天天学习是我成长的基础,而向我的师父田添,天天学习,便会是我快速成长的秘籍。语文该如何教,教什么,我以书本的方式学习了理想的语文教学,我对语文教学的滤镜开到了一百,而当我真正独挡一面开始教学时,第一次作业大检测的结果便给我了重重一击。好在,有师父在。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跟着师父,我学到了许多在“站稳讲台阶段里的我”急需的方法,我也将其作为我教学成长日记的首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律管理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初一年级,一个无论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是凶之以言都只能起到三分钟热度的年级,管理纪律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在网上,我学到的是“扑克脸”“沉默”,以严肃击败活跃,而我的师父却有一百种方法让学生安静且专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严肃有时。师父和学生的关系很近,但是是我所向往的那种基于尊敬的亲近。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教学修养是基础,而附加的一点点“威严”也是必要之必要。坚守原则的严格,贯彻要求的严厉,一点点严肃便让课堂活跃而不跳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调侃有时。“事不过三”,这个词在纪律管理方面的意思时,用一种方法治理纪律是不行的。这两个月,我归纳了师父治理叽叽喳喳的三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第一,表扬优秀,树立典范。我们常常习惯去告诉学生不要做什么,但“我到底该怎么做”才是他们的未知领域。因此,不妨在课堂上时不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让次者学有向,让优者奋有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第二,抓出典型,提出警告。我自以为的一个锐利的眼神对部分同学而言不痛不痒,这时师父的办法是:提高音量,让学生单独站起来,以严厉的言语打击他们那不可估量的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听课才是上成之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第三,利用集体,移交处理。当课堂需要被迫停下,讲纪律本身就带有阴郁的心情成分,事实上,这种“迫停”影响的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心情。于是,我的师父便说道:“大家来评一评,说一说,他这个行为怎么样?”结果便是“群起而攻之”。移交处理,教师沉默,师父给我露了一手什么叫“此时无声胜有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学成长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作为一名新老师,或者说步入社会不久的“新人”,我常常表现得非常幼稚、不成熟。我内耗于这种青涩,但我知道,“经验”可以洗去稚气。在这里,我不得不感谢这一年中,附中高新给予我的宝贵的成长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这一年,我登上了哪些“舞台”呢?说题比赛、长郡麓谷中学送课交流、浏阳淳口中学研修活动中智慧课堂的展示、青年教师汇报课、考核课、主持第十一届语文风采大赛、七年级语文组大单元研修学习成果分享......大大小小的舞台背后都有我辗转反侧的无数个夜晚,好在我从来不是孤身一人,真的超级感谢我亲爱的师父田添老师与苏苏老师以及七年级语文组的指导与无数次陪伴和鼓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说题比赛,在高新语文大家庭中的第一次露面舞台。当我得知我也要参加比赛时,退堂鼓的鼓点立马开启渐强模式。而我的师父——“去!要么不搞,要么就搞出点名堂来。”于是,从抽签开始,师父便在不断的给我提供思路,帮我打磨,甚至帮我挑选当天要穿的衣服,正式说题那天,连头发都是我师父给我扎的,幸福吧!虽然没能进军决赛,但是这一次的体验让我对中考题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实了许多其他年级优秀的老师,也更好的了解到我们优秀的语文团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我曾一度喜欢公开课,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磨课,总会让人觉得这是个人模式的成长修炼,但就如上图展示的一张张照片,它不是来源于自拍,而是一份又一份陪伴与指导,因而我也对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我喜欢制造惊喜,所以在第一次准备公开课时,我只想着怎么炫,怎么搞的好玩,怎么让人惊艳,于是我努力的去找花架子,想使出浑身解数让课堂开出一朵花来,或许形式上的花确实开了,但课堂没有什么语文的感觉,于是这个课它经不住磨练,因为花架子是有新鲜度的。而后的半年中,搬着小板凳坐在前辈们的教室后面,我深深的被前辈们逻辑缜密,重点突出的课堂所折服,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学的不扎实。于是,在以后的备课里,我都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这个文本我要解决几个问题?问题的设计是否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然,这样的思考会让文本的解读不够充分,但我感觉我的备课的速度变快了,课堂也没有那么的拖沓了,不过,哈哈哈哈,想是这么想,要落实还是要放肆练。烟花绚烂,但热闹易逝。我曾追求轰轰烈烈,现在我更喜欢朴朴素素,扎扎实实,我想让学生的思维、表达、笔头都留下些什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冥冥之中一个胆小的人成为了自信魅力值100的田添仙女的徒弟,而这位仙女总是思维活跃,创意无限,于是在追求“朴素”的路上,我也时常学习如何正确合理点缀,让语文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一个习惯懒惰的人却成为了严谨认真的备课组长的组员,短短一年,我见证过苏苏老师起码4次的工作到凌晨四点,我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苏苏老师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告诉我“我命由我不由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一个上课拖拖拉拉,只顾自己上的有意思的人有幸听到了文鹏老师的课堂与评课,于是我会去思考,我该怎么把这个问题讲透,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提问才符合这个的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我真的很幼稚,因为曾经觉得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但现在,我会觉得是基于学情的教学处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我超级喜欢王亚来老师,可惜我只与王老师接触了半年。一节磨课结束,王老师几句话就能直接命中我课堂的大问题。一语中的,又准又狠,真的让我超级膜拜,以至于改教案时也让我充满战斗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胡老师!每次胡老师都能把我们夸到天上去!胡老师极其的幽默,我只恨自己接不住,每次只会笑。由于我的扭扭捏捏和羞涩,我很少进入到胡老师的课堂学习,但在闲聊中,胡老师也会非常大方的分享自己的文本处理方式——简单的文本简单教,复杂的文本拓展教,于是我也开始渐渐意识到,我是具有主动权,可以选择利用课本的老师,而不是被整个课本桎梏的教书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刘老师对我的影响走出了校园,来到了学生的家里。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家访,除了接下学生家长递过来的水杯,我感觉我不知道要干什么,但刘老师从容淡定,从日常的小事闲聊开始,逐步深入了解一个孩子的家庭,并且给出建议和安慰,有刘老师在,家访的空气里没有一丝是尴尬的,原来,家访是这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彭彭老师,美丽淡定的欣欣老师,开口即惊艳的方漾老师以及百科全书乐乐,每一个人都在用他们的专业激励着我,鼓舞着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至此,我的教学小总结束。这一年里,我感受过无数的温暖,无尽的指点,我觉得不是我太容易被感动,而是整个学校的氛围就是如此,友爱,团结。时光飞逝,在一年的结束我所感慨的,果真是踏入校园学习开头的总结:高新真好!</span></p>

老师

课堂

师父

语文

教学

学生

田添

学习

于是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