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就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期间,我曾不止一次看到、听到甚至考到过一个知识点,那就是设计教案、教学法时要分析学生学习重难点。如何确定重难点呢?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语言对比分析。</p><p class="ql-block">今天在教初二学生学习动物时,有些有趣的现象,也让我有了一些教学反思。课文中有一个句子是“我家有两只鸭”,对于泰国学生而言,这句话有两个知识点。</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是“二”和“两”的区别,很多语言中,表示序列的数字二和用在量词前表示数量的“二”没有区分,例如英语two,泰语สอง,但是汉语中却有“二”和“两”的区分。这在对比分析难度等级模式中属于五级难度,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是难度等级中最高的一级。因此虽然上学期已经学过“二”和“两”的区分,但在课堂上,我问学生“有几只小狗”,很多学生依然会回答“二”。</p><p class="ql-block">第二个知识点涉及泰语和汉语的语序问题。汉语和泰语的基本语序都是“主谓宾”结构,但是汉语的定语、状语一般位于中心语之前,例如“我的妈妈”、“两只鸡”,而泰语正好相反,上面两个例子在泰语中的语序为“妈妈的我”、“鸡两只”。</p><p class="ql-block">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因为学生能正确按照书上的句子回答问题,我并未重点关注这一问题,但后续课堂中我对问题进行拆分,对学生进行泰译中训练时逐渐发现了这个现象,也以此逐步调整教学策略和重点讲解,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更加明了。</p><p class="ql-block">而如果教学对象为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么可能还要再加一个难点,就是汉语的量词。英语多是量词词组来区分可数和不可数。但汉语的一大特点便是量词丰富,表示人、事物甚至是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不胜枚举。例如表示人的“个”“位”“口”,表示动物的“个”“只”“匹”“头”“条”等等。</p><p class="ql-block">教学法中常说的一句话是“教无定法,教学相长”。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时要不断的学习、反思、改进,才能一点点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