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元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阴雨绵绵。我们一行4人冒着绵绵细雨驱车前往秀山村。 秀山村隶属富川古城镇,因坐落于盘龙山下,也称“山下村”。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车停在村委前的广场,便沿着戏台旁陡峭的山路前行,这里风景秀美,山峦叠嶂,美石林立,树木葱郁,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是一块景色秀丽、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路拾级前行,在山路的转弯处有一个“南天门”。南天门建在两块怪石之间,我们站在“南天门”下,仰望天空,环视四野,景色诱人!</p> <p class="ql-block"> 跨过南天门,不远处有一个大约五六个平方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依偎栏杆旁,可以俯视秀山村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从观景台沿着陡峭的山路下山,我们小心翼翼的前行,路边的野花不时地跳入我们的眼帘,盛开的花儿含着欲滴的雨珠,甚是美丽!</p> <p class="ql-block"> 沿石梯下到山脚便到了“将军府”的后门。将军府邸坐北朝南,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三层楼高,府邸的门坎、门帮、门头都用青石刻成,天井里有一块长3米、宽2.9米、厚12厘米浑然一体的长条石。走进院中,可见飞龙腾于石板之上,鸾凤翔于木匾之中,工艺之精美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 胡天乐将军府邸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七军三十九旅少将旅长胡天乐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建造。未入府中,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门两边的胡天乐左手书对联。上联是“入孝出弟”,出自《论语·学而》,意为“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下联是“用行舍藏”,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意为“当为世所用时,则积极努力地去做,当不为世所用时,则退而隐居起来”;横联是“自求多福”。短短十二个字,浓缩了胡天乐将军的处世态度和理想追求。</p> <p class="ql-block"> 胡天乐,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秀山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胡天乐原名胡维璋,在读了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著名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胡天乐,将为天下人谋福利当成己任,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向上。</p><p class="ql-block"> 胡天乐年仅15岁便考上了广西第一期陆军小学,与白崇禧、李宗仁等做了同学。后来,又考上了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后就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先后担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26年8月,在北伐战争的龙潭战役中,胡天乐右手受伤,伤愈后右手功能全部失去,后人又称他为“独臂将军”,而当时胡天乐得到一把蒋介石奖励的“中正剑”,所以他又是一名“佩剑将军”。</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胡天乐组织湘桂边军民在钟山、富川、昭平、贺县等地前后与日军作战七十余次,以独臂之躯抗战到底。确保贺州重镇八步、西湾、贺街、黄姚等处未遭日军铁蹄。2005年,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时,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一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给胡天乐将军,纪念他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参观将军府的时候,刚好碰见将军的后人一一胡天乐将军的两个己是八十多岁的儿子回来老屋。老人也刚到家一小时左右,并热情地邀请我们在他家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 秀山村中以石板路为主,泛着幽幽青光,村内许多建筑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可用“飞檐翘角马头墙、玉题干栏万字窗、素瓦灰墙斜山顶、龙头凤尾伴太阳”来概括其村古民居的建筑特色。细雨绵绵的夏曰,我们撑着一把雨伞,悠然地走在幽幽的青石板路上,感悟着古人的智慧与今日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村域中央的胡氏明家石城围屋,格局严谨、防御科学,是富川古民居采用家居、军防、休闲于一体,构筑围屋的文化建筑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围屋建筑门槛的底座上有精美的浮雕图案,如玉瓶宝剑、宝刀缀彩带、如意扇子、红花绿叶、凤凰展翅、麒麟驾云等。它们栩栩如生,巧夺天工,让整个秀山村宛如一座露天的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 村后的盘龙山上有一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大溶洞,村头的龙潭山脚下涌出的一泓清泉,清澈见底。泉水汇集成青青溪流,婉延着穿村而过,犹如一缕青色丝带贯穿其中。在这里,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秀美的田园诗画卷,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这便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秀山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