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生活拾遗

铁骑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人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 仰慕军人,崇尚英雄,是我早在幼年时期就已萌生的深厚情结。在我短暂的军旅生涯中,优秀军人的引领,又极大提升了我对这种情怀的感悟,在这些优秀军人之中,就包含我们连队的老连长——翁乃奎大校。</p><p class="ql-block"> 初识首长,是在入伍不久的一次全连集会上,通过连长介绍,当我了解到眼前这位身形端正,走路带风,目光犀利如电,神情威严坚毅的上尉军官,原来是连队的前任连长,在老山前线完成作战任务后,已被提升为营职侦察参谋时,心中顿时肃然起敬,同时,也就此开启了我与老首长的战友情缘。</p><p class="ql-block"> 当如火如荼的训练生活正紧张有序地进行之际,老首长奉命随部队去执行紧急任务,在任务执行后期,师侦察科结合部队任务特点,灵活调整训练计划,建设性地将散打训练,作为辅助项目列入了部队训练课目,并集中全师侦察兵骨干成立了散打集训队,身兼集训队大队长,总教练的老首长雷厉风行,很快将训练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不仅迅速提高了部队战斗力,而且还培养出了李光群,冯小虎,詹剑……等众多散打精英,在后期军区举办的散打比武竞赛中,他们夺取多个重量级冠军,取得了骄人成绩。 基于在散打训练方面积累的良好基础和丰富经验,军区指定我师作为示范单位,制作散打教学录像片,将其作为训练教材在全军区进行推广,身肩重任的老首长为此日夜操劳,殚精竭虑,经过干部战士的共同努力,最终出色完成任务,为我师侦察部队赢得了荣誉。</p><p class="ql-block"> 经受过战场洗礼的老首长,对部队训练要求得极其严格,他的练兵理念是:“兵可千日不用,不可一日不练,平时只有多流汗,战时才会少流血”。作为训练场边上的常客,老首长总是神情冰冷,眼光挑剔,极少见到他笑的模样。记得入伍那年深冬的一天上午,天气异常寒冷,骨干集训队的一场散打训练课,被迫转移至四排室内进行,当时,大家缩手缩脚,训练状态有些萎靡,来连队督导训练的老首长看到后,严厉批评了大家,并且点名让我和一名李姓骨干出列,进行实战对练,他则摘下大檐帽,脱掉制式皮鞋,仅穿一双薄袜,便走上练功垫亲自为我俩担任场上裁判,在老首长的厉声警示下,我俩丝毫不敢懈怠,相互频频主动进攻,几个回合下来,我俩早已气喘吁吁,满脸汗如雨下了。</p><p class="ql-block"> 非凡的从军经历,丰富的军事实践,塑造了老首长强烈的爱军尚武思想,他深谙全面提高侦察兵军事技能对保障任务完成的重要性,在部队进入山区野外驻训的时候,他不辞辛苦,坚持随队跟训,认真督导训练计划逐项落实。记得一天下午,部队选择一处河谷渡槽开展攀登训练,陪同师长爱人看望部队的老首长,此时非常希望由我示教,将“高空速降”项目列入训练内容,他带着我反复勘察地形,可惜的是,终因地形太过复杂,安全防护装备不足,项目技术难度太大而忍痛放弃,当时,老首长那心有不甘的样子,令我印象特别深刻,至今想来还令人心疼,而随着我的退伍,我也最终失去了亲身将这一技能传教给战友们的机会,给自己留下了莫大遗憾。</p><p class="ql-block"> 令人尤其难忘的是,1991年9月,连队接到命令,紧急赶赴军部集训,准备向江泽民主席做汇报表演。当时,由于任务突然,时间紧迫,表演方案意见纷纭,使得方队训练一度陷入了短暂迷茫。最后,由老首长提出的完全贴近实战,能鲜明体现侦察兵专业特点的表演方案,在刘科长和赵处长的大力支持下,最终通过军长的严格审验得以确定。至此,方队训练终于驶上了快车道。因为方队表演一经启动,须一气呵成,全程再无任何口令指挥,作为方队总教练的老首长,凭借其组织散打教学时丰富的大型方队指挥经验,娴熟地对动作内容和表演流程进行了精心设计,不仅将捕俘拳,散打,倒功,防刀捕俘等专业动作进行了巧妙衔接,更开创性地将威猛震撼的少林罗汉拳引入到了开场序列,使得整场表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浓烈的军事文化特色尽显无遗,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效果,汇报表演受到江泽民主席和军区首长的高度赞扬,取得了圆满成功,其训练模式,对集团军侦察部队的后期练兵更是产生了深远影响。  </p><p class="ql-block"> 时光煮雨,岁月经年,从退伍时部队一别到与首长再次相见,不知不觉竟已过去了20多年。那天,听到首长来本地出差的消息,我和几位同乡战友惊喜万分,当我们赶到宾馆鱼贯而入走进首长房间时,老首长一边高兴地大声喊着我们的名字,一边紧紧握住了我们的手,当他兴奋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占勇,你一点没变!还是当兵时那个样!”此时,20多年的时空距离瞬间化为乌有,诚挚的问候,真切的回忆,强化着彼此的感动,房间里处处弥漫着温馨,欢乐的气息。当首长向我们介绍到,老部队已由摩托化步兵师改制为机械化步兵旅,士兵装备的武器也升级为最新式突击步枪时,还不忘调侃我们道:“你们这么多年不摸枪,手艺丢没丢?如果手痒了,可以随时来找我,我带你们上靶场好好过把瘾……”说到“玩枪”,在军官比武竞赛中,获得手枪射击第一名的老首长,脸上泛起了兴奋的光,我和战友们深受感染,一个个跃跃欲试,心中顿时充满了向往……  </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时光幸福而短暂,将老首长送上火车的那一刻,离别的伤感充满了每位战友的心。当我与老首长相互举起双手,隔着车窗玻璃将掌心和对方紧紧相扣时,时间瞬时凝固了,此时,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我们彼此间的深情凝视,已充分诠释了“一朝做战友,终生为兄弟!”这条军营誓言的所有内涵,同时,我也无比自豪地意识到,老首长不仅仅是我的战友,是我的兄长,跟千千万万永葆军人本色的优秀军人一样,他更是共和国的忠诚卫士!更是人民军队的钢铁脊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老首长与师长夫人,指导员,连长在山区研讨训练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老首长与黄司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老首长参加国际维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