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距合肥市区30多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名鹊渚,踞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三河历史上曾发生过吴楚庐州之战,太平军也在此荣膺三河大捷,由此留下众多历史遗迹,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古庙会和古战场,是合肥唯一的AAAAA级景区,被誉为“皖中水乡” ,不输乌镇和宏村。</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景区地处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与庐江县、舒城县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三河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这个古镇以其独特的“八古”景观而著称,其中古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镇内的古桥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各具特色,成为了三河古镇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之古桥是三河古镇的另一大特色景观,这里有许多古老而美丽的桥梁,如东桥、西桥、中桥等。这些古桥都建于明清时期,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依旧屹立不倒。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桥,是三河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你可以来此了解古桥的特色,领略流水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古西街头小南河上的仙归桥。仙归桥是隔离仙界与凡间的天乡之桥,有仙境归来之意。石碑上比较熟悉的“仙”,就有张献忠、孙立人、杨振宁等名人,他们都是三河人。</p> <p class="ql-block">鹊渚廊桥: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这座廊桥上有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观景。</p> <p class="ql-block">望月桥在三河古镇内,靠近望月阁边上,是一座很高的单孔拱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小南河,河里有三河古镇的游船,望月桥是现代修的,看看就好。</p> <p class="ql-block">三县桥不仅是三河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感受古镇历史文化的重要地点。此外,三县桥旁边还有望月阁和望月桥,这些建筑与三县桥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三河古镇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三县桥是三河古镇中现存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位于古镇的中心,横跨小南河。这座桥因其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而得名。三县桥的历史悠久,据传当年全桥没用一根钢筋和一滴水泥,而是用煮熟的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将大料石缝牢牢地粘结在一起。这种独特的建筑工艺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p> <p class="ql-block">望月桥上望南河</p> <p class="ql-block">河道上的这个三孔的桥,就是鹊渚廊桥了,有点瘦西湖五亭桥的神韵,上面很多的亭子,是个观景的好地方,鹊渚廊桥本身就是一景。</p> <p class="ql-block">廊桥上有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观景,桥两头装有4根四方青石灯柱,被外国人称为情人桥。</p> <p class="ql-block">鹊渚廊桥位于小南河外河上,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桥,现桥1982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三河镇最繁华的时候,曾有十条街二十六条巷子,分布在河道两边,如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眼前的古西街和位于河对岸的古南街。</p><p class="ql-block">古南街虽然比西街短,但三河保存的最好古街是古南街,古南街地面铺就的石板也有很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西街全长2900米,真正成街是2500米,号称三河五里长街,宽约3-5米不等。</p> <p class="ql-block">古西街内青石铺就的道路,青砖小瓦的民居和整齐的油漆门板,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透过这些徽派古建筑,高高挑起的马头墙、古老的木板门再加上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浓郁的古风让人感到身在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明清乃至更久远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生于安徽庐江,祖籍安徽舒城县三河镇(今合肥肥西县)。中华民国将领、抗战名将,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第一次缅战时任新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击败日军。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被认为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故居正门</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故居后门的砖雕</p> <p class="ql-block">万年禅寺始建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因宋太祖、宋太宗年幼曾随父亲逃难隐匿于此,后成就万世帝业。</p> <p class="ql-block">宋太祖时感当年避难险象环生、化险为夷必有佛祖保佑,遂在三河建造佛庙,亲题“万年禅寺”,寓意佛法千秋,万世保护百姓。</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的万年塔是一座九层高的寺庙塔,是三河古镇中最大的寺庙——万年禅寺的一部分。这座塔的建造始于宋朝初期,虽然今天看到的万年寺以及寺内的九层万年塔都是近年重新修建的,但它们确实修得不错,既美观又漂亮,值得一看。万年塔的外观和杭州西湖的雷峰塔有些相似,其对联为“塔貌雄伟闻名遐迩,时代久远流芳千秋”。登上万年塔,游客可以俯瞰三河古镇的全貌。此外,万年塔在晚上亮灯后,光华灿烂,成为三河古镇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古镇共有三条古街:古东街、古南街、古西街,以及两座古城:南城、北城。这些古街和古城共同构成了三河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古西街保护地非常好的青石板路及两侧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在建筑体量上一般为1~2层,一层为铺,二层为宅,多为前铺后宅,坊宅混合。古镇建筑平面布局由“合院”作为基本单元组合而成,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既有北方的合院形式,又有南方的天井院落。院落坐北朝南,布局中轴对称,平面形式主要表现为“凹”字型、“回”字型、“H”字型、“日”字型等。</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的古城墙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总长度超过一千米,由明代陈玉成修建。古城墙外还建有三座堡垒,由青砖砌成,历经风雨千年,仍然屹立不倒。这座城墙如同一个守护古镇的巨大宝座,见证了古镇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重修的三河民居</p> <p class="ql-block">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下三河,把它作为皖北重要据点,筑大城一座,环以九垒,屯储粮草军火,接济天京、庐州。1858年11月(咸丰八年十月),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及曾国藩弟曾国华等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p> <p class="ql-block">刘同兴隆庄为明清时期一家著名的商家,主要经营米、布、盐等。 整座刘同兴隆庄为五进八厢三十二间房屋。临街是一幢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后三进都是平房。第三进是敞厅,用于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是居住宿舍,建筑面积约有7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董寅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董寅初是具备高尚人格魅力的侨界领袖,中国致公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是位有着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1915年出生在三河,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p><p class="ql-block">这处展馆前后分为五进房屋,以文字、图片、实物、蜡像的形式向人们展现了董寅初先生精彩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董寅初纪念馆的后门往右行不远处就是名人广场,一组三河古镇各年代的历史人物刘秉璋、孙立人、董寅初、孙仲德、杨振宁、陈玉成雕塑栩栩如生地位于河畔而立。</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的重头戏是杨振宁旧居。杨振宁旧居坐落于水乡古镇三河古南街,是一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宅院。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是三河人。1937年抗战爆发,少年杨振宁追随庐南中学迁至古镇三河肥南中学(今三河中学)读书,与母亲一同寄住在此。</p> <p class="ql-block">阔别几十年后,杨先生对故地恋恋不忘,2001年曾重返三河,在此地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先生就是从这里起步,努力学习,从而登上了诺贝尔奖台。</p><p class="ql-block">杨振宁旧居,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的明清风格宅院,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p><p class="ql-block">偌大的厅堂内,自左而右陈列着一整套图片与实物资料,从少年求学、青年获奖,到留学授教、回归故里,详尽记录杨振宁先生大半生奋斗历程。</p> <p class="ql-block">杏园和后厅是少年杨振宁读书起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人巷位于三河古镇,在南街中段的老大楼茶馆对面。因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得一个人通过,两人相遇必要侧身而行方可通过,高高的古老砖山墙,把两边的建筑分割开,故得此名。杨振宁当年读书都是经此巷子进出的。</p> <p class="ql-block">民俗园展厅为二层楼,一楼为老酒坊,二楼主题为淮军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老酒坊以蜡像的形式再现了百年前,三河特产米酒的酿造工艺过程。老酒坊的序言中说:三河老酒坊所呈现给我们是三河人对酒文化的理解和阐发。</p><p class="ql-block">淮军故里介绍淮军主要将领,并展出淮军枪械佩刀等,体现战争之艰苦,弘扬淮军爱国思想。</p> <p class="ql-block">三河镇具有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p> <p class="ql-block">三河源于水,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成为三河的灵魂。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望月阁位于风景秀丽的小南河畔,是三河古镇至高点,可以俯瞰三河古镇的全貌。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观景点,而且承载着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意义。望月阁的建立,旨在纪念湘军名将李续宾,体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纪念。此外,望月阁也是安徽三河古镇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