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二日三地四人游

晓沣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东二日三地四人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夏津,是山东省德州市的一个县,从字面上来看,首先想到的是夏天,然后就想到了津津有味。初夏来临,桑葚成熟的季节,我们4人自驾山东三地,采摘、赏景、品小吃,度过了一个精彩充实的周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下旬的天气已经有些炎热,驱车来到百余公里外的夏津县,路边桑葚采摘园一个挨着一个,椹果酒、新鲜桑葚的招牌随处可见,摊位上个大肉厚、色泽紫红或者乳白的桑葚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吃上一口,每一个小颗粒都爆炸在舌尖上,甜甜润润的,真是津津有味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年骑车来过这里一次,2020年坐车又来过这里一次,而这次是自己亲自开车来的,感受各不相同啊。我们直接到达了“德百旅游小镇(椹仙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百旅游小镇是以国家AAA级景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为辐射圈,以齐鲁民俗休闲体验为契入点,将传统民俗民风与夏津本地文化有机融合打造而成的,是一个集吃、住、娱、购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这里曾是古黄河之遗迹,园内植物资源丰富,主要以古椹树为主。我们入园之后,随即发现了缀满桑葚果实的几棵大树,两人一组、互帮互助,开始了愉快的采摘、品尝活动。这里需要补充一句,园内的桑葚是允许游客采摘食用的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约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个个吃的是肚满嘴黏手更黏,打嗝都是桑葚的甘甜味道,这叫一个收获感满满啊。园子里有很多古香古色以及异域风情的建筑,我们自由散漫地欣赏和拍照,充分享受假期的时间自由,依次参观了椹仙传奇石雕、姻缘石、祈福多宝塔、福地洞天牌坊、百年将军府、椹仙阁、椹仙楼、西北风情地坑院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祈福多宝楼,是德百温泉旅游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形似天坛,雄伟壮观。多宝塔高32米,占地2380平方米,共五层,高度逐层递减,给人以挺拔俊秀之感,每层均开门窗设外廊,可供游人欣赏到不同角度的椹仙村。多宝塔由两层台基组成,台基又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还可以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缺欠。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框架为主要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檀等主要构件组合而成,各个构架之间的结点以卯榫相吻合,不含一颗钢钉,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聪明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椹仙楼, 是仿福建土楼式建筑,直径43米,高 8.3米,建筑面积920平方米,上下两层,共有50间特色客房,是鲁冀地区单体式建筑民居之最。椹仙楼融合人文因素,外圆内方,系“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其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内有走廊连接,功能齐全实用,与周边古树碧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存,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我们看到的这个地坑院体现了西北风情,是在原有建筑形式上结合地势环境改良设计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具有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优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被称为“天然空调,恒温美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年将军府,是大将军汪道诚的故居,为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保存完好。全木质结构,青白石基,木雕画舫,占地1380平方米。两侧的石狮,有辟邪的作用,又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所以还是尊贵和威严的象征。此建筑气势恢宏,设计巧妙,布局繁杂,做工考究,汇集了福、禄、寿、喜、财等寓意和象征,被赞为“江北第一楼”。百年将军府是单独售票的,10元/人,真的是物超所值,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古典建筑的特有魅力,又欣赏了现代版吴桥杂技表演和川剧变脸绝活,让我眼前倏地出现了一种穿越百年时空的既视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至晌午,向旁边的一家三口打听路,他们是本地人,详细告知了县城哪里吃饭合适,并且说你们到聊城的话必须经过夏津,于是我们就按照人家说的地方导航来到那家饭店。这家饭店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价低量大味道好,他们仨说从家专门开车来这里吃饭都划算,我反正是吃了一个舒坦,继续驾驶今天的最后70公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点多就到了聊城,安排住宿后让大家休息会儿,也算是补个午觉,休息好了才能玩耍好,自己出来就要劳逸结合,咱不能像有的旅行社那样,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整个旅程弄得紧紧张张, 游客感受真的不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聊城素有“北方水城”之称,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地交汇。明清时期,聊城凭借京杭大运河漕运之利,成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繁荣长达400多年。市区环抱的东昌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聊城摩天轮——“水城之眼”为全球十大摩天轮之一,位列第七。我们住的宾馆距离东昌湖很近,步行前往东昌湖,沿途参观聊城市容市貌。沿着湖边走了大约1千米的距离,看到那个熟悉的“二龙戏珠”雕塑,只不过在脑海当中它原本是银色的,现在咋就变成金黄的了。2007年8月18日,我带领六名车友骑车来过聊城,就在这个雕塑前面拍照留念来着,记忆中它就是银色的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探入湖中的道路,到了名人岛,但是进不去那个被围起来的院子。名人岛以“琼岛瑶台,城湖一览”为设计理念, “一池三山”以喻仙境,“崇楼伟阁”以喻仙居,形成了古典园林建筑与水上古城遥相辉映的景观特色,赋予了东昌湖风景区更加深厚的人文底蕴,构建出人间仙境的景观效果。一路步行,边走边停,终于在天黑之前来到了今天的最大目标——“光岳楼”。大家都不打算登楼了,我之前登过,也就随着大家在古楼的四周仰望一番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光岳楼,又称"余木楼"、"鼓楼"、"东昌楼",位于东昌府区古城正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光岳楼是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伴都想去品尝当地风味,于是我在高德地图上搜索了一下,分别搜索词条“聊城夜市”、“聊城小吃街”,在搜索结果上寻找交集的内容,于是寻到了“朱雀街网红夜市”,我们打车去的这个地方。在城市里游玩,自己开车转悠,真的不如打车方便划算,因为市内地形路况咱不熟悉,一不留神违个章犯个法啥的,罚款准比打车贵。再者说了,自己开车也得花油钱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那之后才发现,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也许是我搜索的关键字不准确吧,就随便找了一家饺子馆解决了这顿晚餐。吃饭时商量明天的行程,讨论结果是:参观聊城的山陕会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然后绕道临清,参观那里的“宛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是老习惯,次日早早醒了的我,跑出去再多“捡”几个景点。于是乎,我就独自一人打卡了聊城火车站、聊城公园、护国隆兴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护国隆兴寺位于聊城古城东北角城墙外的运河南岸,据史料记载,该寺建于北宋,兴于明,为明洪武帝朱元璋八大护国祝圣道场之一,当年占地百余亩,是中国为数较少的仿木楼阁铁佛塔,也是聊城市现存最早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东昌三宝之首。护国隆兴寺为南北四进院落,东西三排跨院的格局模式,按照步步登高的古建筑格局和山环水抱的风水要求建造,总共数十座建筑。所有建筑飞檐翘角,精雕细刻,辅以传统的飞龙跑狮、寿山福海诸多彩画雕刻图案,尽显传统古建筑的庄严宏伟气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聊城山陕会馆座落在城区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工到建成总共历时66年,耗银六万零四百六十五两六钱九分。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为国内罕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聊城到临清,导航没有推荐高速,我们沿着246省道行进60公里,12时之前赶到了临清。午餐简单,却很舒坦。我们停车吃饭的这条街就是宛园门前的街道,这儿好像都是清真餐饮,有家饭店门口停着不少的轿车、自行车,我们决定进去探探再说。进得门来,一股烟酒混合着菜味的气流呜地一下冲到口鼻之前,同时,震耳欲聋的嘶吼声砸向耳膜,并且所有人的视线瞬间都集中到了她俩的身上,好似看怪物一般,我们四人几乎同时迅速地夺门而出,恨不得飞到别处去。回到车里,几位大呼上当,再看饭店名称,这是一家酒厂旁边的小酒馆,饭菜极便宜,估计来这里的都是那些好酒之徒,嗓门特大,能把屋顶掀翻那种,亏得俺们反应快,要不得被吵死、熏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几十米,找到一家清真鸡汤店,看着不错,就选这家了。排队买饭:烙饼+鸡汤,鸡汤里面搁了点牛肉。吃起来很舒服,老家管这个叫做“赏韵”,反正是挺好吃的,用餐环境也比之前好的太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气凉爽,适合溜达,遗憾的是没有蓝天和白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宛园,占地116亩,水面1.8万平方米,山林绿化3.3万平方米,是一家“江南古建,水乡风格”的苏式园林。园内汇集众家名园精华,布局精巧,疏密得当,移步易景,曲径通幽,内涵丰富,意境深邃。砖雕、木雕、混塑、青砖灰瓦以及假山构筑均出自苏州工匠名家之手;奇石遍布,尽显太潮石、灵璧石的灵秀气息。 走进宛园,楼廊亭树错落有致,山水树木交相辉映,游廊贯通院落,曲径婉转回环,名联盈目,奇石百态,小桥流水,柳暗花明,苏园风格之精巧跃然眼前,恍若漫步江南水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返程遇雨,增练“雨中行车”项目50公里,平安顺利抵达衡水,下高速的时候遇一交警查验驾驶证,这不巧了吗这不是,驾驶证还真带着哩,呵呵 :) :) :)</p>